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与革新,国内机器人产业基础设施将日趋完善,机器人行业发展也将日益稳固,进而形成较为完整的机器人产业生态链。而伴随着“机器人+”概念的兴起,机器人产品开始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中。
当前,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可谓是如火如荼。2015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达7.75万台,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时,作为机器人行业的重要一员,服务机器人产业也取得长足的进步,未来五年其市场规模或将超越工业机器人。
伴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与革新,国内机器人产业基础设施将日趋完善,机器人行业发展也将日益稳固,进而形成较为完整的机器人产业生态链。而伴随着“机器人+”概念的兴起,机器人产品开始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中。
“机器人+”概念兴起开创智能生活新时代
今年4月份,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近日,发改委、科技部等又联合印发《“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18年打造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创新平台,在重点领域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在重点领域智能产品创新方面,将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家居、汽车、无人系统、安防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由此可见,随着中国“十三五”规划与《中国制造2025》以及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国家对于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高端制造产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同时,这也预示着中国机器人市场必将迎来一场重大的智能革命!而作为“机器人+”衍生出的重要一环,在“机器人+安防”领域即将出现一片广阔的新蓝海。
立足现状解析安防市场前景
根据权威机构数据显示,预计到2019年,全球机器人及相关服务上的投入将较2015年增长近1倍,市场规模超千亿美元。而2015年我国安防行业产值已超过4800亿元,其中安防工程产值达2730亿元,安防产品占1800亿元。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升温,中国机器人市场逐步打开,针对安防服务的机器人也在悄然崛起。
事实上,安防行业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人工智能技术在安防产业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安防系统具备智能化的收集、分析、判断等功能,且与高清、云技术、大数据、感知、物联网等技术融合,组成智能化的安全防控应用体系。在视频监控、门禁和防盗报警设等三大安防设备产品中,视频监控目前占据了市场的主体。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开展和深化,以及交通、教育、金融等各行业用户安防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视频监控设备市场未来将保持在20%左右的年均增长率。
作为新一代安防行业高端智能化产品,安保机器人近年来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有别于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的模式,安保机器人则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园、家庭小区、银行及家庭室内,对这些区域进行安全监控及信息传递,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我国安保机器人研发正处于起步阶段,其未来发展空间将十分广阔。
三方面切入安保机器人潜力巨大
针对家庭用户,机器人可以从照顾老人、小孩、守护家庭安全等方面入手,以智能家居为基础,给人们带去智慧安全生活。
针对消防需求,机器人在消防事业中的应用已经展开,国内外也有很多消防型机器人。消防机器人能代替消防救援人员进入易燃易爆、有毒、缺氧、浓烟等危险灾害事故现场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反馈。保障消防员安全,提升抢险救灾能力。
针对社会安全,安防行业可以从自身优势出发,结合在视频监控、防盗报警、智能交通方面的技术优势,开发出具有针对性效用的机器人,以解决人们实际需求出发,完善机器人服务体系。如可针对火车站、银行、政府服务大厅、学校等不同的场景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机器人,除了安保人员的定点监测,机器人可以进行巡逻检查,随机安检,进一步提高保障。
走向国际“机器人+安防”悄然崛起
随着国内机器人产业的火热及产业体系的完善,作为“机器人+”发展即将渗透的重要领域之一,安防行业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机器人产品开发的队伍中。
安保服务机器人集智能语音交互、无线导航、视频监控、人体感应、人脸识别等功能于一身,应用在政府服务大厅可以有效地促进政务人员与民众之间的良性交流,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提升民众服务体验。
安保机器人的问世,意味着安防服务领域迈入一个新的时代。虽然目前从技术和市场成熟度来说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人们安防意识的提高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安保领域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期。而技术的不断突破也将促进产品不断升级,使其更加的贴合市场需求。对于中智科创而言,该公司正以其先进开放的科学理念,致力于传统的安防模式变革,积极打造移动安保服务新业态。
展望未来,安保行业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在这场“机器人+安防”的革命浪潮中,安保机器人无疑成为霓虹灯下的焦点。可以想见,未来安保机器人必将以崭新的高度智能化的面貌呈现在大众眼前,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