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网络上,我们已经没有了什么

  Anil Dash 是一位企业家,作家以及极客,如今,已经俨然成为了 Activate 战略咨询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以及社交分析工具 ThinkUp 的 CEO。同时还是 StackExchange 的董事会成员。以下是他的看法

  如果别人会链接到你的网站,那他将会给你带来流量。人们在 Flickr 上为自己的照片设置 CC 等授权协议,让艺术家、企业和个人在再次利用素材的时候可以提供方便。Technnorati 可以实时搜索大部分社交网络,通过标签,可以找到哪些网站链接了自己的内容,并且讨论话题不需要过多的考虑对方在哪个平台之上。

  本世纪初的内容创作和分享服务,用户会期望能够下载全部数据,或是将数据导出到其它构成竞争的服务中去,没有任何条件。以前,服务商仅仅为了方便用户转换数据,令数据变得更有互用性,尽管这样做会降低竞争者的门槛。在社交网络发展的早期,一部分人用自己的网站来作为个人识别的标记,而不是成为大公司服务的附庸。

  五年前,如果打算在自己的应用和网站上利用其它网站的内容,不必签署什么合同或协议,只需要一个简单、详细的文档格式。而用户体验也不会因为不同公司之间的“政治战争”而变差。

  Dash 觉得,现在的互联网世界,丢掉互联网所秉持的优秀素质。如今的社交网络,带来了上百万用户,但仅仅让一小部份人变得富有。如今的情况一部分是由于 Google 带来的,在 AdWords 和 AdSense 出现之前,链接是表达意见的看法和手段,但之后就变成了影响盈利的手段。

  没错,如今网络服务变得更加封闭。国外,Twitter 从前是第三方开发者的乐园,但自 8 月份公布 API 新政以来,随处可见的“限制”让人丧气,不光限制 API 请求频率,还限制第三方客户端最大使用人数等等,最近还与 Instagram 交恶,后者不再在 Twitter 上发布图片。

  有趣的是,2010 年 Twitter 打算与 Facebook合作,但遭到了对方的拒绝,当时 Evan Williams 指责 Facebook “封闭”。想不到过了两年,“封闭”的指责也落到 Twitter 的头上。

  Google 尽管一直鼓吹“开放、自由”的互联网,但 Google+ 的推出则令旗下的开放服务变得封闭,Google Reader 取消了原本的“好友关注”、“好友分享”功能, 令 Google Reader 成为 Google+ 的附庸。

  BuzzFeed 的 Rob Fishman 曾撰文一篇,讲述 Google Reader 作为社交网络的发展,曾经的人们通过 Google Reader 收获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线上讨论,线下聚会。一如我过去所做的一样。

  我在 Google 上输入“Google Reader 发现好友”三个关键字,发现了这篇教导别人如何在 Google Reader 发现好友的文章,忍不住心生感慨,现在的 Google Reader——它逐渐沦落成为单纯的,无法共享感动的阅读工具。

  很多书籍喜欢用“商战”来形容商业竞争。“你死我活”成为商业竞争的常态。这样的意识形态决定了商业公司的决策,将更多考虑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谓封闭,是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计较。迎合大部分人的利益,商业公司所做的决定也显得符合商业逻辑,十分正确。然而,我更愿意看到一个参差多态,体现多元价值的世界。

时间: 2024-09-25 08:47:49

在社交网络上,我们已经没有了什么的相关文章

其社交网络内容管理平台,可以在社交网络上有效的开展在线营销活动,并且进行在线品牌管理

据科技博客TechCrunch报道,两年前成立于旧金山的新创公司Thismoment,致力于为企业级客户提供社交网络内容管理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客户可以在社交网络上有效的开展在线营销活动,并且进行在线品牌管理. 为了不断的扩大业务规模,Thismoment公司一直尝试进行融资.近日,Thismoment公司官方宣布,它们已经在C轮融资中成功获得2200万美元的投资.本轮融资由创投公司Trident Capital牵头,另外 Thismoment公司之前的投资也参与了本轮融资,包括:投资公司Sier

盘点社交网络上的36种用户

随着现在的科技发展之快,一个明星的新闻就会出现多种评论,而且评论内容各不相同,我们都知道Facebook是当下最热的社交软件之一,在Facebook上的活跃的用户也不在少数,他们俨然已经将发状态成为了一种习惯.有一家叫Soap Creative的独立数字创意公司把混迹在Facebook上三教九流的人分成36类,这36类或许不是很全,但却能绝大多数的解释了"Facebooker"们的内心世界.对此我举例几个 只争朝夕类:这类人群没有别的,快就是唯一宗旨,你前一秒发了一张照片,后一秒他们会

20%的美国人曾在同一个社交网络上玩一个游戏

社交游戏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其渗透力惊人,社会影响不可低估.对此,各人可能裹贬不一,其实游戏本是人的天性,只要不影响工作生活,借此减轻压力舒缓身心,也算获得一种价值. oBizMedia 制作的这幅信息图通过各种数据,展示了社交游戏对网络生活,甚至是现实生活的巨大影响. •    20 % 的美国人曾在一个社交网络上玩过一个游戏,这些人中,35% 的人没有玩过任何视频游戏. •   在 Facebook上,排名前十位的社交游戏是:CityVille,FarmVille,Texas HoldEm

Facebook和你的隐私:谁能看见你在社交网络上分享的内容

Facebook和你的隐私:谁能看 见你在社交网络上分享的内容 Facebook集中在隐私控制上的行为就像"一个魔术师,用右手挥舞着明亮的彩色手帕,所以左手就像隐形了一样.从消费者的观点来说,Facebook致命的设计错误不是"约翰"能看见"比利"的数据,而是Facebook对于接入用户数据的端口不加控制,无视所谓的隐私设置".即使那些调整了设置的用户,还是会惊讶他们的数据依然能被别人看到. 哥伦比亚大学法学教授伊本·莫格伦 <消费者报告&

社交网络上的“超级分享者”

这些活跃用户分享视频的次数超过每周一次,是社交网络上的"超级分享者".有报道称,微博约5%的用户贡献了几乎所有的原创内容.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不止微博,视频同样是少数人决定多数人的口味.在线营销平台Unruly追踪的数据显示,大约17.9%的用户贡献了社交网络上82.4%的视频.这些活跃用户分享视频的次数超过每周一次,是社交网络上的"超级分享者".不同国家用户的视频分享习惯同样差别巨大.韩国用户的视频分享速度最快,大约20%的视频在上线24小时内就被传播到社交网络上-

人类的情绪在社交网络上具有传染性

摘要: Facebook的数据科学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布的一篇论文表明,人类的情绪在社交网络上具有传染性,但由于论文涉及的试验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篡改了其动态消息(News Fe Facebook的数据科学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布的一篇论文表明,人类的情绪在社交网络上具有传染性,但由于论文涉及的试验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篡改了其动态消息(News Feed),这也引发了不少的争议. 这项试验由Facebook的数据科学家Adam Kramer领衔,其目标是研究社交网

勾搭在社交网络上的进化

晚上觉得无聊,我就打开陌陌,再点开留言板,等待了几秒后,就刷新完毕,然后就找到有话可聊的妹纸留言,勾搭成功,就从评论框顺利转移到对话框,最后继续勾搭.整个过程没有退出陌陌,基于网络和流量原因,因此就关闭了后台运行,但是就算没关,也害怕着接受后不能顺利转到前台提醒.因此,看着"送达",在隔了不同的时间段以后终于变成"已读",期间心情非常躁动,完全不能移开心思去做其他事情,后来在一气之下,于是就问了妹子微信号,最后顺利加到微信,所以,在这条"链"上,

小众社交网络上阅读或分享用户更加活跃

其实Facebook并不能话嗦是用户情有独钟的内容分享和消费网站. 美国用户现在拥有了很多的社交网络可供他们选择.虽然Facebook在用户数量上依然是王者.但是其他网站在内容分享上面反而得到胜利,而有些网站则是在内容阅读方面更Facebook胜一筹. 现在有将近7/10的美国Linkedin用户表示他们使用这个网站还是以关注为主,但是他们自己却很少发表内容,而有10%的人使用来分享照片或者状态更新,而根据Harris Interactive为Mylife在2012年的7月所做调研,这个比例其实

社交网络上说句话,也要变成广告了

为了让公司从挣钱不够多的困境中走出来,Twitter 的员工已经尝试了很多很多办法:将品牌广告夹在你的信息流里.在内容中允许直接下载应用.让你更快买到心仪商品的"购买"按钮,甚至连 140 个英文字母的限制都在逐步放开. 现在,他们已经盯上了你每天随手写的那些东西了--只要你夸过某个品牌,或是某件商品,品牌商就会比以前更快地找上门来. 根据科技网站 Digiday 的报道,Twitter 正在开发一个新的广告系统,让客户可以从平台上产生的数亿条推文中,迅速挑选出与自家品牌相关的那些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