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如今被“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所代替,各式各样的旧货,因其便宜实用,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中。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用品更换周期的缩短,许多家庭出现了“过剩”的东西——旧货。
运应而生的市场
旧货市场经营方式一般十分灵活,像家电类的商品,除了买,甚至也可以租。这是“另类”民生,老百姓有很大需求。在我市各区县,旧物商品的交易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场。
其实我们现在在国内有20多个城市,旧货市场做得比较好的都是大城市,好象深圳、上海、广州,这种大城市做得比较好,原因就是这些大城市开发得比较早,在这个基础上,天津旧货市场应运而生!
但是现在国内旧货市场又面临着几个问题:
一、旧货平均价格水平下降而经营费用上升,使旧货经营面临困难。近年来,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旧货总体价格水平逐年下降,至九十年代,旧货价格平均只占市场上同类新货价格的3 0 %—4 0 %。由于旧货的规格、型号不一、包装多半缺损,给其储存、保管、运输造成困难,旧货企业的经营费用随之上升,这给旧货企业经营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经营旧货,同样的商业劳动实现的流转额小。
二、国有旧货企业整体素质不高。长期以来,老的国有旧货经营企业组织化程度低,存在着散、小、差的问题,经营方式单一,形不成">规模经济,加之离退休人员多,人才流失严重,企业发展困难重重。目前,这些老的旧货企业仍然缺乏活力。新兴的旧货企业虽然能在较高的起点上迅速达到一定规模,但它们多半缺乏经营旧货的专业人员,更谈不到管理方面的经验。从整体上看,国有旧货企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以及人员素质都亟待提高。
三、陈旧观念亦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我国旧货市场的发展。这种束缚的直接后果是消费者的商品交易意识淡薄,旧货出路不畅。
西欧国家的旧货市场发展
西欧国家的旧货市场比较发达,除了跳蚤市场和一些个体旧货商店具有悠久的历史外,从八九十年代起还发展起来了许多其他类型的旧货市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旧货来源不断扩大,加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使旧货市场的规模不断发展,领域进一步拓宽,方式更趋灵活多样。过去那种典型意义上的旧货市场概念,即为了糊口或缺钱而去卖旧货,已经不能完全包容。经营旧货和消费旧货开始在原有的基础上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西欧各国旧货市场不仅数量多,分布广,组织形式灵活,交易活跃,而且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经营网络。旧货流通领域中,既有各种各样的旧货商店、旧货经营公司,也有大量的流动经营者。旧货的处理有多种渠道可供选择:居民个人处理旧货,对于价值小的物品,可以到旧货集市摆地摊,在报纸上登广告或找专门的旧货公司上门收购;对于价值大、短期内不易出售的旧货可以找专营旧货的企业寄售;处理旧货而不图回报的人可以打电话请教会或社会主利机构派人把旧货取走。企业处理旧的机械设备,可以由专营旧货的公司买断或寄售,通过信息咨询公司以及登广告联系买主,也可以参加二手设备展览会,或找设备制造商、专业行业协会、工商会甚至政府机构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