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购物投诉激增:陷阱太多难令消费者满意

据中消协统计,今年上半年,销售服务投诉量同比上升68.7%,电视购物成为投诉重灾区。很多消费者都遭遇过产品质量差、不按广告承诺退货和售后服务无法兑现等电视购物陷阱。电视购物行业面临诚信危机  本报实习记者 梁小云  “太神奇了,你不会相信这是真的!只要拿起电话,它就是你的。快行动吧,你马上就能看到奇迹的发生。”打开电视,观众常会被频道里语气夸张情绪激昂的主持人吓倒,尽管很多人选择在第一时间换台,但还是有不少人经过主持人轮番洗脑后,乖乖打电话下订单。  电视购物这一现代家庭购物新方式被称为“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但是中国观众却对电视购物节目深恶痛绝,究其原因是有的电视台利欲熏心,打着电视购物的旗子帮着不法商家欺骗观众。  电视购物陷阱多  吉林省消费者协会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两个季度里,农民投诉电视直销广告占投诉总数的比例从20%上升到50%。来自上海市消保委的数字也显示,近半年已收到3700余起对电视购物的投诉。  据了解,电视购物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广告发布者为了自身利益,不依法查验有关证明,不依法核实广告内容;二、一些电视购物节目销售假冒伪劣或“三无”产品,随意夸大产品的功效,甚至以玩具或样品冒充真品,以所谓“低价格高性能”诱骗消费者;三、电视购物产品的速递人员要求消费者必须先交钱签收才能验货。消费者发现货有问题时,速递人员就推卸责任,要求消费者直接找订货公司。但邮寄单上常常没有订货公司地址,消费者打电话联系,订货公司要么推诿拖延,要么引诱消费者再次上当,消费者的权益没有保障。  中消协统计,今年上半年,销售服务投诉量同比上升68.7%,居投诉增幅首位。在销售服务中,媒体购物问题相对集中。目前,媒体购物已由电视购物、网络购物延伸到了广播购物、平面媒体购物甚至短信购物等。  电视购物最吸引人之处,就是主持人声嘶力竭地叫卖商品的“神奇功效”。曾在电视购物节目担任主持人的林跃坦言,电视购物重要的不是产品的质量、功效,而是如何想方设法把东西卖出去。  据调查,目前在国内的电视购物频道中,国家只批准了10家,但全国实际经营电视购物的频道却达到近140家。由于行业标准的缺失,电视购物行业屡屡打政策的“擦边球”。  行业面临诚信危机  近几年,电视购物这个新兴行业发展崭露头角,越来越被国人接受。中国电视购物研究与发展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电视购物行业的增长速度超过30%,而2008年全年,我国电视购物行业的增长速度更是达到了50%,市场规模超过300亿元人民币。易观国际的统计数据也显示,目前电视购物的市场规模仅占我国总零售的0.8%,而美国为8%。虽然我国电视购物产值贡献率低,但市场潜力巨大。  然而在电视购物市场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有关电视购物的消费投诉也迅速增长。在今年“3·15”期间,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3992件非现场购物投诉中,电视购物投诉达1731件。另据“3·15消费电子投诉网”统计,今年第一季度该网站共受理1515宗电视购物投诉,环比增长102%。  电视购物行业在国内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频频见诸报端,相关部门也进行了多次的整改,但往往见效不大。如今,电视购物的 “疯狂”推销手法已让大多数消费者心生反感——主持人神情亢奋喋喋不休,用尽一切手段诱惑观众马上拿起电话订购产品,而这样的电视购物画面会狂轰滥炸反复播放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相关部门要积极介入  其实,电视购物这种方式本身并没有错。当今社会资讯发达,电视购物被称为继零售、超市之后的“第三次销售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巨大成功。然而由于电视购物业在国内起步较晚,市场不够成熟,许多从业者投机取巧,坑蒙拐骗,使得电视购物方式在我国存在严重的行业信任危机。  针对电视购物广告面临的诚信问题,中消协副秘书长武高汉多次呼吁,应尽快对电视购物广告和购物企业提高“准入门槛”。对于电视购物公司的市场准入、事后追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做出严格细致的规定。吉林省消费者协会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宗守运等专家建议,整治虚假电视购物广告,要从媒体源头抓起,对媒体实行“问责制”,“一旦某媒体播出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该媒体将承担一切后果。”  此外,律师提醒消费者,对于电视直销,虽然目前并没有具体法律对其进行直接制约,但是与此相关的法律有很多,消费者还是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消费者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保护法》、《广告法》等,去质量监督部门、消费者协会或是法院进行投诉或申诉。  电视购物行业前景广阔,其暴露出的问题也同样令我们担忧。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出台相关细则,把不良企业请出电视购物这一平台,重新树立消费者的信心,不要再让电视购物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时间: 2024-11-01 20:37:46

电视购物投诉激增:陷阱太多难令消费者满意的相关文章

电视购物四陷阱引信任危机:大众被叫卖愚弄

在中国,电视是大众伴侣.打开电视,你既是观众,又是消费者. 被洗脑式的叫卖愚弄着 以下是几个采访片断. 片断一:前些天在电视购物节目上看到一款项链,坠子上面镶嵌的三颗钻石熠熠生辉.主持人对"情定三生"的深情诠释,对"绝对真钻"."货到付款"的庄严承诺,直让我感觉不买一款送给女朋友,这一宿就过不去. 订购时他们说电视上看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货到了,钱付了,打开一看,我都要晕了,先不说是真是假了,钻石那个小,只能用放大镜来看!跟电视上差太远了!等我打

电视购物太疯狂雷倒消费者

有些消费者通过电视购物的形式购买商品,然而送来的东西却总是不尽如人意.近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以下简称 "广电总局")表示,将对电视购物进行整顿.而年内,消费者就有望通过比照出台的电视购物节目标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电视购物太疯狂 据市工商局和市消保委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 12315平台接到的涉及电视购物的申 (投)诉同比大幅上升,共有3075件,高居各商品和服务的首位,与去年一季度相比,上升了284%,且一个季度的投诉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投诉量的3/4.工商部门表示,

电视购物遭遇信任危机其中埋藏着多少陷阱?

很多在电视上"看上去很美"的商品到了消费者手中,一切都变了."我这辈子再也不会去看电视购物了."买多功能"皇冠"手机却收到一只劣质手表的淳安消费者唐先生气愤地说. 电视购物广告信任危机日益严重,不仅损害消费者的权益,更影响了电视媒体的公信力.近日,浙江省工商局对播出违法电视购物广告的浙江电视台少儿频道等6个频道进行立案查处,让人不由得心生警惕:电视购物还有多少陷阱? "吹"字当头电视购物陷阱防不胜防 "水浸不湿.砖砸

电视购物将有节目标准数家卫视超标节目或被砍

"蛋糕"很大,但"权.责.利"不清,这是中国的电视购物广告鱼龙混杂.充斥暴利与虚假宣传的原因,也是大量电视台宁愿将时段外包给广告公司.甚至中间经过好几手"二道贩子",也迟迟不肯"掌握主动权".开办专门频道.自主经营的原因.如果说,<关于电视购物频道建设和管理的 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广电总局在若干次下发"杜绝虚假广告令"而无果的情况下,对电视购物节目采取的真正"大动作

电视购物到底靠不靠谱?听听消费者怎么说

指尖上的3·15 开篇语:在电影中,坏人常说的一句台词是,动动手指就能毁灭你.而在现实中,我们动动手指可以做什么呢?可以抢红包,可以刷微博,可以摇陌陌,当然了,也可以败家. 人人都是消费者,天天都在猛花钱.如今,3·15来了,你准备好吐槽了没?为了这个特殊的日子,本报推出"指尖上的3·15"系列报道,关注手机.网络背后的奇葩消费,揭开黑心商人"不能说的秘密",也会献计献策,努力像大白一样守护你的钱包. 你报料我曝光 在消费者权益愈发受到重视和保护的当下,是不是仍有黑

电视购物主持人自曝内幕:不辨质量光吆喝

比钻戒还抢眼,加倍放大钻石的闪烁. "一则由林志玲代言的长虹U钻手机,在各大电视台深夜档的电视购物广告中热播.广告中的手机机身镶嵌了11颗南非真钻,又大又亮.然而,施小姐购买这款手机后却发现,钻石小得可怜,"简直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见".图为电视购物广告上的镶钻手机 (电视截屏图)图为消费者实际购得的镶钻手机 摄影 杨眉 晚报记者 范献丰 祝玲 报道 "绝对高清晰高画质摄像机数码相机,全面超越!""今天是超级优惠价,仅限前30位来电者!"

电视购物巨大的市场规模和边缘的企业生态让人爱恨相交

周海滨 在中国,电视购物让人爱恨相交. 让人爱恨相交的,还有电视购物巨大的市场规模和边缘的企业生态. 毫无疑问,发轫于1992年的中国电视购物渴望翻开新的一页.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获悉,<电视购物节目标准>和<电视购物行业标准>正在编制中,前者有望年内出台."两个标准"让监管上位.监管之下,自律却是中国电视购物最后的救赎. 祸起"乱象" 电视购物曾经看上去很美.有人断言,第三次零售革命来了.有人惶恐,商场.超市的敌人来了. 从

电视购物乱象丛生管理如何到位

乱象丛生"利"字当头电视购物管理如何到位? 最新数据显示,电视购物成为2009年投诉热点."利"字当头,电视台与商家不惜铤而走险.电视购物虚假广告屡禁不止的现状使得建立健全行业监管机制迫在眉睫 ■本报实习记者 聂晓飞 据悉,万州区消委会按照市消委会统一部署,于2010年1月11日至2010年2月11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电视购物"现状调查活动.调查暴露了电视购物存在的诸多问题.来自315消费电子投诉网的信息也显示了同样的结果. 作为一种新型消费

整顿电视购物“虚假门”消费者呼吁建立长效机制

整顿电视购物"虚假门" 消费者呼吁建立长效机制 电视购物广告再次成为相关部委整治的重点,加强监管力度,建立长效机制将从根本上改变该行业混乱现状,重塑电视购物形象 ■本报记者 张颖洁 荧屏上的骗局为啥总是没完没了?此前,沸沸扬扬的虚假医药广告事件还不时在消费者脑海中回放,春节期间电视购物广告却再成投诉热点.处在生死边缘,谁一直在透支电视购物诚信? 在消费者眼中,低俗.虚假.违法的宣传内容和"垃圾时段+高密度轰炸"式的宣传手段成了电视购物广告的既有模式,这往往就是害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