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验表明,一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必须推进农业机械化。
这是由三方面决定的,一是当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由于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镇和非农产业,使得农村人口持续减少,农业领域的劳动力绝对数量不断下降,此时农业发展越来越需要增加现代物质技术投入,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二是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工业具备了相当的生产规模和产能,这些产能也要求寻找有效的消费市场。就是说,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由工业化带来的成果出现了巨大外溢效应,这种外溢效应必然会以多种形式向农业领域覆盖。由此,就形成了以化肥、农膜、农药、农机、农具等">工业产品装备农业的现代化过程。三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人口的不断扩张,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规模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供给越来越便捷。这就要求农业从生产、加工、储藏到销售,必须实行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产业化。显然,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产业化过程中,农业机械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用现代物质技术装备农业的过程,几乎每个环节都渗透着机械化,没有机械化的农业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加速发展,产业结构快速转变,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一是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大量、快速向城镇转移,使得以往主要依靠增加劳动投入的农业发展方式面临挑战,仅仅依靠“老弱病残”搞农业越来越困难。从1991年到2008年,农业领域的劳动就业数量已经由39098万人减少到30654万人,今后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业劳动力还将继续减少。面对这种趋势,必须寻求新的投入方式,增加资本投入,提高农业的现代物质装备水平,其中机械化就是重要内容之一。
二是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资源高度稀缺,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还将加剧这一矛盾。面对如此国情,我国农业既要保障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供给安全,又要不断增加务农者的收入。因此,在现阶段,我国必须发展既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又能提高土地生产率的机械设备。就国情来讲,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偏小,农民收入偏低,单纯依靠农民自身实现农业机械化是不现实的,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通过“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途径来完成。
目前,从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家实力衡量,我国已经具备了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条件和能力,从经济结构看,我国非农产业产值比重已接近90%,城镇化水平达到45.7%,表明我国从工业化和城镇化两方面具备了支持农业实现机械化的经济基础。从国家财力看,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财政收入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全国财政收入从2000年1339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61330亿元,2009年又进一步增加到68477亿元,说明国家公共财政具备了支持农业提高物质技术装备的能力。另外,从金融角度看,目前我国社会资金充裕,人民币储蓄存款已超过59.77万亿元,也表明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金融资本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因此,今后国家要制定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完善支持政策,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加强农机鉴定、推广、监理、维修、培训、信息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农民走有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
(马晓河 作者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