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技术在数据中心存储中扮演什么角色?

容器是VMworld 2015大会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VMware很清楚地看到了近期容器与虚拟机混搭将会快速进入企业数据中心。IT组织仍旧需要捍卫安全性以及数据管理需求,即使是容器化的应用也不例外。VMware已经在虚拟机端交付了容器,而且相关设计已经取得成功,对虚拟化及云管理解决方案进行了扩展以支持(而且我认为最终会同化)企业集装箱化项目。

VMware全新的vSphere集成容器(VIC)使得管理及确保运行在虚拟机(称之为虚拟容器主机)中容器的安全性几乎和管理及确保传统虚拟机的安全性没什么两样。VIC作为第一流的IT管理对象出现在VMware管理工具中,继承了vSphere 提供的众多虚拟机管理功能,包括强大的安全性。这使得所有VMware顾客都能够很平滑地采用容器技术。

然而,我们认为应用容器真正的转折点将是容器超越简单的无状态计算引擎并直接处理持久性数据之时。到那时,容器必然受限于范围及规模。

容器中有什么?

简言之,容器在其进程内封装并隔离了应用代码,使得代码认为自己独享一台机器,将所有的系统服务调用转交给容器主机。由于容器实际上是进程,因此很多(可能数以千计)容器能够很轻松地共享单台物理或虚拟服务器。

应用认为他们拥有一个完整运行的操作系统(就像是在虚拟机内运行),但这些应用实际是在共享主机操作系统。应用之间的隔离性要低于在虚拟机内运行时的隔离性,但效率更高(因为每个容器并没有运行自己的操作系统)。

容器还有一些其他的优势。容器在用户空间内运行,因此破坏、阻碍或者造成内核级崩溃的可能性很小。容器能够被快速复制,通常是被缓存,而且很容易调整。容器几乎能够在任何地方构建(比如开发人员的MacBook)并在任何地方运行(比如亚马逊Web服务)。这意味着容器在最初设计时就是无状态的,不包括需要保护或保留的数据。

最初设计容器是为了构建微服务。微服务架构非常适合设计为在云中运行的应用。这些新应用是无状态的,因为它们并不保存内部数据而且能够根据运营需求动态调整。

然而,集装箱应用存储仍旧是一个棘手问题。运行在容器内的应用能够访问本地操作系统存储,但如果容器被迁移(或者克隆、复制等等)到另一台容器主机,那么将不会带走当前主机上的数据。因此,无状态容器并不适合需要可靠及持久数据服务的应用。在微会话级将数据保留在云存储比如亚马逊S3中的微服务运行的很好,但大多数应用的需求并非仅限于此。

存储问题解决之道

这意味着容器在未来的数据中心中只是一个小角色,仅限于开发人员使用或者全新的云托管微服务应用?我们认为容器的优势极具吸引力,使得企业数据中心无法忽略,而且正如你可能已经猜测的那样,容器数据管理产品正在脱颖而出。

例如,ClusterHQ公司的Flocker使得容器能够挂载唯一的Flocker数据集并能够跟随容器一起移动。Flocker对数据集进行分区并将共享的块存储挂载到所有的容器主机。采用该解决方案,容器成为“无状态的”而且能够很容易地承载几乎所有应用,即使是数据库比如MongoDB与MySQL。

Flocker 1.3支持OpenStack Cinder块存储而且来自EMC、NetApp、Hedvig以及Nexenta等厂商的自定义驱动程序很快就会出现。在VMworld大会上,VMware宣布支持Flocker,这样容器就能够使用vSphere挂载的任何存储。这还包括vSAN以及支持虚拟卷的第三方存储。上述场景非常有趣,因为他们增加了明确的存储服务,比如针对每个容器所使用存储的QoS。

在其有限的无状态构成中,容器以及虚拟机各司其职。既然容器直接支持虚拟存储,那么hypervisor厂商就需要提供高附加值功能。既然未来的数据中心可能是虚拟机/容器环境的混合体,在虚拟机中会存在大量的容器(并支持混合、以DevOps为中心的云运营),那么hypervisor厂商提供具备整体管理方案的机会非常大。

容器正在帮助我们构建一个越发流畅、敏捷但最终很复杂的环境。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好的安全工具,更动态的网络以及适应性更强的存储。一定要让我们知道IT组织如何适应并采用容器产品,以及广泛采用容器技术存在哪些挑战。

作者:Mike Matchett 翻译:张冀川

来源:51CTO

时间: 2024-11-03 00:45:14

容器技术在数据中心存储中扮演什么角色?的相关文章

畅想智能存储,2017中国计算机大会“下一代数据中心存储技术与系统”论坛举行

10月27日,2017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17) 技术论坛"下一代数据中心存储技术与系统"在福州举行.围绕论坛主题,众多学术界顶尖学者与企业界重磅嘉宾现场对新型存储器件.多核服务器.高速网络等新硬件的发展以及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存储技术和系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度研讨. 众所周知,存储基础架构与系统技术是大数据与云计算数据中心的重要基石.围绕"下一代数据中心存储技术与系统",在本届论坛主席中科院计算所副研究员蒋德钧.阿里巴巴资深专家朱家稷的组织下,多位学术

谷歌公司重新思考开发数据中心存储技术

根据相关机构的预测,数据中心的存储容量市场增长没有放缓的迹象.思科公司预计,到2019年,使用个人云存储服务的全球互联网用户(20亿)将从2014年的42%增长到2019年的55%,每个用户每月消费的云存储流量将从2014年的992兆字节增长到2019年的1.6GB字节.思科公司称之为"万物联网"的物联网数据将会从2014年的134.5ZB字节增长到2019年的507.5ZB字节. 不用说,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量,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而谷歌公司需要采用各种方法对此进行根本性转变,该公司的

三大数据中心存储技术之间的较量

存储是数据中心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任何数据中心数据最终都要放置到存储设备上,随着数据中心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存储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这对存储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和其它领域的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相比,存储领域似乎一直不温不火,鲜有人提及.甚至现在以太网技术的火热大有替代传统存储技术之势,这对于传统的存储厂商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软件定义存储SDS也是跟在了以太网的软件定义网络SDN推出之后,是这两年存储领域唯一的热点技术.其实存储领域不乏一些巨头企业,如EMC.NetApp.IBM.HP等,各个都

数据中心存储技术正在新陈交替

当存储区域网络(SAN)技术进入了IT市场,似乎有了无限的可能性.而采购和存储管理成为一个共享池的一部分.因此,IT管理者能够以更有效的方式使用这些存储资源. 当然,那些存储区域网络(SAN)目前日益退化,并成为现代数据中心问题所在.传统的共享外部存储只是没有专为当今的虚拟化基础架构进行设计.SAN管理需要IT团队提供单个LUN存储卷映射到虚拟机.这些配置都必须不断更新,以确保可用性和性能.在虚拟化服务器上使用SAN时还有一些重要硬件方面的考虑,例如避免大量的陷阱,管理存储空间等. 很多企业仍在

数据中心存储架构

存储系统是数据中心IT环境的核心基础架构,是数据中心数据访问的最终承载体.存储在云计算.虚拟化.大数据等相关技术进入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块存储.文件存储.对象存储支撑起多种数据类型的读取;集中式存储已经不再是数据中心的主流存储架构,海量数据的存储访问,需要扩展性.伸缩性极强的分布式存储架构来实现. 在新的IT发展过程中,数据中心建设已经进入云计算时代,企业IT存储环境已经不能简单的从一般性业务运营需求来构建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存储环境.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不是为了满足某一个业务系统的特殊目标,是

黑科技:Mellanox Multi-Host技术打通数据中心任督二脉

世界领先的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端到端互连方案提供商Mellanox(纳斯达克交易所代码:MLNX)今日宣布,已经有多家OEM厂商开始采用Mellanox极具创新意义的Multi-Host(多通路)技术.该技术可以帮助OEM厂商构建高可扩展的异构计算.存储平台,并能够在直连多重计算.存储组件的同时,提供超高的投资回报.OEM的测试报告显示,Mellanox的Multi-Host技术能够将数据中心的性能提升150%,同时减少30%的成本. "曙光的'M-Pro'系列刀片服务器全面采用了拥有Mulit

数据中心存储虚拟化五大注意事项

  服务器很受关注,但是成功的虚拟化部署有赖于存储.存储可以保护虚拟机的状态.保留快照和帮助用户访问共享应用程序中的数据.由于这些特性.可用性和性能因素,我们对于存储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需求.所以管理员应该了解最关键的数据中心存储虚拟化注意事项. 数据中心存储虚拟化注意事项之一 :存储性能 现在,管理员可以从多个不同的存储平台中进行选择,比如iSCSI.光纤通道.网络附加存储和以太网光纤通道.所有这些平台都可以适用于虚拟环境,但是会提供完全不同的可扩展性.性能表现.可用性和容量特性. 存储性能通

NVMe:未来数据中心存储变革的代理

易失性快速存储器协议(NVMe)定义了一种通过PCIe总线访问固态硬盘驱动器(SSD)的新方法,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会呈指数级增长,与传统协议(如SATA协议)相比,其更高的性能和较低的延迟具有一定的优势. NVMe支持的存储基础设施不仅能够得到广泛的部署,而且目前正在进入数据中心领域,通常这些数据中心仍在采用传统的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而NVMe协议已经成为下一代数据中心存储的代理人.为了理解这种演变,回顾存储技术的发展过程,并检查在由该协议转换的一些新的应用工作负载是十分

数据中心存储必备三大件是什么?

 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全球数据量逐年递增.据IDC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未来全球数据将维持50%左右的增长率,到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44ZB(十万亿亿字节),中国将达到8.6ZB,占全球的21%.在数据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容易生出一个疑问:这么多的数据,究竟都被存放在何处?今天小编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存储这一块的变化. 过去的存储三大件,我归纳一下是三个东西.首先是购买一个SAN存储做数据库等业务;文件存储和共享一般会选择NAS;备份和归档一般会选择带库.现在很多传统的数据中心,基本还是这个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