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这是一个《诊断电商》的连载,考虑了很久,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写起。中国的">电商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已经形成规模,只是太多的电商并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路去走。虽说曾有哲人说过,路是走出来的,但回首电商的成长轨迹不难发现,这条路或许通向悬崖,或许通向成功,或许通向地狱……未来的几篇,会涉及几大知名电商的模式及前景分析,望各位提出诚恳意见,而不是一味牢骚。同时,我也欢迎听各位电商大佬们的见解,毕竟我所了解的一些东西可能过于肤浅。
不得不承认,中国电商行业已经进入了寒冬。如果用一句话来归结这种现状,那就是:中国电商,成也烧钱,败也烧钱。乐淘CEO毕胜之所以提出要转型的言论,也是因为意识到烧钱对中国电商的重创。
转型,目前仅仅是停留在言论上,但已经是国内电商不得不思考的一个严峻话题。在今天看来,烧钱对中国的电商来说就像上鸦片,逐渐上瘾,最后麻木甚至吸毒身亡。回顾一下京东、凡客和当当们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烧钱贯穿始末,融资是电商永恒的话题。
在凡客副总裁吴声离职后,凡客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甚至爆料凡客欠债20多亿元,随时有倒闭的可能。随后,凡客陈年向媒体透露又获得一笔2.3亿美元的融资。在此姑且不讨论凡客此笔融资是真是假,凡客急需资金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再看当当和京东,一边不断烧钱,一边继续融资。电商,似乎是一个靠资本输血才能生存的行业。归根结底,烧钱的模式让电商欲罢不能。
从传统行业来看,一个正常的企业,是通常利润来完成资本积累和市场拓展的。而国内的电商,是通过烧钱来买市场份额,并以此来压制竞争对手。正因于此,中国电商才会图书B2C当当,家电数码B2C京东,男装B2C凡客……
从表面来看,当当凭借烧钱的模式成为图书B2C的老大,而京东宁肯亏损也要成为家电数码B2C的领军者,这是无可厚非的。可是,电商是否考虑过利润,是否考虑过未来呢?答案很明显,没有。当当、凡客和京东之所以不考虑利润,一味烧钱,就是因为他们都很清楚,钱没有了风投会给,只要我把市场占领了就可以了。
当电商遭遇寒冬后,我们不得不说,电商只要占领市场就胜利了这一想法太荒唐。国内电商烧钱搞营销,有一部分钱是烧到了产品价格上。用户得到了实惠,才会成为电商的回头客。一旦电商占领了可观的市场份额不再烧钱,电商平台的低价优势就不存在了,那时用户会流失多少,电商烧钱占领的市场还剩多少?
相信为电商提供源源不断资金支持的风投们也很清楚,一旦电商不再烧钱,市场份额必定会下降。所以,当电商们烧钱烧到一定程度后就要上市,然后风投们套现走人,电商再继续烧钱维持市场规模。
不客气地说,电商们现在已经沦为风投的一颗棋子。风投支持电商烧钱,不断为电商提供钱,让电商沉迷于不缺钱的状态。当电商达到一定规模后,风投逼电商上市套现走人,留下一堆问题让电商自己解决。这样一来,电商上市后面临更多的问题,更大的压力。眼下,风投的口袋捂紧了,国内电商郁闷了。这也正应了笔者开头那句话,中国电商,成也烧钱,败也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