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体上来说,短信的生命周期已经到了成熟期和衰退期,运营商可以采取价格手段获取短信带来的收益,同时采取手段将短信的业务使用群体,逐渐迁移到运营商的新业务上。
2012年移动互联网上最具颠覆性的产品是什么?当然是微信,当2011年腾讯低调推出微信的时候,当时小米的米聊大行其道,微信还只是KIK类应用的小弟。但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微信占据了广大市场,迅速成为了腾讯打下移动客户端的一个楔子。微信最为颠覆性的功能可以近乎免费的发送短信。于是大量的客户通过微信发送短信,运营商的短信收入受到了巨大威胁。
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统计,刚刚过去的2012年,全国运营商的整体短信量比2011年下降20%,彩信量下降25%,电话业务量甚至也下降了5%。短信业务的威胁者不只是微信,还包括微博,移动IM等一系列新型通讯工具。站在互联网的角度看这个再正常不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生态日益完善,移动宽带的逐渐普及,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肯定会不断的发生变化。短信的兴衰历史就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历程而言也不过就是一瞬间而已,因此并不值得吃惊。
为什么我们会如此的关注短信流量的下降?站在电信运营商的角度来看,短信是电信运营商曾经的杀手级业务之一。借超级女声之东风,短信业务成为了运营商最赚钱的业务之一。此后电信运营商一直没有找到继短信业务后的第二个杀手级业务。
短信业务的滑落是有清晰的原因可循的,首先作为一项功能简单,单位资费低廉的业务,短信用户都是典型的价格敏感性用户,由于市场上出现了价格更加低廉的替代产品,用户当然会倒向价格更加低廉的产品。同时短信的使用形式缺少新鲜感,缺少独立的品牌带来的增值感,由于运营商频繁在品牌中对短信流量进行打包使得短信迅速的变成了一项大众业务,客户价值被逐渐摊薄。对于目前最求时尚的80后90后人群来说,短信似乎已经逐渐过时。
运营商对于短信业务应该找到更合适的定位,目前短信在一部分对于使用形式并不敏感的中年人群体还是有市场的,运营商可以对目前的客户品牌进行重新梳理,对短信业务在针对这部分客户的品牌中采取营销手段激励客户发送短信。
针对年轻人群体对短信的形式进行改良,目前微信的风行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使用形式的时尚感和可以给带有头像及清晰特征的陌生人发送信息的时尚感,短信可以针对这个特征进行改良,和终端商合作创新出丰富多彩的短信使用形式,或者和运营商的其他产品进行打包形成品牌,找准短信的稳定,发送迅速,经典等特征进行宣传。
但是从总体上来说,短信的生命周期已经到了成熟期和衰退期,运营商可以采取价格手段获取短信带来的收益,同时采取手段将短信的业务使用群体逐渐迁移到运营商的新业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