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硬件创业者对“小米粉丝方法论”的实践失败

  i黑马:粉丝经济在小米的成功示范下,频频被创业者奉为圭臬,创业者们时刻都在考虑如何能培养起属于自己的粉丝,从而能达到营销的目的。但本文的L同学试图通过复制小米模式的”参与感“,寄望于借此建立的粉丝营销帮助自己创业成功。但”参与感“真的可以带来一切吗?

  本文来自 庐陵子村 的投稿,微信公众号‘书客’(shukewenzhai)。

  不知从何时起,营销圈开始有这么一个论调:得粉丝者得天下。于是,无论是甲方提需求,还是乙方提策略,都想做成一个目标:培养一群忠于自己的粉丝。

  一个很明显的标杆——小米。其官方数据显示,3721.html">2014年米粉节,在历时12小时的活动中,小米官网共接受订单226万单,售出130万部手机,销售额超过15亿元,配件销售额超1亿元,当天发货订单20万单,共1500万人参与米粉节活动。

  诚然,仅此数据,你就不得不承认,一个硬件厂商,4年时间,因为“粉丝营销”,造就市值百亿的神话。

  标杆效应。现在无论是硬件厂商,还是软件厂商,都想复制小米的“粉丝营销”之路。然而,不幸的是,成功者寥寥无几。

  L同学是我一个大学同学,在一家智能硬件创业公司负责市场。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他自信满满。他说,小米能在智能机的风口吹起来,我们也能在可穿戴的风口吹起来。

  小米粉丝营销的第一步,是培养100个超级粉丝。L同学就学当年的黎万强,满世界泡论坛,找资深用户,几个人注册了上百个账户,天天在一些知名智能硬件论坛里灌水发广告,被封号后换个号继续灌。因为他们的可穿戴设备比较新颖,一个月内,就拉了几千个初级用户。然后,再通过一步步的筛选,筛选出1000个比较认可产品的用户,建立二级群。接着,通过测试和样本筛选,他们精选出100名忠实用户,建立一级群。这100个人,就是L同学说的“超级用户”,即粉丝。

  其实,当时看到L同学走到这一步的时候,我非常震惊,因为我想不到黎万强说的这条路是真实存在且可复制的。

  后来,L同学开始组织这100个粉丝线下聚会、线上讨论,参与产品的设计、研发、反馈等。而L同学也开始引导这些人将他的产品传播出去,形成口碑辐射。

  但是,走到这一步,L同学想不到的问题来了。这100个“超级用户”的确对产品有很大的喜爱度和忠诚度,也愿意介绍给身边的朋友。但是,当产品到达二级辐射圈时,它的接受度和喜爱度却不是很理想,到三级、四级辐射圈时,他的产品口碑已经非常弱。显然,它的口碑效应是在递减,而不是像MIUI一样在几何倍增。

  上周,L同学约我讨论这个问题。我直接问他,你有没有想过“粉丝营销”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小米的成功靠的并不是粉丝?

  小米从手机到盒子,再到路由器,做的都是生活必需品,而且都是高性价比的。所以,当用户接触到小米时,他们首先觉得小米是一个不错的商品。他们口碑相传的是“我发现了一个不错的手机叫小米,用起来还不错”,而不是“我爱小米手机,我是它的粉丝”。显然,前者才是小米口碑的真相,后者只是营销家臆想出来的结果。

  如果不信,小米手机可以将价格提到4千或5千,这时候,小米还会有这样的“口碑”和疯狂的“发烧友”?

  L同学失败的原因也是在这里。他做的是可穿戴设备,一款智能手环。这样的产品市场还不成熟,并不像手机、盒子、路由器那样被大众接受。这样,他首先就失去了口碑传播的前提——市场。而且,作为一个手环,它价值近千元,也不是像小米那样高性价比。从产品角度,口碑传播注定无法形成链式反应。所以,如果从粉丝角度,真能像传说的那样发展“粉丝”获取市场,现在L同学也不会有上文中的困惑。

  诚然,无论任何时候、任何行业,品牌都是属于消费者的。作为品牌主,你要想的不是凌驾于消费者之上,而是和消费者在一起。用产品与价格、服务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并与之形成契合的文化、价值观,以至于形成圈层效应,辐射向更多的消费者。

时间: 2024-08-22 14:19:40

一个硬件创业者对“小米粉丝方法论”的实践失败的相关文章

一个成功复制小米粉丝营销的屌丝案例

最近,最脑残的粉丝经济案例就是杜海涛下跪事件了,权志龙粉丝杜海涛,不但激动得语无伦次,恳求与偶像合影,为其颁奖时还单膝下跪,权志龙则为满头大汗的杜海涛拭汗.双方粉丝正在上演攻防大战,也不用惊讶,粉丝经济就是脑残经济,脑残经济就是娱乐经济. 在微创新总裁营上,很多学员问的最多的也是如何复制小米的粉丝营销.最近看到一个屌丝案例:炸弹人二锅头.旗帜鲜明地说要学习小米的粉丝营销,先不说像不像,做法还是挺接地气的. 1.搞活动.酒后吐真言!让大家分享自己曾经酒后吐真言的经历.这个话题非常棒,每个经常喝酒的

硬件创业者与其苦候VC 不如先“抱大腿”

昨晚(3月27日),周鸿祎在微博上宣布,360发布了一款新的硬件产品"智键".该产品可插入耳机孔,配套APP后,可实现一键拍照.录音等快捷键功能.据了解,"360智键"是去年两位刚刚入职360的90后大学生,在入职培训期内设计完成的.就资金支持而言,这两位90后大学生跟市场上大量仍在为产品找钱无路的创业者相比,是幸福的.试想一下,如果他俩出去单独做一个团队,是否有VC会迅速看好这款产品.以及两位90后的制造.市场.销售能力,决然 拍出几百万元的天使投资或A轮?真不好

谁是2014年智能硬件创业者们的缩影?罗永浩无疑

如果问谁是2014年智能硬件创业者们的缩影,我觉得罗永浩应该是最合适的. 在这一年里,老罗和锤子科技经历了融资.发布.跳票.进厂.发货等环节,每次都能引起媒体们的激烈讨论,鼓励.质疑觥筹交错,锤粉锤黑纷纷上阵. 融资 在2014年里面,身边的一些做硬件的朋友朋友偶尔会问起这句话:"你认识投资人吗,帮我介绍一下?"曾经在找天使投资过程中碰壁的老罗,也在2014年迎来了高达1亿8000万的B轮融资,自称"罗十亿". 刚宣布融资消息后,老罗傲娇地表示"所有曾经嫌

现在智能硬件创业者第一怕差钱,第二怕产品卖不出去

摘要: 金融遇到众筹:硬件创客不差钱? (网信金融CEO盛佳[右]和雷锋网联合创始人张震阳) 10月18日,现在智能硬件创业者第一怕差钱,第二怕产品卖不出去.众筹是个很好的解决途经,在 金融遇到众筹:硬件创客不差钱? (网信金融CEO盛佳[右]和雷锋网联合创始人张震阳) 10月18日,现在智能硬件创业者第一怕差钱,第二怕产品卖不出去.众筹是个很好的解决途经,在海外市场已经蔚然成风,国内则是刚刚萌芽. 国内已经有不少众筹平台,比如点名时间.追梦等等,但完全按国外的模式,让用户"义务"出资

一个普通创业者对人生的思考

这是一个普通创业者对于人生的思考,他的创业故事虽然没有马云那般闪耀,他的思考却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值得你我仔细品读. 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能够参加本次TEDx大会,非常感谢东北财经大学TED团队和华臣影城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交流的机会. 自我介绍 我是大连人,高中就读于大连市二十四中.因为当时学习十分不努力,所以高中毕业之后选择了出国留学,这其实是很多本科出国留学的人不能说的秘密,辗转了几个学校,最终毕业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凯利商学院,主修投资和金融衍生品.上学的时候迷恋炒股,学习依旧散漫,没能成为

唱吧陈华:一个连续创业者的隐痛与焦虑

新浪科技王若涵 2008年初冬时节,时任酷讯网CEO的陈华顶着北风,穿行在刚落成不久的奥森公园中.树叶随风萧萧下,在他踏过之后,又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一阵冷风过,他裹紧了大衣,而这一年的冬天,似乎格外寒冷和萧索,荷叶残,芦苇衰. 距离盛夏那场全国人民沉浸的红色狂欢,只过去了三个月,但想起这些却反衬得他更加孤寂--从酷讯CEO到被董事会架空,恍如昨日.在那片墨绿金黄与赭红的交相呼应中,他和时任酷讯网的合伙人吴世春走了整整一天,相顾无言. 像陈华这样的连续创业者,第一次创业失利的剧本,总在不断上演.

除了技术,时尚成了新硬件创业者们的必修课

摘要: 就连Michael Kors都准备进入可穿戴设备领域了,除了技术,时尚成了新硬件创业者们的必修课. 准确的说,Tago Arc是款主打时尚元素的手镯,在佩戴时你能获得各种充满艺术气息的图案, 就连Michael Kors都准备进入可穿戴设备领域了,除了技术,时尚成了新硬件创业者们的必修课. 准确的说,Tago Arc是款主打时尚元素的手镯,在佩戴时你能获得各种充满艺术气息的图案,并支持自行设计或选用其他艺术家提供的方案. Tago Arc使用弧形电子墨水显示屏,没有按键也没有连接线,由于

唱吧CEO陈华:一个连续创业者的隐痛与焦虑

2008年初冬时节,时任酷讯网CEO的陈华顶着北风,穿行在刚落成不久的奥森公园中.树叶随风萧萧下,在他踏过之后,又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一阵冷风过,他裹紧了大衣,而这一年的冬天,似乎格外寒冷和萧索,荷叶残,芦苇衰.距离盛夏那场全国人民沉浸的红色狂欢,只过去了三个月,但想起这些却反衬得他更加孤寂--从酷讯CEO到被董事会架空,恍如昨日.在那片墨绿金黄与赭红的交相呼应中,他和时任酷讯网的合伙人吴世春走了整整一天,相顾无言.像陈华这样的连续创业者,第一次创业失利的剧本,总在不断上演.而更加相似的是故事背

上周接触了一个互联网创业者

上周接触了一个互联网创业者. 其实,我觉得他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互联网创业者. 我听他介绍自己项目介绍了20多分钟,从大数据讲到o2o,从sns讲到平台,当他充满激情的介绍完自己的项目后,我问他是不是可以简单的理解为 "在微信上卖水果"?显然,他有些愤怒了,在第一时间否定了我之后,开始再次强调,他在用互联网的思维,利用社区平台o2o...(以下省略无数互联网名词) 关键是,我听完后对这个项目的理解依旧是"在微信上卖水果",可能是我这燕雀难知鸿鹄之志吧. 突然想起了我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