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阿北:以“兴趣和发现”为主题 让产品说明自己

  阿北是杨勃在豆瓣上的网名,豆瓣员工都这么叫他。阿北个性内敛,不苟言笑。环球企业家记者到达豆瓣办公室的时候,阿北正在外面溜达,当时是上午10点多,上班时间。回来一见到我们,便立刻切入正题,严肃着一张脸等我们提问。

  为了活跃气氛,我跟阿北玩了个游戏,让他在自己脑门中心画一个大大的Q字。阿北犹豫了两秒,说,“你是想看我的Q是正着画的还是反着画的,以此来断定我的潜意识是不是以他人为出发点,对吗?”我说:“你真没意思。”他笑了:“因为我是产品经理啊。产品经理最关键的能力就是,必须经常站在一个跟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人的角度想问题。”

  7年前,阿北在豆瓣胡同附近的星巴克编写豆瓣的最初程序,当时这位产品经理想着是做一款继搜索之后的伟大互联网产品,而这个颠覆性产品就是,以“兴趣和发现”为逻辑建立人与物与人的联系。阿北认为,这是块巨大的市场。“搜索是需要键入关键词的,可是如果一个好东西是新出来的,没有听说过该产品的用户又该如何发现它呢?这就必须建立人与物的联系。”

  阿北从来没有改变过方向和逻辑的定位,但是他也感叹过程的艰难。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相对容易,产品架构和形态相对统一,而物品则存在多样性,这就加剧了建立人与物联系的复杂程度,需要多样化的产品形态。7年来,豆瓣一直按照人与物的逻辑做渐变式的进化,从最初的豆瓣音乐、豆瓣图书、豆瓣电影扩展到社区的泛兴趣,再通过移动终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一过程中,豆瓣创造了很多亮点。虽然在商业利益上,豆瓣并无一飞冲天、迅速上规模的迹象,一年的营收是否过亿元,也都是个谜。阿北只说,“今年有的月份盈利,有的月份亏钱。”但是互联网圈子里的人提及豆瓣,都会说:“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因为豆瓣的模式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豆瓣改变了国人发现事物的方式:豆瓣FM改变了人们听歌的方式,通过强大的数据挖掘能力找到你可能喜欢的歌,然后一一播放给你听;豆瓣图书让人们会去一个根本不提供售书服务的网站上看评论、下单。

  豆瓣也是最早从事社会化商务的第三方网站,现在它仍是亚马逊、当当等电商网站的重要外部流量导入者。兴趣图谱也是源于豆瓣,它甚至早于Facebook推出“Like”即喜欢分享的功能按钮。豆瓣是国内少见的没有抄袭或模仿国外互联网产品的企业,所以阿北可以毫不犹豫地告诉《环球企业家》:“我们没有直接竞争对手。”这就是豆瓣之于中国及中国互联网界最大的价值。

  技术解决需求

  “我们曾经找过豆瓣合作,说我们有渠道,可以帮助他们推广。”一位互联网公司人士这样告诉《环球企业家》,“豆瓣的回答是,每一个使用过我们服务的用户都是我们的渠道。”它“牛”到不需要任何推广。

  阿北的信条很简单:好产品是能够说明自己的。产品只有在同质化的情况下,才需要借助外力去推广。经过长期的积累,豆瓣目前有注册用户6000多万,月活跃用户超过8000万(豆瓣存在大量的非注册用户的访问),2012年将会超过1亿。在以用户数和流量为判断标准的排名中,豆瓣在中国是前20强,在全球是前100强。所以当阿北听到记者问豆瓣为什么做不大时,他很诧异,“豆瓣小吗?”他反问的理由便是基于这些数字。

  豆瓣和用户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共生关系。关于豆瓣的清新文艺范儿,阿北笑称是用户的功劳,因为内容都是由用户自己生成的。他自己认为,豆瓣公司本身是一个技术类的公司,不具备文艺范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豆瓣用户的高粘性也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

  豆瓣有一个强大的算法团队(外界称之为数据挖掘),它的作用就是在众多的数据中挖掘出用户的需求,并做出正确的推荐。最初的豆瓣猜等数据挖掘工具,也是阿北本人做的。此后,豆瓣加入了第二条线—人与人的关系,用以兴趣为核心的人际关系来补充“发现”。现在,豆瓣在通过豆瓣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进一步补充算法做不到的事情。“作为产品经理,一定要挖掘出用户自己都还不知道的需求。这就好像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一样,我们要知道隐藏在他们表达背后的需求是什么。”

  挖掘出需求之后,则是如何用技术满足这些需求。在豆瓣250人的团队中,2/3的人是做技术和产品设计的。这是一群有着激情的工程师团队,他们会在每月一次的“HappyDay”中竞赛编程。现在有着超过800万用户的豆瓣FM,最初也是个工程师产品。

  相对于国内绝大多数的互联网公司来说,豆瓣给工程师们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因为他们几乎不用背负用户数的配额。在这7年内,除了第一年因为基数小而用户数暴增外,豆瓣的用户数一直是渐进式增长的。阿北对此的解释是:“我们做的是别人没有做过的产品,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摸索和试错。用户数的增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站在空荡的、用仓库改造出来的豆瓣办公室里面,你几乎可以听到工程师们“HappyDay”上的欢乐声,而此时夏日里,窗外巨大的树影正罩在他们恬淡、懒散的脸上。

  在阿北眼里,通过技术提高用户需求永远都是最重要的。这是一个崇尚工程师文化,而不在意眼前规模营收的企业。即使豆瓣一直波动在盈利临界点上,即使规模营收总比同等规模的公司晚2年的现状下,阿北也没有因商机而改变自己的初衷。

  “在这7年里,我看到过很多互联网公司一夜成名,但也见证过它们的衰落,比如此前的游戏公司和团购公司。”杨勃很反对那种认为豆瓣是一个平台公司的说法,因为那太流行了。“如果只是根据市场现阶段的商业机会走,公司很容易迷失自己。得把眼光放长远点,先做好产品,然后用户规模足够大的时候,商机自然会更大。”杨说,“它总会长成一个大的平台,我又为什么急于现在把它强行做成一个平台?”

  豆瓣的投资方似乎早已经理解了阿北和豆瓣逻辑,也并不急于将其推向公众。豆瓣至今有三轮融资:第一轮是2006年,联创策源资本的创始人冯波给了200万美元;第二轮是2010年初,挚信资本和联创策源联合为豆瓣注资近千万美元;第三轮是2011年9月,挚信资本、红杉资本和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投入5000万美元。

  就像参与第三轮投资的贝塔斯曼亚洲基金的合伙人熊伟铭所说:“能够足够黏住用户的,到最后肯定会有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其实等用户产生之后会发生的。从一开始就想怎么赚钱,这些公司一定会是小公司。”

  而且,阿北还会强调,“现在只要停止投入,豆瓣即刻就可实现盈利。因为豆瓣是一个极轻的公司,主要成本是固定成本和人员成本,不用花钱买流量和推广,没有订单出去,没有资金链的压力。”阿北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让它最初的逻辑—兴趣和发现,如何更好地得到延展。

时间: 2024-10-26 13:24:25

豆瓣阿北:以“兴趣和发现”为主题 让产品说明自己的相关文章

淘宝押宝豆瓣式SNS:兴趣成为小而美流量管道

[亿邦动力网讯]2月5日消息,淘宝在2012年狂热地推出了各种SNS站点,据亿邦动力网观察,其一连串的站内社区都有强烈的豆瓣风格,试图以个人兴趣.购物偏好为基础,构建有用户粘性的小组,为淘宝中小卖家引流. 淘宝多个SNS站点都在尝试豆瓣式兴趣社区 豆瓣式社区层出不穷 据亿邦动力网了解,淘宝在2012年推出的多个站内社区与其此前的社区性产品都明显的不同.前期推出的淘江湖是人人网风格的关系型社区,顽兔.哇哦.爱逛街.淘女郎等互动社区则是以编辑或意见领袖为主导的导购型社区,而2012年陆续推出的淘宝圈

关注豆瓣,守候简单和专注

自从在2009年的时候新浪推出了微博产品后,标志着中国的社交网络已经进入了新的格局.而在之前风靡的人人网.开心网在面临微博冲击的时候也纷纷作出了相应的战略调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握着自己独特的产品和平台优势.而一家具有独特定位的社区网站,一个文青和小清新的聚集地,依旧按照"自我"的路线从容徐徐前行,冷眼旁观着行业的风云变幻 -- 豆瓣. 自从成立以来,豆瓣网一向很少出现在媒体面前.但是,这并不妨碍业界对豆瓣的种种猜测,尤其是在如今的微博风生水起.其他SNS规模稳定的状态下.我想有不少

“迟来”的豆瓣,是否还能赶上移动端的浪潮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i黑马:豆瓣的十一款应用无疑肢解了网站的综合性.不过相比之前的蜗牛速度,这款综合应用只花了一个月就开发完毕.可惜还是相对简陋,差强人意,但是如果能根据那些忠实用户的反馈来完善自己,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对于广大文青伪文青而言,"豆瓣"APP的上线或许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看看豆瓣之前陆陆续续发布的11 个独立应用,是不是大

理解豆瓣的改版

豆瓣从去年年底的新版导航条上线,开始一系列"改版".我个人认为这些"改版",都是在加强豆瓣的"社区化".对这些改造,从豆瓣fans小组看,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8232.html">用户反馈不一:业界也是如此,前两天鲁公子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章<量化用户信息,还原用户性格>,也是对"改版"部分否定.我的态度比较支持豆瓣面向SNS的改版,但同时我认

六问解密慢公司:豆瓣到底是什么?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导读]豆瓣并不常常见诸于主流媒体,除了知道这是一家自然生长的"慢公司",显然我们想要知道的还有更多. 豆瓣靠什么盈利?豆瓣如何挑选客户?微博兴起是否对豆瓣造成了冲击?豆瓣的移动产品如何规划?豆瓣是否已经对上市整军待备? 这些问题本就如此备受关注,在稍早豆瓣宣布单日访客过亿,预计今年营收8000万接近盈利后,更深入了解豆瓣显得尤为重要.这篇广告门对豆瓣团队的报道,将解答你的所有困惑. 自2009年新浪推出微博产品后,中国的社交网络进入了新

点评已拐入快车道,豆瓣还继续“慢”吗?

大众点评接受了腾讯20%的投资入股,显然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商业归属.说到大众点评,我总会想起另一个"慢公司":豆瓣,杨勃花1个月时间开发的社区. 它已经成为一个兴趣社交王国.截止2013年底,豆瓣拥有7900万注册用户,2亿月独立UV,2.3亿日PV.用户每天通过网站和App们使用电影.图书.同城.小组.FM等10多项服务.不过,它仍旧没有盈利,至于IPO或者收购,似乎杨勃还没想过这个问题. 十年豆瓣,长得太慢 在用户数和产品线增长的同时,豆瓣团队并未随之大幅扩张.据豆瓣同学介绍,公司现

点评已拐入快车道,豆瓣还继续“慢”?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大众点评接受了腾讯20%的投资入股,显然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商业归属.说到大众点评,我总会想起另一个"慢公司":豆瓣,杨勃花1个月时间开发的社区. 它已经成为一个兴趣社交王国.截止2013年底,豆瓣拥有7900万注册用户,2亿月独立UV,2.3亿日PV.用户每天通过网站和App们使用电影.图书.同城.小组.FM等10多项服务.不过,它仍旧没有盈利,至于IPO或者收购,似乎杨勃还没想过这个问题. 十年豆瓣,长得太慢 在用户数和产品线增长的同时,

豆瓣:小清新,大宏图

豆瓣大概是中国唯一一家没有"影子"的主流互联网产品--你可以从新浪身上看到雅虎的影子,从优酷身上看到Youtube的影子,从人人网上看到Facebook的影子,但是唯独豆瓣衣袂飘飘,顺着SNS(社交网络服务)的路线,硬生生的拔地而起,成为了文艺青年的大本营. 这也意味着豆瓣的商业模式无法参照美国互联网上的成熟案例,当豆瓣从一家由创始人杨勃一个人在北京豆瓣胡同旁的星巴克编写程序就能创建的独立网站,成为需要养活300多号人物.承载7000万文艺青年社交生活的庞大社区,挣钱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大

大众点评终嫁巨头腾讯控股,优质剩女豆瓣能坚守到何时?

大众点评终于有归属了.说到大众点评,我总会想起另一个"慢公司":豆瓣,杨勃花1个月时间开发的社区〿/p> 它已经成为一个兴趣社交王国.截歿013年底,豆瓣拥朿900万注册用户,2亿月独立UV_.3亿日PV.用户每天通过网站和App们使用电影.图书.同城.小组.FM筿0多项服务.不过,它仍旧没有盈利,至于IPO或者收购,似乎杨勃还没想过这个问题〿/p> 十年豆瓣,长得太慿/strong> 在用户数和产品线增长的同时,豆瓣团队并未随之大幅扩张.据豆瓣同学介绍,公司现朿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