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计算——智能交通的末梢神经

笔者曾听过很多智能交通领域的朋友讲述这样一个观点:在可预见的未来有两个行业的快速发展是非常明确的,一个是通讯行业,另一个就是交通行业,因为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更多的信息的和物理上的交流,信息的交流靠通讯、物理的交流靠交通。因此,作为最先进通讯技术与交通技术的结合,智能交通领域一直是社会一个关注的焦点。
在过去的十年中,智能交通让几何级数增长的城市车辆获取了实时路况信息,让举世瞩目的中国高铁保持着高速运转,让远洋航海中的水手便捷地同家人实时通话。但是,许多业内期待的如自动驾驶、轨道交通无人值守等技术依然还不能实现。

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我们逐渐步入全联接的“智能社会”,物联网领域的新技术“边缘计算”被应用在智能交通领域。这为长期困扰行业发展的诸多难题迎来了解决的希望。边缘计算是指通过物联网络将计算能力和服务部署在网络的边缘,向附近的终端、感应器、用户提供通讯和计算服务,解决物联网系统在高分布式场景下的海量异构联接、业务实时性、业务智能性、数据互操作性以及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挑战。通俗来说,在未来的智能交通应用环境中,“云计算”就相当于智能设备的大脑,处理相对复杂的进程;而“边缘计算”就相当于智能设备的神经末梢,进行一些“下意识”的反应。

边缘计算的到来让智能交通更具安全性。无论是公路、铁路、海运还是航空,安全都是交通行业最为重要的事情。例如最近各大科技公司都不遗余力进行投入的自动驾驶技术迟迟不能应用的最重要原因也是其不能确保上路的绝对安全。“边缘计算”的到来,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很大帮助。如同人类一样,我们对危险的第一道反应通常不是经过大脑,而是“下意识”的。例如,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在面临危险需要及时停止的时候,如果其还需把数据上传到“云端”,通过计算得出停止的命令,再传送到汽车,汽车再作出反应。那么就不如让车辆本身也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来处理这一问题。同时,我们还可以预想这样一个场景,突发的自然灾害、信号干扰或技术故障使得某一区域自动驾驶的汽车、列车陷入无网络状态。那么,它们就只能依靠边缘计算赋予其的计算能力作出“下意识”的反应,才能确保其安全。

边缘计算也能使智能交通系统更具经济性。智能交通系统应用IoT已经为行业带来了相当的收益。例如,迪斯尼外场部署的IoT预商用网,安装车检器 300 余个。这为上海迪士尼停车系统带来了以下好处:第一,车辆检测器即插即用,无需布线,安装施工简单;第二,此次利用的窄带物联技术,实现的覆盖距离远(信号能覆盖到地下二层),车检器待机时间长(10 年待机);能实现整个城市乃至全国的停车位统一查询,提升了车位利用率,也方便了车主寻找空余车位。未来,边缘计算在提升交通系统经济性上还大有作为。例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实现自动驾驶目前一大障碍就是屏蔽门。现在屏蔽门的开闭主要是靠列车司机人眼识别,整列车所有车门都要等待最后一个上车的人上车才能关闭。其实这也是我们前文说到的,整个屏蔽门系统现在只有一个中枢大脑,而缺少“末梢神经”。如果每个屏蔽门都安装上检测及控制设备,使其具备边缘计算的能力,能够独立、安全的控制自己的开合。这无疑可以大大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经济性,使得城市轨道交通自动驾驶成为可能。如果说“云计算”使智能交通系统的大脑“更聪明”,那么“边缘计算”就使智能交通系统的末梢神经“更灵敏”。这两者在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提升其经济性上的作用是同样重要的。

边缘计算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也能为乘客带来更多增值服务,提升客户体验。例如,华为公司为巴士在线提供了整体智慧公交车联网解决方案,在每一台公交车上部署车载智能移动网关,搭载统一运营平台,对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媒体终端进行统一调度,实现立体化、差异化的精准营销。这为车上乘客提供了更好的乘车体验。此案例中车载智能移动网管就扮演了一个“神经末梢”的角色,它能够缓存一些数据信息,使得汽车在网络信号环境不好的地方也能保持平稳的运营。类似的,这种技术给以后轨道交通领域乘客上网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很好的思路。例如,地铁就可以搭载类似设备,在网络环境较好的车站缓存信息,这样一来,在网络信号不太稳定的两站之间的行驶区域就能使乘客有更好的上网体验。我认为,“边缘计算”概念的提出,对我国的智能交通行业机遇大于挑战。如今中国交通行业快速发展,“高铁”成为了中国名片,每年新建地铁里程也是令世界瞩目,我们又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和消费国,国产大飞机也即将投入运营……以上种种都意味着我国的智能交通行业有着比其他国家更良好的“练兵场”。例如,我们应用“边缘计算”概念的最新产品在经过大量试验后可以大面积在“高铁”上应用,获得大量使用数据,而西方企业则没有这个机会。因此,我国企业在智能交通领域边缘计算技术的发展上有着比以往更大的优势。

边缘计算为智能交通系统带来的机遇是显而易见的,而其发展在目前看来也面临着一些困难。第一,边缘计算设备常常要面临高温、高寒、高湿等复杂环境,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持设备的长久运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第二,边缘计算设备的缓存及运算能力是根据其任务有选择进行的,这就需要厂家对它们进行“量身定制”。最后,边缘计算设备要应用在交通系统的各个环节,涉及的厂家众多,如何统一这些这设备的生产标准,这有待于在智能交通领域一些重要企业牵头制定标准。

可喜的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英特尔、ARM和软通动力六家单位联合倡议,即将成立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dge Computing Consortium,ECC),为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具体到交通行业,联盟将为交通领域提供大量技术支撑,并与行业内众多合作伙伴在大量实践案例的基础上制定标准、完善标准。相信在未来,联盟将为智能交通“边缘计算”领域带来更多技术突破,实现更多标准的制定,并能切实的改善我们的日常交通生活。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09-30 14:29:20

边缘计算——智能交通的末梢神经的相关文章

5G时代的智能边缘计算AI-EC平台

2017年9月初华为透露:首款搭载AI芯片的商务手机将于10月发布并提出:Mobile AI=On_Device AI + Cloud AI.无独有偶,一周后苹果公司也发布了搭载A11可以人脸识别的史上最贵手机.那么On_Device AI将不可避免吗?本文作者提出了另外一种选项供参考:Mobile AI=5G_Device + AI-EC. 所谓的智能边缘计算(AI over Edge Computing, 以下简称AI-EC)是指在5G边缘(可理解在基站端)提供各类AI推理算法资源和相应的可

边缘计算“CROSS”欧洲新战场

2017年11月7日,在工业4.0的重镇德国柏林,将上演迄今为止欧洲最大规模的一场边缘计算践行大会,上百家欧洲厂商.研究机构.产业组织和标准化组织将参与其中.会议将全面展示边缘计算的最新成果及商业和产业价值,让边缘计算的星星之火照亮欧洲,甚至全球.这也是边缘计算联盟(ECC)成立一年后"西进"的第一步,一个更加开放.融合的边缘计算生态已见雏形.   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 )并非空穴来风! IDC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有超过500亿的终端与设备联网:未来超过40%的

Relay2携边缘计算产品参加中国移动盛会

本文讲的是Relay2携边缘计算产品参加中国移动盛会[IT168 资讯] 2016年12月18-21日,2016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将在广州保利展馆举办,中国移动与合作伙伴一起分享"大连接"战略的目标愿景.作为中国移动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Relay2携边缘计算产品将参加此次盛会,与中国移动共同展示了在云计算与大数据业务创新应用背景下,边缘计算产品如何有效帮助企业客户重塑网络与业务的创新价值. [在"大连接"的背景下,万物互联的世界需要边缘计算] 数字化改变了人与

赛特斯柔性网络产品总监李晏:SDN/NFV视角下的边缘网络和边缘计算

由天地互连.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主办的"2017全球SDNFV技术大会" (2017.chinasdn.org)于 2017年8月2-3日,在北京国宾酒店火热开幕.在3日下午的大会中,赛特斯柔性网络产品总监李晏做了题为"SDN/NFV视角下的边缘网络和边缘计算"的精彩演讲. 赛特斯柔性网络产品总监李晏 以下为现场演讲实录: 李晏:大家好.我们的客户主要是电信运营商,包括广电这样的客户.我们主要做的是基于SDN和NFV技术给我们的客户提供一些解决方案.我今天的题目

边缘计算,让能源更“智慧”

11月17日,国务院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给能源行业的调整升级吹响了号角.在这号角声里,一个看起来不为人所熟悉的新兴行业--边缘计算,已然聆听到了机遇的召唤.未来它在行业数字化中的应用,将使能源产业变得更"智慧".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十三五"前三年原则上不上新的煤炭.炼油项目,而煤电.煤化工的核准"冰冻期&

从边缘计算看移动化与云计算的融合之道

在近一两年,边缘计算的概念就像雨后春笋般在IT界迅速盛行.与完全基于本地或者云计算的交付方式不用,边缘计算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满足行业数字化在敏捷连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多方面的关键需求. 从现阶段来说,边缘计算交付服务的对象以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为主.与纯云端的模式相比,业务应用在边缘交付不仅可以显著降低云端的压力,还可以实现毫秒级低延时以及更高的网络带宽,能够保证网络传输效率以及稳定性,特

物联网生态系统:边缘计算

大多数现代的物联网生态系统都依赖于与互联网的永久连接.设备不断地向云中的数据中心发送和接收数据.明显的优点:用户可随时随地对系统进行监控和控制.明显的缺点:在连接丢失的情况下,大多数系统停止工作.为什么我们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物联网之所以被称为物联网,是因为互联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设备在本地环境中不再被隔离,它们可以随时与外界互动,使用天气或交通的实时数据,帮助我们做出最佳决策,管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是,永远在线所带来的便捷,让我们对数据变得很随意. 物联网设备通常通过网络向数百公里之外发送数据

Linux基金会的EdgeX Foundry将让IoT支持边缘计算

Linux基金会最近发起了一个名为EdgeX Foundry的新项目,目的在于为IoT计算和可互操作的组件构建一套开放的框架. EdgeX Foundry旨在培育边缘计算的模型,采用了这个模型的设备就不必把它们的数据发上云进行处理,而是只需要借助于本地的网关设备进行计算和分析就可以了.这种处理方式带来的主要好处就是更少的延迟和网络流量,以及更高的安全性.对于发电设备.智能交通灯等工业级应用来说,这样做有着特别的价值,因为不再严格地需要云模块了,或者对于更通用的程序来说,从多个设备收集上来的数据可

万物互联造就新型商业模式 Relay2边缘计算云赋予WiFi新使命

万物互联(IoE),将我们带入一个充满个性化和互动化的时代.手机.可穿戴设备.传感器等智能设备正在呈现出爆炸性增长, 但如果这些设备产生的数据传输以及应用处理都交付给云端进行,无疑将会给云计算中心和传输网络带来巨大压力.为此,边缘计算概念应运而生,Relay2在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展示基于WiFi的企业级分布式边缘计算平台,能够显著缓解云端压力.提高网络效率,降低延时,促进万物互联趋势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如果说云计算将是人类的大脑,那么支持万物接入的边缘计算就是人类四肢的神经网络:&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