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课堂笔记(2)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之I/O技术和时钟

I/O技术

1、程序控制I/O技术

有处理器提供相关的IO指令来实现的。主要缺陷是,处理器必须关注IO处理单元的状态,因而它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轮询以获得这个信息,这严重降低了系统性能。

2、中断驱动I/O技术

当IO处理单元准备好与设备交互的时候,通过物理信号通知处理器,即中断处理器。

3、DMA技术(直接存储器访问技术)

DMA通过系统总线中的一个独立的控制单元———DMA控制器,自动的控制成块的数据在内存和IO单元之间的传送。当处理器需要读写一整块数据的时候,它给DMA控制单元发送一条命令就可以处理其他事情了,DMA控制器将自动的管理数据的传送,当这个过程完成之后,它会给处理器发送一个中断,这样处理器只在开始传送和传送结束时关注一下就可以了,这再一次提高了处理器IO的效能。

4、通道

通道时独立于中央处理器的、专门负责数据IO传输工作的处理单元,它对外设实现统一管理,代替CPU对IO操作进行控制,使CPU和外设可以并行工作。(一般用于大型机系统和那些对IO处理能力要求较严格的系统中,微机中一般没有通道)

时钟的必要性

1)在多道程序运行的环境中它可以为系统发现一个陷入死循环的作业,从而防止机时的浪费。

2)在分时系统中用间隔时间来实现作业间按时间片轮转。

3)在实时系统中按要求的时间间隔输出正确的时间信号给一个实时的控制设备。

4)定唤醒那些需要延迟执行的各个外部事件。

5)记录用户使用各种设备的时间和外部事件发生的时间。

6)记录用户和系统所需要的绝对时间。

绝对时钟: 记录当时的时间,一般来说绝对时间准确,当计算机停机时,绝对时间值仍然自动修改。

间隔时钟:又称为相对时钟,也是通过时钟寄存器来实现的,同样由操作人员设置好时间间隔的初值,以后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时钟的值减1。

时间: 2024-09-17 09:44:57

操作系统课堂笔记(2)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之I/O技术和时钟的相关文章

操作系统课堂笔记(2)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之存储系统

支持OS运行硬件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业必须把它的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内存中才能运行 操作系统本身也要存放在内存中并运行 多道程系统中,若干个程序和相关的数据要放入内存 →→操作系统要管理.保护程序和数据,使它们不至于受到破坏 1.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存储系统设计三个问题:          容量.速度和成本 存储访问局部性原理 提高存储系统性能的关键:     程序存储访问局部性原理 程序执行时,有很多循环和子程序调用,一旦进入这样的程序段,就会重复存取相同的指令集合 对数据存取也有局部性,在较短

操作系统课堂笔记(2)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之中央处理器

专门设计了一系列基本机制: - 具有特权级别的处理器状态,能在不同特权级运行的各种特权指令 - 硬件机制使得OS可以和普通程序隔离, 实现保护和控制 1.CPU的构成与基本工作方式 处理器由运算器.控制器.一系列的寄存器以及高速缓存构成 运算器实现指令中的算术和逻辑运算,是计算机计算的核心 控制器负责控制程序运行的流程,包括取指令.维护CPU状态.CPU与内存的交互等等 处理器中的寄存器 寄存器提供了一定的存储能力,速度比主存快得多,造价高,容量一般都很小 两类寄存器: 用户可见寄存器,高级语言

操作系统课堂笔记(2)操作系统的硬件环境之缓冲技术、中断技术

缓冲区是硬件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专门用来暂存这些数据的一个存储区域.    缓冲技术一般在三种情况下采用:1.处理器与内存之间,2.处理器与其他外部设备之间,3.设备与设备之间. 多Cache技术:Cache是离CPU最近的高速缓存,能使CPU更快速的访问经常使用的数据.是运行过程中,CPU首先到一级Cache中找数据(也可能是一段指令序列).如果没有找到,那么CPU就接着到二级CPU中找,然后是三级Cache(如果有的话),如果还是找不到,CPU就只好到运行速度较慢的系统内存中去找了. 中断

操作系统课堂笔记(1)概述

1 . 计算机系统的概观 (1)手动.机械和电动计算机 中国:算筹.算珠. 1617年 苏格兰:计算尺. 1624年 海德堡大学:第一台具有四则运算功能的计算器. 1673年 莱布尼茨 建造了一台具有四则运算功能的机械计算机器. 1884年 美国工程师 赫尔曼·霍勒雷斯 制造了第一台电动计算机. ... (2)数字电子计算机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以后) (3)电子计算机分类: 模拟计算机: 优点:

操作系统课堂笔记(7)设备管理

1.设备管理的任务和功能 设备管理的任务 (1)按用户需求提出的要求接入外部设备,系统按一定算法分配和管理控制,而用户不必关心设备的实际地址和控制指令: (2)尽量提高输入输出设备的利用率,例如发挥主机与外设以及外设与外设之间的真正并行工作能力. 设备管理的功能 (1)分配设备 (2)控制和实现真正的输入输出操作 (3)对输入输出缓冲区进行管理 (4)在一些较大系统中实现虚拟设备技术 2.外部设备分类 (1)按系统和用户分:系统设备.用户设备 (2)按输入输出传送方式分(UNIX或Linux操作

操作系统课堂笔记(4)进程管理之多道程序设计和进程

4.1多道程序设计 4.1.1程序的顺序执行: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独占CPU直到得到最终结果的过程 程序的顺序执行的特点: 1) 顺序性:严格按顺序执行,一一对应 2) 封闭性:结果只能取决于程序本身 3)程序执行结果的确定性:与时间无关 4) 可再观性:不同时间执行,输入相同则结果相同 4.1.2多道程序设计中程序执行环境的变化 1.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引入 并发:单CPU,按给定的时间片交替的在处理机上运行:多CPU:并发程序在各自处理机上运行. 根本目的: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衡量系统效率的

操作系统课堂笔记(5)存储管理

1.存储管理使用的基本概念 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 在具有地址变换机构的计算机中,允许程序中编排的地址和信息实际存放在内存中的地址有所不同.前者叫逻辑(相对)地址,后者叫物理(绝对)地址. 重定位: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虚拟存储管理 虚存是由操作系统调度,采用内外存的交换技术,各道程序在必需使用时调入内存,不用的调出内存,这样好象内存容量不受限制. 虚存的特点: (1)虚存容量不是无限的,极端情况受内存和外存可利用的总容量限制: (2)虚存容量还受计算机总线地址结构限制: (3)速度和容量的"

操作系统课堂笔记(3)用户接口和作业管理

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 1.作业级接口 用于作业控制.用户通过键盘输入或在作业中发出一系列命令,告诉操作系统执行哪些操作.1)联机作业控制方式的接口  2)脱机作业控制方式的接口 2.程序级接口 系统为用户在程序一级提供相关服务而设置的. 典型的作业控制过程: 1)编译  2)连接装配  3)运行 批处理系统的作业管理    作业控制块:批处理作业存在标志,其中保存有系统对于作业进行管理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它们被保存于磁盘区域中. 作业表:每个作业有一个作业控制块,所有的作业JCB构成一个表. 批处

操作系统课堂笔记(3)SPOOLing系统工作原理与系统调用

SPOOLing系统工作原理 含义: 同时的外围设备联机操作(假脱机技术) 包括: –输入程序模块(预输入进程) –作业调度程序(作业调度进程) –作业控制程序(作业控制进程) –输出程序模块(缓输出进程) •作业执行前用慢速设备将作业预先输入到后援存储器(如磁盘.磁鼓,称为输入井)中,称为预输入 •作业运行中,当要使用数据时,直接从输入井中取出 •作业运行中,需要输出数据时,不必直接启动外部设备输出数据,只需将这些数据写入输出井中 •作业全部运行完毕,再从外部设备输出全部数据和信息,称为缓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