大数据VS小时代

      你可以讨厌《小时代》,但你却不能忽视《小时代》的观众群,因为他们或许将决定中国电影的未来。

整个7月,有关《小时代》的争议都在不断发酵。从新浪微博的“大V联合论战”(  史航、周黎明微博联手对抗《小时代》粉丝围攻)到《人民日报》发文批判,在各界对《小时代》的口诛笔伐中,处处可见“大神级”的高端黑。对立的一边,则是《小时代》庞大粉丝群自发地持续地坚强地激烈地捍卫着他们偶像的利益。在一片争议声中,成本仅2000万元的《小时代》获得了接近5亿元的票房。按投资回报比计算,它甚至有望成为今年“最赚钱”的华语电影。

除了票房数据令人惊讶,新媒体上的数据统计也足以说明《小时代》在市场上掀起的滔天巨浪。从微博提及量的数据统计图,我们可以看到,《小时代》上映第五天时,新浪微博上有关“小时代”的当日提及量达到了惊人的195万。相比之下,《致青春》、《中国合伙人》、《西游降魔篇》这几部话题影片,上映期间最高单日提及量都没有超过50万,仅相当于《小时代》的四分之一。

那么,《小时代》是属于谁的小时代呢?《小时代》的观影群体有何特征,他们在关注什么,这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数托邦工作室(简介见文末)采用新媒体大数据分析手段,对《小时代》的观影人群进行了调查分析。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大数据的角度,对这部精确定位的所谓“脑残粉”电影的观影群体,知道多点。

数据采集方法

群体勾勒

群体勾勒

从数据显示的年龄构成来看,《小时代》的观影人群中,平均年龄20.3岁,而《致青春》的观众平均年龄为22.5岁。相比之下,《小时代》的观众群体更为年轻。

在“小时代”的9万多位微博原发作者中,女性占到了八成以上,接近半数还是微博达人。可以这么说,《小时代》的年轻女观众们,同时也是微博等新媒体上比较活跃的人群,她们积极地参与了《小时代》这部电影的观影、评论、分享、传播甚至争论,创造了数倍于其他电影的有关《小时代》的各种微博。她们既是《小时代》电影的主要观众群体,也对这部电影的传播和营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手作用。

地区舆情参与度指数

数据图

从地区分布上,我们也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湖北、四川、浙江、江苏、江西、湖南、辽宁、广西、重庆、河南、贵州等地区的观众舆情参与度指数排在前10位,这些地区的观众讨论《小时代》更加活跃。北京、上海、广东的参与度指数则垫底了。

一般而言,北上广的微博舆情都最为活跃,但有关《小时代》的微博舆情体现了完全相反的状况。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小时代》观影人群的地区分布在向二三线城市和地区倾斜,同时受到这些地区年轻观众的追捧,而北上广地区的观众对《小时代》的讨论热度相对较低。

《小时代》观影人群关键词画像

“皇冠图”

“皇冠图”勾勒出了《小时代》观影群体的微博关键词,“脑残粉”、“林萧”、“非诚勿扰”、“杨幂”、“谢霆锋”、“至上励合”……它们共同勾勒出了这个观影人群最关心的话题图景。很多人说,小时代是一部脑残粉电影,而通过对其观影人群的关键词分析,我们发现“脑残粉”一词居然也是最醒目的存在。当然,当我们具体去看上下文时,又会看到,提到“脑残粉”的微博原文大多都是说“我不是四爷的脑残粉,但我很喜欢《小时代》”,“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就是《小时代》的脑残粉”这样的文字……“脑残粉”其实成为了他们自嘲式的标签。

看着这张图,我们可以大胆想象一下,如果有这样一部电影:请新晋的郭导操刀,杨幂、谢霆锋主演,至上励合、炎亚纶当彩蛋,五月天唱主题歌,继续讲友谊地久天长的故事,这部电影会不会也大卖呢?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3-08-4


时间: 2024-09-20 11:06:58

大数据VS小时代的相关文章

大数据的小时代,没有“IOE”也能玩转智慧城市

如今一谈到大数据,人们就会联想到数百TB以上且规模不断增长的Hadoop集群系统,人们为过去两年我们制造了超过人类历史总和的数据量而感到颤抖,但实际上大数据可以很小,甚至在智能手机和笔记本上就能进行分析处理,而聪明的机器学习算法能将大型强子对撞机数据分析工作量减少上万倍:后大数据时代,人们将更加关心如何让大数据"大事化小". 但在粒度更小,数据规模却更大的智能传感器时代,在一场官方色彩越来越浓的"去IOE运动"中,如何利用本土低成本技术资源,在Hadoop之外寻找一

大数据,小数据,哪道才是你的菜?

美国著名科技历史学家梅尔文•克兰兹伯格Melvin Kranzberg曾提出过大名鼎鼎的科技六定律其中第三条定律是这样的[1]"技术是总是配"套"而来的但这个"套"有大有小Technology comes in packages, big and small". 这个定律用在当下是非常应景的.因为我们正步入一个"大数据big data"时代但对于以往的"小数据small data"我们能做到"事了

大数据与小应用--不可逆转的新浪潮

关于大数据,从去年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与云计算.物联网.3D打印等一起,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但到底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究竟有些什么特性?我们应该怎样应用大数据?它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这些问题的探讨一直在进行,很多企业都在思考,如何在企业的IT建设中应用大数据,实现企业运营的创新. 大数据(big data),百度上的定义是: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Gartner给出了这

彭怀湘:金融与大数据相约互联网+时代

本文讲的是彭怀湘:金融与大数据相约互联网+时代,作为一名IT业的"老兵",亚信数据公司银行行业线总经理彭怀湘在多年的IT从业中生涯明显得感觉到数据驱动商业的魔力,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下,彭怀湘认为,如今的金融行业与大数据技术已经"相约",正在实现金融业务的创新. 互联网+加速金融普惠 众所周知,2015年最火的莫过于互联网+无论是传统的行业企业还是先进的互联网企业.政府等都在关注互联网+的发展."实际上,互联网+的提出是对于实体经济的诉求." 彭

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的机遇

本文讲的是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的机遇,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Big data)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著云台的分析师团队认为,大数据(Big data)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在下载到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分析时会花费过多时间和金钱.大数据分析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像MapReduce一样的框架来向数十.数百或甚至数千的电脑分配工作. 马云卸任演讲说道:"这是一个变化的世界,我们谁都没想到我们今天可以聚在这里,可以继续畅想未来,我跟大

倪建中:大数据是微时代的伟大生产力

10月24日消息,今天,"中国TMT国际商会月度英雄汇"在北京召开.中国移动(微博)通信联合会副会长倪建中在会上表示,现在的社会处于微时代,而大数据则成为微时代的伟大生产力. 倪建中认为,数字世界呈现出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4294.html">的大数据新业态正是因为"微"的长期积累而呈其大,这也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彻头彻尾的表现,进而这个大数据成为微时代的伟大生产力. 倪建中表示,移动互联网.

大数据另一个方向——大数据变成“小数据”

大数据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方向大家比较熟悉的"数据收集.分析",借此了解客户需求.明确产品方向等等.我还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领域做了一些研究,思考怎样把这些先进的技术和数据技术综合在一起,让大数据不仅能帮人做决策,而且能够真正自己做一些简单决策,让人有时间和精力去做更复杂的决定. 另外一个方向是"数据即服务".亚马逊的AWS云计算是"基础设施即服务",Salesforce是"软件即服务".Splunk是做大数据的管理平台,

把大数据变小

我并不喜欢所谓的"大数据"概念,因为数据无所谓 大小,任何数据如果不应用到实际的分析之中都是没有价值的.而数据的深度分析,对于从事市场开拓和交易买卖的专业人员,自古就是非常重要的日常工作.之所以现在很多IT人喊出"大数据"的概念,更多的还是因为他们以往只关心数据的关系,而没有进一步去想想数据背后的生活信息. 回想二十年前,对于市场中传统的数据分析师,互联网在全球商用普及更多的是噩梦般的记忆--信息突然"爆炸"了,各种非认证的信息源发布的数据充斥在

大数据,小数据,哪道才是你的菜

美国著名科技历史学家梅尔文?克兰兹伯格(Melvin Kranzberg),曾提出过大名鼎鼎的科技六定律,其中第三条定律是这样的[1]:"技术是总是配"套"而来的,但这个"套"有大有小(Technology comes in packages, big and small)". 这个定律用在当下,是非常应景的.因为,我们正步入一个"大数据(big data)"时代,但对于以往的"小数据(small data)&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