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春太
山东社科院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导报特约评论员
山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也是对外贸易大省。但自2012年以来,外贸发展,特别是出口贸易发展遭遇内忧外患,贸易额增长乏力。
据山东省商务厅统计,2012年7月山东省出口额仅为109.22亿美元,同比下降5.8个百分点。对外出口出现绝对值的负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较为少见的情况。
其后,外贸贸易额增长比率一直偏低。2012年全年山东省进出口总额较2011年增长4.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1个百分点,出口增长率不及全国的三分之一。2013年进出口总额的增长比率虽有所上升,但仍然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8个百分点。
上述情况表明,山东省对外贸易低速增长正在成为外贸发展的基本特征,这与山东省作为经济大省和对外开放大省的地位极为不称。导致山东省外贸增长乏力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9374.html">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减少。山东主要贸易伙伴订单放缓的趋势明显。二是企业生产成本高企,导致山东省部分大宗出口商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特别是土地等自然资源和劳动成本持续上升,对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出口企业影响巨大。
三是国际生产模式出现重大调整,适应新型产业分工的竞争优势尚未建立。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诸多跨国公司不再坚持长期推崇的一体化发展战略,转而加快剥离非主营业务,收缩经营范围,通过发展生产环节的外包实现生产模式调整。受此影响,不以市场消费者为主要供应对象而为大型公司提供生产模块的垂直贸易正在兴起。
目前,山东省出口以整品出口为主,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缺少积极的呼应。部分原属于山东省企业的订单就随着跨国公司生产体系的调整和垂直贸易的发展而被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如何培育新形势下对外贸易发展的新优势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此,山东省外贸发展要适应国际生产网络化的新趋势,着力研究自身主导或者具有重要影响的制造业国际生产网络的实现路径,加强山东省企业进入国际生产网络的能力,力争在垂直贸易发展中获取更大的份额和更加有利的位置。
此外,应将贸易利益的获得而不是贸易量的规模作为检验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依据,在现行对进出口贸易额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开展对国际贸易纯收益的统计和核算,实现从推动对外贸易量的增长向提高贸易利益转变。
还要注重新兴市场的开拓。可以抓住目前非洲自身经济不断发展带来的新需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对非出口的产品结构。同时,2011年12月,俄罗斯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山东可以抓住这个机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国际经贸论坛、国际商品交易会、建立经常性的经贸平台,丰富鲁俄合作渠道。
对于山东省来说,还有另外三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值得把握。一是去年11月东盟倡议的REC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宣布正式启动,二是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正式启动,三是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带来的发展新契机,山东省应借此深度开发周边市场。
具体来讲,要培育山东外贸发展的新优势,需要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和出口基地,构建外资、外贸、外经互动发展机制,推动形成“从商品输出、劳务输出、技术输出再到资本输出,以外经带外贸,外经外贸携手并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建立内外贸互动发展机制,切实改变目前内外贸相互分割甚至相互替代的局面。
还需要提高商品国际竞争优势,这主要包括技术、品牌、营销、标准带动等方面。一方面,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作修订,鼓励企业认真研究国外先进标准,进行合理的引进、消化、吸收、改进和创新,主动规避国外标准制式产权,强化生产的标准化。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作用,尽快建立起内外互动、官方网络和企业网络紧密结合的海外营销网络,减少山东出口贸易的中间环节,提高出口商品的流通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