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性能测试--地铁模型分析

地铁模型分析

  和绝大部分人一样,小白每天都要乘坐地铁上下班,那么就拿地铁来分析,再次深刻理解下性能。早上乘坐地铁上班,最典型的就是北京地铁1、5、10、13号线等,人多得简直没法形容!为了方便理解分析,先做如下假设。

  • 某地铁站进站只有3个刷卡机。
  • 人少的情况下,每位乘客很快就可以刷卡进站,假设进站需要1s。
  • 乘客耐心有限,如果等待超过30min,就会暴躁、唠叨,甚至选择放弃。

按照上述的假设,最初会出现如下的场景。

  • 场景一:只有1名乘客进站时,这名乘客可以在1s的时间内完成进站,且只利用了一台刷卡机,剩余2台等待着。
  • 场景二:只有2名乘客进站时,2名乘客仍都可以在1s的时间内完成进站,且利用了2台刷卡机,剩余1台等待着。
  • 场景三:只有3名乘客进站时,3名乘客还能在1s的时间内完成进站,且利用了3台刷卡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想到这里,小白越来越觉得有意思了,原来技术与生活这么息息相关,真的可以快乐学习哦。随着上班高峰的到来,乘客也越来越多,新的场景也慢慢出现了。

  • 场景四:A、B、C三名乘客进站,同时D、E、F乘客也要进站,因为A、B、C先到,所以D、E、F乘客需要排队,等A、B、C三名乘客进站完成后才行。那么,A、B、C乘客进站时间为1s,而D、E、F乘客必须等待1s,所以他们3位在进站的时间是2s。

通过上面这个场景可以发现,每秒能使3名乘客进站,第1s是A、B、C,第2s是D、E、F,但是对于乘客D、E、F来说,“响应时间”延长了。

  • 场景五:假设这次进站一次来了9名乘客,根据上面的场景,不难推断出,这9名乘客中有3名的“响应时间”为1s,有3名的“响应时间”为2s(等待1s+进站1s),还有3名的“响应时间”为3s(等待2s+进站1s)。
  • 场景六:假设这次进站一次来了10名乘客,根据上面的推算,必然存在1名乘客的“响应时间”为4s,如果随着大量的人流涌入进站,可想而知就会达到乘客的忍耐极限。
  • 场景七:如果地铁正好在火车站,例如,著名的北京西站、北京站。每名乘客都拿着大小不同的包,有的乘客拿的包太大导致卡在刷卡机那(堵塞),这样每名乘客的进站时间就会又不一样。

  小白突然想到,貌似很多地铁进站的刷卡机有加宽的和正常宽度的两种类型,那么拿大包的乘客可以通过加宽的刷卡机快速进站(增加带宽),这样就能避免场景七中的现象。

  • 场景八:进站的乘客越来越多,3台刷卡机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为了减少人流的积压,需要再多开几个刷卡机,增加进站的人流与速度(提升TPS、增大连接数)。
  • 场景九:终于到了上班高峰时间了,乘客数量上升太快,现有的进站措施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拥挤,情况越来越糟。单单增加刷卡机已经不行了,此时的乘客就相当于“请求”,乘客不是在地铁进站排队,就是在站台排队等车,已经造成严重的“堵塞”,那么增加发车频率(加快应用、数据库的处理速度)、增加车厢数量(增加内存、增大吞吐量)、增加线路(增加服务的线程)、限流、分流等多种措施便应需而生。

  分析到这里,小白可以熟练地把性能指标与场景结合运用起来了,初步学习成果还是不错的。

 

 

原文:http://book.51cto.com/art/201502/465238.htm

时间: 2024-10-28 00:04:18

( 转)性能测试--地铁模型分析的相关文章

性能测试用户模型(三):基础数据分析、场景数据

性能测试用户模型(一):概述.术语定义.基础数据.压力度量 性能测试用户模型(二):用户模型图 基础数据分析 以下图表均取自互联网,本文是在"已经获取所需数据"的前提下,讲解性能测试的一些设计思路.至于如何才能取得这些数据,将在后续的文章中说明. 系统访问量分布 由系统的日访问量分布图,可知系统的访问压力集中在哪个时间段内.系统的压力是在一天中平均分布的,还是集中在某几个更小的时间段内.根据此信息,我们对测试场景的时间进行设计,如从分布图中明显看出每天的大部分访问量集中在9:00-11

lda 文本挖掘-现在想用LDA主题模型分析文本内容,LDA主题模型怎么阅读每个topic下面的词汇

问题描述 现在想用LDA主题模型分析文本内容,LDA主题模型怎么阅读每个topic下面的词汇 现在想用LDA主题模型分析文本内容,LDA主题模型怎么阅读每个topic下面的词汇,每个主题会有一个概率值吗.

CUDA线程执行模型分析(二)大军未动粮草先行---GPU的革命

序:今天或许是比较不顺心的一天,从早上第一个电话,到下午的一些列的事情,有些许的失落.有的时候真的很想把工作和生活完全分开,但是谁又能真正的分得那么开,人非草木!很多的时候都想给人生下一些定义,添加一些注释.但是生活本来就是不需要添加注释的自解释的代码.用0来解释?还是用1来解释?0,天地之始,1,万物之源.谁又能说清楚,是先有0,还是先有1,他们本就是同体--要想成事,就应该拿得起,放得下.感叹人生的同时,人生的旅程是不会停止的--手下还有招来的那么多将士,都还等着啦! 正文:书接上回--<C

某电信公司客户RFM模型分析

       手机充值业务是一项主要电信业务形式,客户的充值行为记录正好满足RFM模型的交易数据要求.        根据美国数据库营销研究所Arthur Hughes的研究,客户数据库中有三个神奇的要素,这三个要素构成了数据分析最好的指标:最近一次消费(Recency).消费频率(Frequency).消费金额(Monetary).        RFM模型:R(Recency)表示客户最近一次购买的时间有多远,F(Frequency)表示客户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购买的次数,M  (Monetar

数据挖掘应用案例:RFM模型分析与客户细分

这里,我先给各位朋友拜年,祝大家新春快乐!        兔年就要过去了,本命年的最后一天再不更新博客有点对不住大家!正好刚帮某电信行业完成一个数据挖掘工作,其中的RFM模型还是有一定代表性,就再把数据挖掘RFM模型的建模思路细节与大家分享一下吧!手机充值业务是一项主要电信业务形式,客户的充值行为记录正好满足RFM模型的交易数据要求.        根据美国数据库营销研究所Arthur Hughes的研究,客户数据库中有三个神奇的要素,这三个要素构成了数据分析最好的指标:最近一次消费(Recen

性能测试用户模型(二):用户模型图

性能测试用户模型(一):概述.术语定义.基础数据.压力度量 用户模型 用户的行为主要分为两部分来考虑,一是针对一类特定角色的用户,二是针对整个用户群体.通过一组图形来描述用户的行为.操作路径以及系统各部分的使用率,此种方法称之为用户模型(或者系统使用模型). 用户模型表示的是系统的使用场景,更准确的说是一个特定时间段的系统使用情况.操作路径是用户模型的核心,通过用户模型,每个人都可以轻易的理解系统是如何被使用的. 基本图形: 数量或百分比 用户类型 动作类型 同步点(集合点) 选择或数据 条件

PTN+OTN联合组网模型分析 下篇

组网模型的不同可以根据对网络安全性的要求.业务的种类.业务量的多少及投资环境等条件来选择.2011年湖北移动部分重要县市将演进为模型四的组网方式.随着业务对传输网容量和安全性要求不断提高及设备成本不断降低,模型五将会在未来业务承载得以应用.两种建网模型 如下分析.模型四:498)this.w idth=498;' onmousewheel = 'javascript:return big(this)' alt="PTN+OTN联合组网五大模型分析" border="0&quo

PTN+OTN联合组网模型分析 中篇

PTN/OTN各自技术特点,基本按照汇聚.接入层大量部署PTN满足各种业务接入需求,骨干层部署OTN用来完成PTN汇聚后的大颗粒业务调度的原则,能够联合组建出 五种组网模型,其各有优劣点.不同的模型可以根据对网络安全性的要求.业务的种类.业务量的多少及投资环境等条件来选择.联合组网模型中的二.三已经得到大量应用,如湖北移动在传输网建设中广泛采用了模型二和模型三的组网方式,两种建网模型 如下分析.模型二:498)this.w idth=498;' onmousewheel = 'javascrip

PTN+OTN联合组网模型分析 上篇

PTN(分组传送网络)技术基于分组交换内核,可以很好地解决SDH遇到的困境,OTN(光传送网)技术也能很好地弥补WDM组网的缺陷.PTN和OTN联合组网,符合未来网络发展需求,其不但可以很好地承载数据业务,符合全面IP化.智能化.全光网络的发展趋势,而且满足高安全性.更大带宽.更长传输距离的网络发展要求.联合组网优势分析与模型研究OTN设备非常适合定位于核心骨干层,用于大颗粒业务调度:PTN设备适合定位于汇聚接入层,用于业务的接入和汇聚.在PTN/OTN联合组网中,汇聚层PTN设备可以充分利用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