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ity of Private Life in the Internet Age 公众人物未必就是传统所界定的概念,如原来未必非常“公众”,但一“私奔”,就引起了公众的强烈的兴趣,就变成了公众人物。 Celebrities may not be the traditional definition, for example, one is not "public" originally, but when his "privacy" exposed and aroused public attention strongly,he became the celebrities then。 文 本刊主笔 张颐武 最近一段时间,接连爆出了不少公众人物的私生活的事件,无论是卡恩的牢狱之苦,还是施瓦辛格的私生子风波,或是中国微博上的自曝“私奔”,虽然性质不同,情况有异,却都让人看得目瞪口呆。无论是权倾一时的国际组织的头头、名重一时的明星兼政客,或是本来名声不大却由于自曝而名噪一时的商人,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个时代,绯闻、八卦、犯罪等等都在媒体和网络的平台上展现了出来,将许多原来似乎自有其尊严的大人物弄得格外的荒诞。而我们也由此有了更多的揣测,觉得证明了人就是表里不一的有之,感到有复杂的阴谋论的有之。这些又通过网络的传播变成了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常态。 人们对于这些事情的看法其实也是矛盾的,一方面觉得这些事情仅仅是私生活的不检点,其实未必具有多大的公共性,也是人性和欲望所造成的复杂性的一部分,未必就完全不可思议,我们也都认为炒作这些其实未必就有很大的意思。但另一方面,人们又情不自禁地关注这些事情,受到很大的吸引,充满好奇和兴奋。其实自从有了现代的媒体,这种事情就已经层出不穷,但网络的传播又将人们变成了更为具体而微的围观者。网络让我们的私生活公共化的程度前所未有地加大了。个人的私生活的问题早已不复是个人面对的问题,也不再是在一个小范围内作为奇闻异事流传的事情,它们一开始就具有某种全社会焦点的性质。社会通过媒体和网络让人们的行为无所遁形,很容易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同时又提示了私生活对于公共生活具有的巨大的影响力。个人自己的事情常常就不是自己能够担得下来的,它所影响的是生活的方方面面,所引发的是公众的兴趣。无论是法律或是道德,后面都有公众或媒体如影随形。好像它们既是法律或道德的一部分,又是好奇心和发掘隐私的人性的另一面的一部分。这种媒体和网络的作用加重了我们对于别人的私生活的好奇心,但也加重了我们对于社会的焦虑感。 现在看来事情其实有两面: 一面是公众人物未必就是传统所界定的概念,如原来未必非常“公众”,但一“私奔”,就引起了公众的强烈的兴趣,就变成了公众人物,再加以持续的透露消息,这两个人一下子就变成了公众人物。这样的事情是不少人今天知名度的来源。他们总是用夸张得多少有些离谱的言行,刻意地逸出社会规范来吸引眼球。当然这些事其实也就是在社会规范的边缘打“擦边球”,一面是无伤大雅,另一面又确实离谱。这就是最好的炒作的题材。从芙蓉姐姐到凤姐再到私奔,都有主动和被动两方面的结合。没有积极“炒”,这些人不“公众”;没有公众对于离谱行为的好奇,这些人也“炒”不起来。 另一面是真的公众人物其实被严格地要求了。公众的监督无时不在、无地不在,不检点、不注意随时就可以毁掉一个人一生的努力,而且你还没有话说。这其实要求真正的公众人物谨言慎行,当心自己的言行。道德的约束和境界的提升当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应该想到,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个古老的常识在今天的网络时代更加现实化了。 总之,对于个体,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总是需要的,对于公众、网络和媒体,冷静和不起哄也有意义和价值。 张颐武 著名学者、文艺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网络时代的私生活公共化
时间: 2024-11-05 21:55:03
网络时代的私生活公共化的相关文章
网络时代:一种自由的错觉
网络信息时代,很多在普通人以为被偶然爆料,甚至一些被监督 曝光而出现的热点话题,其实大部分是被一股潜藏的势力在操纵.近几年来,传统广告公关业务正在迅速走向网络,网络营销的业务应运而生,但是,其中一些以公关公司或营销公司名义注册的公司,不仅为企业提供品牌炒作等服务,甚至也能按客户指令进行密集发帖,诋毁.诽谤竞争对手. 随着媒体记者的深度探访,主角为"网络打手公司"的一条灰色产业链渐次呈现:这些所谓网络公关公司的合作客户中,不乏颇有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大公司.而其操纵和控制舆论的切入端口也
北大法学教授贺卫方:网络时代的司法困境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今天的我们已经毫无疑问地进入到了言论的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们依赖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同时也在网络上发出自己的信息.每天24小时,每小时60分钟,不知道有多少人挂在网上:办公室的职员在网上打发着无聊的时光.记者们在那里搜集各种新闻线索.纵然是偏远小城,也是遍地网吧,一些人会把传统新闻藏而不露的"坏消息"
网络时代,筑牢个人信息“安全堤”
刚拿到新房的钥匙,装修公司便电话不断:刚购买了新车,保险公司的短信一条接一条--突飞猛进的互联网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了挑战. 自去年山东徐玉玉案等悲剧发生后,网络时代如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问题也引发了高度关注.自2017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互联网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对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和惩治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为网民个人信息上了一把"安全锁". 互联
网络时代,更应注重信息安全保护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不少家用甚至公共摄像头被恶意破解入侵,许多卖家明目张胆出售摄像头破解软件及一些拍摄画面,让许多群众不禁开始担心自己的隐私安全.(中青网 9月14日) 其实早在几天前,就已经出现过"超过7亿条公民信息遭泄露,8000余万条公民信息被贩卖"的新闻报道,让公民开始关注网络时代的信息安全问题,而此次家庭摄像头被破解的事件,更是让"信息安全"一词成为了了全社会的聚焦点.笔者认为,这恰好是提起公民信息安全保护意识.倒逼有关部门严打信息盗取的最好契机.在当下网络
浅析网络时代的客户关系管理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随着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市场的不断成熟,9374.html">世界经济进入了电子商务时代.产品和服务的差异越来越小.以生产为中心.以销售产品为目的的市场战略逐渐被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目的的市场战略所取代.谁能掌握客户的需求趋势.加强与客户的关系.有效发掘和管理客户资源,谁就能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 在现今的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客户对企业运营及其后期发展的重要性,企业开始关注客户在
网络时代同样需要正确的国家安全观
网络时代是否需要国家安全观?需要怎样的国家安全观?如何看待国家维持和保障自身安全利益所采取的各种手段?随着2013年斯诺登披露棱镜系统的存在之后,这正日趋成为一个引发各方关注的问题.最近FBI与苹果公司围绕解密手机的对峙,又将此类问题的讨论引向新的高潮. 很多年之前,"国家安全"这个概念曾经是不言自明的.无论是两次世界大战,还是冷战时期高悬人们头顶的核武器,都在以直观和可触及的方式,提醒人们国家安全议题的存在,警示人们他们所珍视的各种生活的便利都处于肉眼可见的威胁之下.在这些特定的安全
网络时代《纽约时报》如何转型
互联网对报纸的冲击已经成为现实.在网络时代,报纸如何生存,已经迫切地摆在报人们面前.具有156年历史的<纽约时报>也不例外.纽约时报将如何面对? 纽约时报之所以能引领报业风骚150多年,不是说它没有低谷,而是在每一次危机到来时都能够审时度势,探索变革之路,成功实现转型.纽约时报的历史上至少有两次由衰而盛的转型. 第一次是在奥克斯手上.纽约时报创刊于1851年9月16日,当时规模不大,后因经营不善赔钱很多,1896年犹太人奥克斯将其买下,确定了时报的新闻报道原则:"力求真实,无畏无惧,
网络时代下的“云云”众生 云计算融入生活
不知你是否发现:最近,各大门户网站和IT数码类行业垂直网站页面上,"云计算"都成了关键词,甚至还有很多网站专门开辟出了云计算频道.云导航.云杀毒.云搜索--不知不觉,网络中的你我就已经被"云云"众生所包围,"云计算"渐渐融入每个网民的生活. 关于云计算,前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曾有过这样的比喻:最早人们只是把钱放在枕头底下,后来有了钱庄,很安全.现在发展到银行可以到任何一个网点取钱,甚至通过ATM,或者国外的渠道.就像用电不需要家家装备发电
网络时代的流感疫情预测
贝小戎 5月2日,我在昆明机场候机,随手捡了一本别人遗留下来的People杂志翻了翻.一位同伴说:"你也不怕甲型H1N1流感?"因为他这一问,回家后我上网搜索了一下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也许我这一搜还为疫情预测作了贡献.5月3日,<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说,上周,"甲型H1N1流感"取代"美国偶像",成为Yahoo上最热门的搜索关键词.维基百科上"甲型H1N1流感"的页面在周三和周四的访问量达130万.Tw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