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正紧盯从美国退市的40余家中概股,新一轮并购潮流暗涌――“ 去哪儿 ”赴美上市首日暴涨表明美国中概股市场正在回暖,而中国政府近期出台政策鼓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国内外这两大利好可能催生更多“抄底”退市中概股的并购交易。
11月5日,上市公司联信永益发布公告,宣布将通过资产置换以及定增购买资产的方式剥离原有资产,并引入主业为智能交通领域的千方集团,交易总金额超过28亿元。千方集团作为一只曾经的中概股,在2012年10月31日进行私有化从美国退市。
这是今年以来国内A股上市公司收购中概股第二大单,7月份清华紫光已宣布以17.8亿美元收购 展讯通信 。据本报了解,还有不少企业对中概股私有化有所企图。
本报独家获悉,国内某大型民营集团最近已开始逐步提高其中概股的持有量,以低价位吸纳价值被严重低估的一些中概股。
在价值持续被低估和做空机构频频攻击下,曾经风光无限的中概股近两年纷纷选择退市,掀起了一波“海归”浪潮,其中不乏盛大、分众传媒等知名企业。
据罗仕资本(Roth Capital Partners)统计,2012年共有27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宣布将展开私有化。2011年为16家,2010年仅为6家。在2010年前,每年通常只有一两家中国企业宣布私有化。
《经济参考报》引用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间,在美上市的222家中概股中,有118家累计下跌,其中,跌幅超过50%的达到了24家;而同期的标普500指数从年初的1292点涨到1426点。2013年以来,标普500指数也已站上1700高位,而市场上却依然屡有中概股退市的消息传出。中概股的持续低迷与市场不断上扬的趋势相背离,估值出现洼地。
中概股持续低迷主要因为美国投资者与中国企业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平衡。双方很少接触,美国研究机构很少研究中概股,机构投资者自然不愿投资。这种状态自然会造成中概股交易量普遍偏低。
据了解,不被关注的中国概念股在海外资本市场的换手率或成交量不到国内A股上市公司的1/5,其融资额上也远低于国内A股市场。
浑水等做空机构的确暴露了一些中概股在财务与公司运营方面的重大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退市的中概股之中肯定存在被“错杀”的情况。
10月8日起,中国证监会开始实施分道制并购重组方式,以推动经济转型,转变审批职能,相应的产业政策也陆续推出。
在国内IPO重启遥遥无期的情况下,退市中概股短期内无法直接登陆国内股市进行融资,这也增加了国内A股上市公司与退市中概股达成并购交易的机会。无论是A股上市公司为主导收购退市中概股,还是退市中概股为主导借A股上市公司的壳重归资本市场,新一轮并购潮流正在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