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百度公司的年会暨百度成立15周年晚会上,一向平和的李彦宏愣是将年会弄成了战前动员会,向对手们发出了战帖:“现在,是我们发起进攻的时候了”,“现在,是我们引领未来的时候了”。
过去的几年,作为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中技术基因最强的公司,百度遭受了比其他两家更大的挑战——纵观历史,一种新的技术变革总是会将一些技术上的领导者推入艰难的境地,而移动互联网就是这样的技术,甚至一度有人认为BAT已经不再。
不过,该公司看来经受住了考验:2014年该公司是二级市场中涨幅最大的中概股之一,也是BAT中涨幅最大的。这主要受益于其移动端商业化的超预期进展,2013年第四季度移动端营收占比还只有20%,但截至去年第三季度已经上升为36%,预计今年上半年将超过50%。
尽管盈利状况受到了一定压制——主要归因于在低谷中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投资,但盈利回升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而营收增长在2013年探底之后迅速重回到了高速增长轨道——截至去年第三季度已经连续四个季度营收增长在50%以上,在BAT中趋势表现最为强劲。
我在去年3月份曾预测该公司在二级市场可能复制Facebook自2013年年中开始的逆袭(参阅我的《百度股价严重低估,或复制Facebook式的逆袭》),依据就是该公司在移动互联网领域遭遇的挑战被高估,而其进展却被视而不见。自那以来,百度股价增长了60%以上。
那么,百度的下一步走势就变得异常关键:是更上层楼,进入千亿美元市值公司的行业,迅速缩小与另外两家的差距,还是一直停留在几百亿美元市值公司的行列?而影响走势的关键,将是百度能否重新回到行业主场,成为李彦宏口中的“进攻”者和“引领”者。
换句话说,百度需要证明:在瞬息万变的技术市场走完了一个完整的循环周期后——这通常是一家公司成年的标志,绝大部分的技术公司都在成年之前夭折或成为小老头——它还有足够的能力去成为新规则的制定者。
对此,我仍然持相对乐观的态度,依据是:搜索是一种人类最自然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只不过移动端的搜索形式和对搜索背后的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正是这些能力的准备不足拖累了过去几年搜索在移动端的地位。
比如受屏幕和响应场景的驱动,移动搜索不但要解决语音、图像等更自然输入方式的问题,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更复杂的请求做出回应,而所有这些都涉及到了语音、图像、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高壁垒技术。
这些技术正是百度过去几年投入重金进行研发的主要领域。不过,百度需要找到将这些能力应用于各种场景的模式,并让外界看到这点。过去几年,该公司表现得有些技术有余,而用户端表现不足——缺乏一个像微信这样流行的应用,是看空者的主要依据。
因此,我认为百度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将背后的积累,转化为对移动时代搜索乃至信息获取与连接方式的重新定义,这才应是百度“进攻”和“引领”的主场。至于其他的,比如传统行业的深耕,围绕本地生活服务的角逐,全球化等,都是这个主场的自然延伸,或者说有机构成。
当然,BAT的其他两家也不会闲着。实际上,就在几天之前,腾讯突然宣布了对微信朋友圈广告进行测试,我认为微信商业化会成为2015年该公司的重心,随着增值服务增长放缓,该公司需要新的增长引擎,包括微信广告在内的广告收入会成为一个现实的选择。这方面的内容参见我之前的文章《微信广告或压制腾讯的价值想象空间》。
但与此同时,腾讯会继续编织一条暗线,就是尝试打通微信内部公众号之间、以及微信与外部网络的信息孤岛现象,如果不能做到这点,它将无法兑现市场对它的预期——成为阿里巴巴的挑战者和商业重构者。
至于阿里巴巴,它的重点将可能是全球化和垂直电商。两天前,马云在达沃斯宣布阿里将向20亿消费者(主要来自中国和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和中国之外的1000万家企业提供服务,他还提到了eWTO这一大得吓人的概念。但估计阿里也会继续在宿敌腾讯的地盘——社交和文化娱乐领域“撒野”。
因此,2015年“进攻”的百度注定会与两家公司发生更多的碰撞,如果说过去一年主要是腾讯与阿里巴巴的主场的话:在垂直行业、交易模式以及云服务基础架构领域,百度会同阿里巴巴短兵相接,而在连接方式的定义权,通过在连接中引入更多社交元素和盘活贴吧等社交资产,以及行业深耕方面,它将和腾讯发生更多交集。
几个月前,我曾经和GGV管理合伙人符绩勋有过一次交流,他认为BAT未来面临的局面是:百度需要进一步设法提高在移动入口的位置,腾讯则可能会面临一些主打特定诉求的社交网络的蚕食,而阿里巴巴在垂直电商领域也会面对更多的对手。
符在德丰杰全球创业投资基金时,曾经主导了对百度的投资——2000年,李彦宏回到中国创业不久,德丰杰即向百度投资了750万美元,这笔投资最终换回了近千倍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