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把出版当做报纸做

2002年,《经济学人》在1979年做出的那个预言终于在23年后便成了现实,中国开始成为“世界制造工场”。    当年,吴晓波三十四岁,6年后他在《激荡三十年》中以颇为文学的笔触如是回顾悲喜交加的2002年。10多年新华社的经济记者生涯,让吴晓波有机会深入接触企业,他观察过上千家企业,职业周期赫然与改革历史同步。彼时,他还仅以《大败局》的作者为人所熟知,尽管完成了财务自由,但对于下一步何去何从,他仍旧有些迷茫,同时也无比渴望能够做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随着本土公司崛起,吴晓波及其同辈们感到从输入到输出的话语权转折时代好像近在咫尺,原创财经前景大有可为。当时市面上财经书籍大约八成以引进为主,民营出版的低门槛更让他们看到现实机会,在贝塔斯曼的倡议之下,吴晓波与几位财经媒体负责人在2002年秋天发起了“蓝狮子财经丛书”品牌。6年过去了,出版行业冷暖几场,但蓝狮子业已成为本土原创财经图书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每年财经畅销书单上都不乏蓝狮子的身影,从《道路与梦想》到《阿里巴巴: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从《大败局2》到《激荡三十年》,从《出轨》到《春天的故事》。    从媒体来 到媒体去    《东方早报》浙江分社副总编吴晓波和他的合伙人都算资深媒体人士,这看似偶然的搭配也决定着蓝狮子的操作风格。从媒体到出版,这个看似不同的行业如何衔接?“在我看来,这两个行业没什么太大不同,我就是把出版当做报纸做。”斯文的吴晓波谈起出版底气十足。    最早,吴晓波成立蓝狮子只是希望为同仁出书方便,搭建一个连接出版社与作者的平台,定位即是“一个以团队开始的开放式出版平台”。当时的主要合作方是浙江人民出版社,吴晓波、胡宏伟合著的《非常营销》卖了个“开门红”。随着签约作者的不断加入,蓝狮子网罗了不少中国声名鹊起的财经记者,李光斗、许知远、陆新之、胡宏伟等众多财经人士赫然在列。国外的商业书籍创作者有三类人,学者,咨询公司,记者,不过畅销书作者一般都有或多或少的媒体背景,即使德努克当年也办过杂志。不过,国内商学院的教授大部分脱离实际,忙着赚钱,咨询公司又太过功利。比较之下,记者占有资源,触觉丰富,尽管有时候显得体系不足,但还算是比较合适的创作主力,而蓝狮子在和他们的沟通上也比较有优势。    蓝狮子的媒体人脉不仅可以网罗作者,更大的一块还体现在营销传播。伴随签约作者的不断壮大,蓝狮子也从松散单一的组稿转向独立选题策划、营销推广等方面,蓝狮子财经创意中心在2004年成立,这标志着蓝狮子转向以专业的图书工作室的形式进行操作,同时引入以财经出版为强项的中信出版社为合作机构。“在媒体关系方面,国内没有任何出版机构可以跟我们来比。”吴晓波坦言。    研究中国企业史多年的吴晓波,深感产权缺失的弊端,而出版行业则恰恰可以给吴晓波更多独立空间,“除了书号,我没感到民营在出版业受到什么特别限制。”他认为民营图书工作室往往可以更灵活地选择合作出版机构,利用自身特点来规避损失。出版行业整个情况不容乐观,吴晓波投入其中也付了学费。刚开始时,从局外判断,出版利润不低,进入之后才发现这个行业水不浅。做书滚打多年,吴晓波对出版也有自家心得,“出版这个行业为什么不好做?首先是资金周期太长,从印刷厂到出版社再到新华书店,再到书卖掉收回款项,中间有无数环节与时间;其次是书店卖不掉退货,这就很麻烦,但是我们的书很少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通过与出版社合作,利润分成,实际上也把大部分风险转移出去了。”    专业化生存:从原创财经到企业史    四月的杭州西湖湖畔多了几分热闹,一群年轻人针对财经出版大势热切地交流,追寻着比他们更年轻的财经写作梦想。这是蓝狮子针对签约作者的“中国企业史高级研修班”,如今已经举办了三届,“我们希望与作者共同成长,我们也从来不欺瞒作者印数。”吴晓波欣慰地表示,蓝狮子作者不会如畅销书作家那样漫天要价,也很少随意转会。    根据中信出版社社长王斌的数据,2007年财经图书占到市场25%~26%,“投资理财类占了20%以上,管理理念方面大概是10%左右,还有企业实务和企业家传记这一块,还有更多的就是考试这一类。”吴晓波则把目光聚焦在方兴未艾的企业史上,随着他笔下寂寞千年的男主角——企业家粉墨登场,企业史逐渐得到市场认可,甚至他表现改革历程的作品《激荡三十年》也成为草莽英雄传。    蓝狮子最早定位是原创财经,在探索中,吴晓波将方向进一步细化为公司史和企业家传记,基本不涉及励志、管理、理财类的书籍。这与他个人志趣直接相关,他目前正在梳理百年中国企业史,并力图形成商学史。    中国值得列传的企业毕竟不如国外那么多,那么蓝狮子如何平衡选题来源呢。“我希望我们的作者可以做这个企业在国内最权威的发言人,一个企业可以多角度来写,作者必须对一个标杆企业持续关注,反复创作挖掘,图书理论上可以反复消费。目前蓝狮没有为选题数量困扰过。” 吴晓波不改报人性情,一方面甄选优质企业,一方面坚持公司史写作的底线与要求,他甚至总结了公司史创作的“蓝狮子准则”: 尽量走进公司的档案室;距离公司一步之遥;不要被眼前的新闻事件所迷惑;没有公共研究价值的公司隐私不应该被暴露;一部优秀的公司史必须有自己的坐标系;至少经受五年的时间考验。根据这个准则,吴晓波希望今年能推出百家标杆企业工程。    还在培育市场    “从2002年我们就喊财经图书的春天到了,但直到现在,我们还在培育市场。”吴晓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财经书籍中5万本算畅销书,蓝狮子的书平均可达到2万本,最好可以超过10万本,但是比起全国的财经市场,这仍旧是一个小众市场,蓝狮子卖得最好的往往还是关于名企与名企业家的书籍。    与出版不景气的大气候相对应,蓝狮子早些年的经营也仅仅是勉强维持,直到两年后才开始盈利,吴晓波表示,现阶段并不以盈利为第一目的。他表示更在意记录的使命感,“出书没什么利润,《激荡三十年》卖得那么好,我写了好几年,也不过就60万元。”从三十岁时,吴晓波开始思考如何财务自由,他坚信作为知识分子,独立的基石在于必须有一份不以此为生的职业。依靠自己的专业触觉,他10年前就开始投资房地产,甚至与朋友长租了千岛湖的一个小岛。    财务自由给与吴晓波更多的发挥空间,他尝试了不少突破,有的看起来甚至很边缘。3年前蓝狮子就支付了一笔版税给《他乡之税》的作者用以调研,写一个北方乡镇30年以来的财政经济史,以财税体制变迁和基层人们的应对行为来体现社会演变;有的则不那么成功,他曾经大力出版发行系列财经人物漫画,“现在是读图时代,财经事件往往容易显得枯燥,财经类读物做成漫画形式,应该会受到年轻人欢迎。”想法很美,但是结果却不如人意,直到现在吴晓波还是有些委屈,觉得思路没错,而是市场不成熟。    吴晓波的小岛位于千岛湖的东南角,名唤雨舒岛。岛上种着3000棵杨梅树,当地农民因为成长周期过久而不愿种植,而吴晓波喜其无需照料。8年过去了,岛上的杨梅到了收获季节,约有10万斤;那么,蓝狮子已经等了6年,还要等多久才能迎来丰收的季节呢?

时间: 2024-09-20 08:53:42

吴晓波:把出版当做报纸做的相关文章

吴晓波:BAT必须被监控,马云乱来我照样批评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在一个巨变的时代和急剧塌陷的行业里,知识分子如何保持持久的影响力和尊严? 文/萧三匝 吴晓波对我说,他马上要写他那帮总编同学.几天后,我们都看到了这篇文章--<我的总编同学们>. 文章抖落出许多不为人知的事儿:如今"澎湃如昨"的邱兵当年以邋遢出名,主掌<东方早报>后,有一次还穿着带洞牛仔裤.斜挎着包包"蹦蹦跳跳地出来"面晤前去取经的省级党报代表团;秦朔是学霸,年年成绩第一,读书读到了黑格尔的&l

AI圈如何评价吴晓波的跨年演讲?

当一个舆论领袖讲一样东西的时候,即使只是正确的废话,也有人为之欢欣鼓舞.----题记. 在2017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昨天,雷锋网亲眼目睹了吴晓波老师做完预见2017的全新跨年演讲后,朋友圈里的AI同仁开始欢欣鼓舞地转发吴晓波老师的预见,并特别兴奋地表示除了吴晓波老师,还有某某老师也讲到了.在点评吴晓波老师的AI部分讲得怎么样之前,雷锋网先把吴晓波老师<预见2017>里关于人工智能的部分贴出来: 4. 人工智能穿透产业 我们认为2017年人工智能会有发展. 2016年年初的时候我们看到一则新闻,

吴晓波爆料:马云马化腾的先天缺陷

中企这篇对吴晓波的访谈非常有意思,吴晓波谈到了马云.马化腾与再上一代的企业家柳传志.王石等人之间的区别,仅仅从字面上来读的话,吴晓波的话说的还是很犀利的,比如: "如果跟老柳.王石他们相比,无论是马云也好,马化腾也好,他们的公共性都差很多--马云是不怎么读书的人,马化腾在社科领域的积累也是很低的.--这一代人的整个人文素养和前一代人相比有一定落差.其实很简单,你只要现在找一台摄像机跑到老柳的办公室看他的书架,再跑到马云的办公室看他的书架就看得出来--马云没有书架." 当然全文还谈到了不

吴敬琏传作者吴晓波被指剽窃遭索赔50万

<吴敬琏传>的知名作者吴晓波因被指剽窃另一本吴敬琏传记,日前被作者柳红起诉至东城法院,要求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共计50万元.柳红一方认为,吴晓波采用"改头换面"等方法剽窃,而在吴晓波一方看来,柳红提交的证据为拼接<吴敬琏传>中的词句,看上去似乎相似,但却是吴晓波独立创作. <吴敬琏传>被指剽窃 作者及出版社遭索赔 当天,原告柳红和两位代理人一同出庭,而吴晓波则指定两位代理人应诉(如图).同时被列为被告的还有中信出版社和王府井新华书店,但庭审的矛盾

吴晓波:倒立的马云

"有一个很经典的商业案例,我们马上就可以提供给你了." 三年前的"西湖论剑"上,马云陪着克林顿在凯悦大酒店里忙乎得风风火火,他抽空对我说了这句话.我已经习惯了这位精灵般的企业家用夸张而神秘的方式来展示他的"战绩".不过,我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事情. 一年前,我陪同刚刚由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转任花旗银行全球副主席的章晟曼先生去拜访马云,在离开的时候,他突然重提旧事,"那个很经典的商业案例你们还有兴趣写吗?"当然有兴趣,因为的确很经典.

学者对经济走势分歧加大连平吴晓波各持己见

宏观经济走势早已成各大论坛的必选主题.不过,学者们对于这一"永恒"议题的分歧却似乎越来越大. 昨日,在由阿里巴巴集团及东方早报主办的"APEC中小企业峰会长三角分论坛2009"上,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和著名财经学者吴晓波分别就上述主题发表演讲,但结论截然不同. 连平认为,得益于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双重刺激,中国经济已"大病初愈":可在一直研究企业样本的吴晓波看来,中国经济即将迎来的不是恶性通货膨胀就是滞胀. 台下满座的听众,满脸困惑.而此时,吴晓

吴晓波:中国企业家要崛起商业环境变化很关键

"中国企业家要崛起, 整个商业环境的变化非常关键" --访<激荡三十年>作者吴晓波 <商务周刊>:从新华商的成长史来看,由牟其中到唐氏兄弟再到最近的黄光裕等,不少名噪一时的企业家均如流星一现.这一过程中伴随的有几次国退民进和国进民退浪潮,您如何解读这样的现象? 吴晓波:1993年的国企改革,从放权式的体制转换阶段进入了"重点扶持.其余放活"的结构调整阶段,同时深刻影响了中国公司的成长路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一种新的"国退民进

吴晓波:华尔街的鞭子挡不住互联网海外掘金

手续更简单,募资更多,吸引中国互联网企业纷纷赶赴海外资本市场图据CFP 名家语录 ●"互联网企业会选择 纳斯达克上市是天然的上佳选择." ●"华尔街的鞭子太狠,但企业没什么可抱怨的." ●"人人网等社交类网站会成为下一波海外上市潮的热点." ●"目前海外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很多都是靠概念营销,股价受消息面影响大." 从优酷网到奇虎360,从麦考林到当当网,中国互联网企业在2010年末到2011年初,掀起了新一波海外上市热潮. 高

吴晓波:与金钱平视对坐

文 / 吴晓波 金钱是万能的 也许在即将离开这个忙碌.喧嚣的尘世时,你会问自己:一生中,什么给你带来过最大的快乐?英国最大的期货公司终身总裁马丁·摩尔斯回答:"是我18岁那年赚到第一个英镑时." 你,肯定不会这样回答.因为你并不觉得自己热爱金钱,更害怕在临终之时还留下一个葛朗台式的"恶名". 然而,你不能不热爱金钱. "金钱是万能的"这句话一点不假,因为现世万物,金钱是惟一可以交换一切的"万能工具".它是一个天平,你可以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