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设计:提升学习体验的艺术》——脚手架

脚手架
假如学习主题对于初学者来说太困难,那么只将学习内容简单化,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假如将学习内容放入一个现实环境中,这是否会超出用户的承受力?
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搭脚手架(或可以理解为减少学习的陡度)。基本做法是,你可以建立相应的支持,使学习的陡度得到减缓。然后,你可以减少这些支撑,直到学习者可以自行爬上学习斜坡(见右图)。
良好的脚手架像辅助轮(儿童自行车两边的轮子),它可以让学习者以一种安全的方式完成困难的任务。理想情况下,它不会使学习者没有参与感,而成为旁观者。给他们以适当的支持,使他们完成目前能力无法完成的任务。
脚手架的例子:

  • 降低环境的复杂性。比如说,你要在飞机驾驶舱内教某人驾驶飞机,但这个环境对于初学者来说过于复杂。为他们的学习体验提供支撑,你可能会淡化环境中学习初期不太重要的事物,除了某些场景中几个关键的控制外,在学习者变得更加熟练和出色并在他更为胜任后逐步增加控制点。
  • 使用演示。让学习者在简化的情况下走一遍完整的学习流程。例如,你教授学生关于科学研究的方法,那么,通过非常简单的研究问题一步一步指导学生完成研究工作,并给出很明显的研究结果,然后,再转移到更复杂的研究问题当中。
    另外一个例子:我曾经为销售人员创建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学习环境,在这个学习环境中,销售人员将学习一个特定的销售过程,并将技术产品卖给几个虚拟客户。他们第一个场景比较短小而且还有些犯傻—他们将在夏威夷出售滑雪服,但这给他们一个机会学习销售接口和销售过程,而不用去操心技术含量,使用简单的实例。
  • 提供支援。如果可能,在学习体验当中嵌入一些可轻松访问的学习参考。例如,样本、定义或帮助文档,这样在学习者试图完成某项任务期间,他们可以得到有效的支援。
时间: 2024-10-05 16:14:12

《认知设计:提升学习体验的艺术》——脚手架的相关文章

《认知设计:提升学习体验的艺术》——学习者应该达到何种学习程度

学习者应该达到何种学习程度当你设定学习目标时,思考一下你希望学习者实际学习到多少知识或技能.有几种方法可帮助你进行思考.第一种方法是考虑一下你希望学习者应该达到何种学习(理解)程度.测量维度是布鲁姆分类(最新的版本由Anderson和Kratwohl在2011年更新): 回忆 理解 应用 分析 评估 创造举例来说,<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是一本很好的平面设计方面的基础图书,它提出图形设计的基本原则有下列词汇:对比(Contrast).重复(Repetition).对齐(Alignment)和相似

《认知设计:提升学习体验的艺术》——与学习者一起进行尝试

与学习者一起进行尝试通常情况下,分析结束后,由学习设计者开始进行学习体验设计,然后将学习体验应用到学习者身上.如果学习体验设计者就是授课老师自己,那么他能够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相当数量的反馈.如果学习体验由其他人来进行授课,或者只是电子学习,那么只有很少的反馈能够到达学习设计者手中.与学习者一起进行尝试,如果你有学习体验上的想法,看看是否能找几个人试试.创建体验原型,进行用户测试,引导测试(可用性测试).这并不是让你拿些东西给学习者,然后获得他们的反馈.而是让学习者来检查你所设

《认知设计:提升学习体验的艺术》——技能 vs 知识

技能 vs 知识技能与知识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确认学习者的差距是在技能层面还是知识层面,你只需问一个问题: 不通过任何训练就能成为专家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学习者的差距与技能就毫不相关:但如果这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就知道要解决的应该是技能问题,学习者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以达到熟练的程度.这里有一个小游戏,可以帮助你判断属于技能还是非技能:动作 属于技能吗? 说真的,我不觉得保存一份Word文档.填写时间表或制作奶酪通心粉是技能(虽然你也许能够说服我最后一个是),但我相信上述的其他内容都需要通过

《认知设计:提升学习体验的艺术》——分解

分解 有时候一个学习的主题太庞大,不好把握: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成为更好的管理者. 这就像是在说"咱们在非洲碰面",这是一个目的地,但这不能帮你准确地预订航班.在以下这样的情况下,你需要其进一步分解目标: 学生需要安排餐厅员工的所有轮班. 学生需要对长时间习惯性上班迟到的员工进行适当的反馈. 一旦你开始分解这些目标,你就可以制定更具体的学习路线和学习目标. 有些时候没有问题 有些时候真的没有问题需要解决. 我可能参加一个电影鉴赏班,只是为了自身的满足感(自己的兴趣),但我不会期望达到某个

《认知设计:提升学习体验的艺术》——沟通学习目标

沟通学习目标课程"规则"之一是要告诉学习者学习目标是什么.当我第一次开始进行教学设计课程,这个规则就像是真理一直保留下来("汝等学习目标均应被告知").课程目标经常像如下幻灯片一样放在课程的开始: 见过这样的幻灯片吗?如果没有,可能是你遗忘了(我自己也做过一两次这样的幻灯片).如果见过,我真希望学习目标写得比这要好一些,为什么我们要将学习目标明确地告知给学习者,而且还要摆在首位呢?告诉学习者学习目标可能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将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目标的关键点上.

《认知设计:提升学习体验的艺术》——学习者不希望觉得自己愚蠢

学习者不希望觉得自己愚蠢 多年来,我已与客户发生过好几次以下的交谈: 客户: 我们希望完成一个关于人的概述.本质上,我们要做的是"傻瓜系列".但不能说教程"傻瓜".我们不能让人们认为他们很蠢. 我: 我不认为人们会这样以为. 客户: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想叫"傻瓜",必须换成其他名称.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对不对?为什么会有人买一本为"傻瓜"准备的书?显然,人们会购买这些书并不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够聪明. 我一直认为,"

《认知设计:提升学习体验的艺术》——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等等,什么是"听觉型.视觉型.触觉型.动觉型.概念型.社会型"的学习者?难道我们还需要知道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也许你对学习风格有一定了解.例如,你可能听过某人被描述为"视觉型学习者".这些分类是信奉学习风格的倡导者所提出的,他们觉得如果我们能够找出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差异,我们就能够针对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提供最适合他们的学习体验,并且提升学习效果.对学习风格有很多研究,下面是一些较为著名的结论: 加德纳(Gardner)多元智能-霍华·加德纳(Howard Gard

《认知设计:提升学习体验的艺术》——学习者当前的技能水平

学习者当前的技能水平有一件事你需要考虑,依据学习者目前的技能水平,完成这个学习目标有多难? 你要求学习者付出多少努力?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这基于你所能够控制的学习内容难度,而且大部分的成果并不取决于你的设计,而是取决于学习者的能力.例如,你可能需要为你自己,或为了达到一些目标,营造出一些学习难度,使得学习者需要付出适当的努力,并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会感觉学习难度相当大(如下面的左图).如果某人已是一名专家,那么这些学习内容对于他来说没有任何难度(如下面的右图).比如说:一位慢

《认知设计:提升学习体验的艺术》——差距在哪里

差距在哪里差距是你的学习者当前的起点和他们希望达到的终点之间的距离.其中一部分可能是知识上的差距,但从我们之前的讨论可以看出,其实还有其他类型的差距.如果你能够认识这些差距,那么你就能够设计出更好的学习体验.考虑下列的情况.这些场景中的差距是什么? Alison是一名Web设计公司的项目经理,她刚刚同意去一所设计大学教授项目管理的课程.她的学生大多数是创意设计专业二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年龄在十八九岁左右,他们为了完成学分,所以选修了这门课程. Marcus在一个为期2天的数据库设计研讨会上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