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公民个人信息被贩卖:网上交易像赶集

  据新华社电 “一千多万名公民的个人信息被犯罪嫌疑人掌握,这是多么可怕的概念?”今年8月,河北省张家口市公安局历经大半年时间,侦破一起特大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案件,从犯罪嫌疑人手中查获一千余万条公民个人信息,缴获500余张银行卡,近百台电脑。

  谁需要这些公民个人信息?又是谁在泄露?其中隐藏着怎样的经济利益?随着案件侦查的深入,一条偷窥个人隐私背后的利益链条逐渐清晰。

  谋求精确营销

  个人隐私成诈骗的“导航仪”

  “张女士,您好,您最近减肥成果怎么样啊?我们这里有一种美国最新研制的减肥药……”去年年底,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张慧(化名)突然接到一个推销电话,对方不仅知道她的名字、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还知道她最近正在尝试减肥。“我的个人隐私竟然都被陌生人详细掌握,让我很吃惊,也很气愤。”

  吃惊的不止是张女士一人,去年以来,许多张家口的市民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都接到过类似的推销电话,对方或推销保健品或推销降血压药等,都恰好契合接电话者的个人状况。在接到报警后,张家口市警方展开侦查,于今年3月对涉案的张家口市“博藏”公司进行了查封。

  据公司负责人张华(化名)供述,公司主要是通过电话营销出售一些假冒伪劣的药品、保健品,刚开始业绩很差,工作人员都是盲目拨电话号码,打几百个电话也许能碰上一个买家。去年10月,偶然发现在网上能买到一些患者电话。“我们花钱买了上万条个人信息后,电话营销精确度大大提高,生意好得出奇。6块钱一盒的药我们卖到60块钱,照样有人买。”

  顺线追踪,张家口警方又追查到多名贩卖个人信息给“博藏”公司的中间商。一名来自安徽的中间商郑前介绍,他本人是做山寨版儿童学习用品生意的,为了节省成本,他最初花了一万多元买了两万多条个人信息,推销效果很好。后来郑前购买的个人信息越来越多,他开始兼职做中间商,把自己手头的个人信息再转手卖给别人。

  被抓获的一些犯罪嫌疑人交代,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精确营销对于公司企业尤其是一些不法企业来说非常重要,而掌握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后,就相当于有了“导航仪”,想推销什么样的商品就找什么样的消费者,事半功倍。

  贩卖信息“利滚利”

  网上交易像“赶集”

  据在深圳被抓获的一名中间商、犯罪嫌疑人周强(化名)介绍,他最初在一家保险公司上班,由于老完不成业务量,就花1400元在网上买了几万条与保险业相关的个人信息,结果工作业绩直线上升。后来跳槽到一家证券公司后,觉得自己以前掌握的个人信息没用了,就想卖掉。

  “我先在网上搜索一些关键词,加入特定的聊天群,发现里面可热闹了,买卖个人信息跟赶集似的,你出个价,我出个价,你有老板信息,我有官员信息。过去花1400元买来的信息,卖了十多次后,净赚八万多元。”周强说。

  通过中间商再往上挖,警方终于找到了泄露个人信息的多处源头。其中一名源头犯罪嫌疑人王刚(化名)是山东某电信公司的网络维护人员。据交代,去年3月,一位朋友希望他提供部分拨打某“400”专属号码电视购物人群的呼叫记录,他就把一些个人电话号码卖掉,一条信息4毛钱。

  在警方查获的个人信息泄露源头中,有电信公司人员,也有快递公司、银行、医院、学校、工商局等部门工作人员,都是方便获得个人信息的部门。办案民警告诉记者,这些源头犯罪嫌疑人利用自身岗位的特殊性,无须成本就能获得个人信息然后售卖,是无本取利。下家购得这些信息后,既可以供自己营销,还能再多次卖给另外的下家,一本万利。

  由于几乎没有门槛,贩卖个人信息的从业者越来越多,产业链也越来越庞大。在此次张家口市公安局抓获的一名犯罪嫌疑人手中,警方发现他一个人就拥有300多万条个人信息,姓名、电话、住址、爱好、家庭成员状况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标注。不仅分为高端客户、白领名录、普通百姓等诸多大项,大项里详细分有各种小项,如高端客户还分为手机VIP用户、高尔夫会员、银行高管等。

时间: 2024-09-20 14:46:11

千万公民个人信息被贩卖:网上交易像赶集的相关文章

把贩卖公民隐私信息的“内鬼”抓干净

近日,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受到社会普遍关注. 毋庸讳言,信息化是双刃剑,便捷性和安全隐患交织紧密.很多人,每天都会接到陌生来电,微信.短信骚扰.就在前两天,笔者又接到一个来自广东云浮的10000号电话,虽然已知骗术失效,可就是这个骗子,隔三差五就会打来骚扰,让人头疼. 骚扰也就罢了,更恐怖的是,只要你愿意花点钱并提供姓名.手机号或身份证号码,就能查到他(她)的个人隐私信息,包括开房记录.名下

省公安机关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新闻发布会

记者 黄纯芳 通讯员 颜英华 蒋伟 本报4月28日讯(记者 黄纯芳 通讯员 颜英华 蒋伟)今天上午,全省公安机关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新闻发布会传出消息,我省公安机关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成效明显,近日摧毁涉案窝点19个,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7名. 针对当前网上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泛滥,由此滋生的电信诈骗.非法调查.敲诈勒索.绑架等违法犯罪日益突出的情况,公安部于2012年2月成立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案指挥部,组织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上述违法犯罪活动开展专项打击行动.根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通报了连续侦破两起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

"罗维邓白氏3·15"一案继该公司5名高管落网后,警方又先后抓获48名犯罪嫌疑人.商报记者注意到,信息倒卖源头复杂,包括市卫生局出生系统数据库.保险行业.网络虚假招聘等等. 近期抓获犯罪嫌疑人48名 今年3月15日15时许,上海警方根据有关线索缜密侦查,破获"罗维邓白氏公司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案",李某等5名公司管理人员因此被公安部门控制.警方同时缴获了储存有公民个人信息和企业信息的多台涉案服务器电脑.硬盘. 随着李某等人的落网,罗维邓白氏公司已全面退出在华业务.据

出售公民个人信息将获刑

原北京的市民,航安乐出租有限公司的统计员周广进,把2000多人的个人信息卖给了其他人.用来制作成跟真证相差不大的机场大巴乘车证.但价格比真证便宜了300多元.昨天上午,朝阳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4522.html">法院以非法出售公民的个人信息罪,判处了周广进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据相关资料,这是由于<刑法修正案(七)>出台后实施的,本市首例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案件. 去年3月,从机场离职的甘学斌和李笑辰找到周广进,从他手

车主信息遭贩卖一条两毛到五毛3嫌疑人被拘留

本报讯(通讯员苗春萌)一家代理移动短信群发业务的公司经理将掌握的个人信息以每条2角至5角钱的价格大量向外出售.海淀警方昨日透露,倒卖他人信息牟利的嫌疑人赵某及三名购买信息者已被依法拘留.这是海淀警方首次以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同时警方已将查获的个人信息全部封存.此案仍在进一步审理当中. 日前,海淀分局永定路派出所王林锐便衣探组民警工作中发现,位于清河某小区的一家公司有人非法倒卖个人信息.侦查员通过暗访了解到,该公司主要代理移动短信群发业务,同时以每条2角到5角钱价格售卖个

男子网购近6千万条个人信息

昨日,霍某开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在牛山审判厅过堂东莞时报记者 王欢 摄 "您的房子需要装修吗?""私家侦探帮助您做婚外情调查!""快速放贷,无须担保!" 近年来,类似短信频繁"轰炸"手机用户.不少市民向本报反映,"我的个人信息,怎么会有这么多人知道?" 看了下面这个案例,你就不奇怪了! 昨日上午,靠"信息致富"的霍某开,作为东莞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第一人,在牛山审判庭受审.庭审中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两高”首次出台司法解释 打击大数据征信乱象

[ 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就打击侵犯个人信息犯罪出台司法解释,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数据.个人征信企业 ] 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就打击侵犯个人信息犯罪出台<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司法解释").其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购买和收受公民个人信息的定罪量刑标准以及相关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系统规定. "该司法解释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金融业格局,尤其对于经营'与个人信息相关'业务的金融企业,包括

法制晚报:公民个人信息也需要保护

关键词:信息买卖 周建平把14位领导的电话号码及通话清单卖给诈骗团伙,诈骗团伙随后冒充领导,以急用为由对领导的亲友进行电话诈骗,共非法敛财83万元. 全国首例侵犯公民信息犯罪案日前在广东宣判,被告人周建平成为国内被法院以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的新罪名追究刑事责任的第一人. <广州日报> 在周建平之前,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的事何其多也.你刚买了房,马上就有装潢公司打电话过来:当你的孩子刚出生,马上就有照相馆打电话过来--当你想追究责任时,却发现并没有人来答理你,你也找不到相关部门,实在无法承受时,只好换

用法治之剑斩断伸向公民个人信息黑手

5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6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检察机关依法履行审查批捕.审查起诉.立案监督等检察职能,旨在为各地检察机关办理相关案件,正确适用法律和司法解释,规范统一司法,提供指引.参考.(5月17日<人民日报>) 当前,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深度应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率提升与便利体验,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利好与问题伴生,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更是一把双刃剑,一旦信息安全的任何一道关口失守,导致信息泄露,就会产生一系列风险隐患和危害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