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的“大数据”

两篇人民日报与大数据相关的文章,共享之。

(一)大数据时代人民日报社全媒体战略

● 这是一个精彩的时代,是一个技术革命、颠覆式创新的时代!互联网不仅是技术、是媒体, 更是文化;不仅是器物、是产业,更是意识形态, 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 主流媒体不挺“声”而出,发出权威信息,就不叫主流。主流是领跑,不是跟着跑。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就得做互联网上海量信息的挖掘机,偏激情绪的缓释剂,社会心态的压舱石。

● 正是因为有了“云”和“端”,8小时工作制变成了24小时,没了时差,也没了距离。“我+ 手机+互联网=一个更强大的我”。

● 未来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不是石油、不是水,而是信息,是大数据。信息资源,将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战略资源。

● 人民日报的报道周期从按“天”计算,报道“昨天”的事;到人民电视,按“小时”计算, 聚焦“今天”的事;到人民网、人民搜索、人民日报法人微博,时间精确到分秒,随时记录“此刻” 的事。

——马 利

我们已经融入大数据时代

这是一个精彩的时代,一个技术革命、颠覆式创新的时代。

当今时代,互联网世界的一天里都发生什么了呢?

据国外的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约24亿互联网用户,每天发出2940亿封邮件,每天在互联网上消耗的时间合计约13万年。网上每天产生的数据要装满1.68亿张DVD,每天有200万原创博客发布,可以为《时代周刊》供稿770 年。谷歌每天的搜索量接近100亿。用户每天花在Facebook上的时间是47亿分钟,2500万照片被分享,把这些图片打印出来,高度等于80个埃菲尔铁塔。

去年底, 我带队去美国硅谷调研,整整7天。我的目的性很强,就是想看看什么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互联网企业?他们为什么可以?凭什么领先?我们到了苹果、斯坦福大学、谷歌、Facebook、Twitter、Autodesk、Pinterest,参观了计算机历史博物馆, 与50多位企业高管、工程师、留学生等座谈交流。 在谷歌公司,我们看到最先进的街景扫描车,在“谷歌地球” 前,我们轻而易举地就能找到大洋彼岸的人民日报社,每一幢建筑、每一条道路,都清晰可见。在Autodesk公司的展览馆,我们看到了最前沿的3D打印技术:只要在电脑、移动终端上,建立3D数码模型,连接3D打印机,就可以快速、低成本地打印出各种产品,小到首饰耳环,大到飞机发动机,甚至是生物器官。

奥尔布赖特曾说“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了办法。”但事实上,借助互联网,中国的舞台更广、天地更宽、步子更大。每逢重大历史时刻,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中国的网民都爆发出极大的热情。这次芦山地震,网民自发组织抗震救灾,再次表现了中国人的团结,书写了爱国家、爱民众的热情。因此,德国《时代周刊》的文章上曾说:西方不怕中国,就怕中国新兴媒体凝聚起来的中国民众。

但是,中国的声音在国际社会上仍很微弱,与我们的大国地位还很不相配。国际上以汉字为传播符号的信息量,仅占国际信息传播总量的5% 左右。在互联网上,英语的使用频率占84%,法语占5%,德语4.5%,日语3.1%,而中文仅占1%。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更需要“走出去”,向世界讲述一个真实的中国。信息有主权,网络无国界,摆在我们面前的最佳工具就是新兴媒体。

人民日报社的新媒体发展之路

身处大数据时代,中央要求人民日报社要走出一条体现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新兴媒体发展之路,当好传统主流媒体进军新兴媒体的排头兵。这几年人民日报社在新兴媒体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

人民网的资本价值

人民网经过16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15种语言、16种版本,日均页面访问量约3.8亿(十八大期间最高达6.5 亿)的大型网站。根据Alexa全球网站排名,2012年底,人民网在中国新闻网站中排名第一,在世界报纸类新闻网站中排名第二(次于纽约时报网站)。公司办公面积达10000平方米,拥有员工近2000人。

2012年人民网成功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这对人民日报乃至整个新闻界,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盘当天,人民网股价最高达到35.6元,上涨74%,市值达96个亿,相当于1.6个《纽约时报》、3.1个凤凰新媒体、5.1个南华早报集团。英国《金融时报》称人民网的成功上市“是一场小小的革命”。路透社在报道中借用了张研农同志的一句话说,《人民日报》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大众化借助网络平台,凝聚成可观的“文化价值”。

法人微博的传播力

去年7月22日,北京突降暴雨。这场61年来的最大暴雨催生了人民日报法人微博。我们对外的口号是 “参与、沟通、记录时代”,对内的定位是“ 权威声音、主流价值、清新表达”,力争“在融合中引导,在引导中融合”。

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开通运营11个月来,粉丝量一路飙升,传播力和影响力迅速扩大,参与度、活跃度都非常高。43天粉丝总数就突破100万,76天突破200万,200天突破400万,目前粉丝总数已超过1500万。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的粉丝活跃度居微博平台的前列,单条微博最高转发超过20万次。理论上讲,每次转发可以带来100到500次的阅读。由此计算,这条微博的阅读人次,至少2000万,最高能达到1亿。可以说,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已经成为微博平台上最具影响力的媒体账号之一。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传统媒体通过社交平台实现转型,早就不是新鲜事。互联网社交化已是大势所趋,从Facebook、Twitter到Google+,都已经成为社交资讯的热门平台。比如《纽约时报》,所有内容都会被放到网站上,所有的头条内容都会编成微博发布,网站20%的访问者是由社交媒体引入的。现在,数亿网友也正在逐步通过人民日报法人微博,重新认识党报、理解党报、接受党报。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正如达尔文所说,“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能做出快速反应的。”今天的中国需要快速反应,人民日报在快速反应上也毫不逊色。

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上线以来,不断总结调整,联合人民网、人民搜索,创新技术,提高应用能力。建立了微博运营室,配备完善的网络环境、独立的音视频采集系统。21块大屏幕拼接成的电视墙,同时监测9路电视信号、21路网络信号。自主研发了“人民日报社社交媒体聚合管理系统”,实现微博的多平台一键发布。对每一条微博的传播路径,都能精细化分析,实时抓取。

140个字很短,但是微博决不是微不足道,我们要利用好这个重要的舆论阵地。当年毛泽东同志把共产党员比作种子,人民好比土地。现在微博已经成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沃土,那我们就应该在这块沃土上生根、开花、结果。

人民搜索的技术创新

人民搜索创办以来,自主开发代码数百万行,1000多个功能模块,30个产品,20多款移动客户端应用,在搜索技术、大数据处理、云计算等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什么是搜索?长春同志说,搜索是信息海洋中的灯塔,是网络冲浪的指南。更简单的定义可以理解为4个字: 检索、备份。现在的网络杂乱无章,数据庞大,要想精确找到需要的信息,就要用“检索”。搜索的另一个功能是“备份”,聚集所有的信息,储存在云端。也可以说它是个集散地,需要的时候,它可以输送到一个一个的端口。通过这一个个端口,我们准确地捕捉和运用需要的信息。

大大小小的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书等等电子产品,就是我们所说的“端”,这些端口可以让我们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的云。人民搜索, 就是一朵搜索云。正是因为有了“云” 和“端”,8小时工作制变成了24小时,没了时差,也没了距离。“我+手机+互联网=一个更强大的我”。

“云”计算是互联网发展的前沿, 它的到来一定会来世界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在“大数据时代”,被武装上“云”计算的移动搜索,是这个时代的朝阳产业。在美国,大数据的商业争夺战和战略布局早就开始了。手中有了数据,就等于拥有了金矿,数据交易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比如谷歌、Facebook; 数据挖掘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 帮助企业找用户、降低成本、精准营销。谷歌的街景扫描车、360度摄像机,获取了全世界大街小巷的全景图片,通过自己的卫星,谷歌为用户提供全世界每个角落的清晰的三维图像。足不出户,“走”遍全球。谷歌街景及谷歌地球,本身的数据就具有战略性意义。仅这一项服务所耗费的数据储存,就曾占谷歌存储容量的1/3。

大数据不仅有商业价值,还有政治意义。在奥马巴的两次总统竞选中,数据挖掘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去年美国大选,他就是利用大数据:用数据分析选民变化的趋势,定位投放广告,自己应该在什么时间,出现在什么地方, 用什么样的人,出席什么样的活动。数据说了算,他照单执行。比如,电脑测算,影星乔治·克鲁尼在美西地区40-49岁的女性中极富魅力,奥巴马就请他在该地筹备一场晚宴,邀请女士共进晚餐,仅此一次就募集1500万美元。竞选期间,奥巴马通过大数据成功“策划”,募集到的资金高达10亿美元。

各国的搜索引擎也都具有很强的筛选功能和政治倾向。在日本,很长一段时间,用谷歌是搜索不到“南京大屠杀”任何信息的。伊拉克战争期间,由于美国的干涉,互联网上的伊拉克瞬间就蒸发了。这意味着,谷歌在思想意识形态、在文化理念等方方面面,都拥有了人类最集中、最权威的数据库。

可以判断,未来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不是石油、不是水,而是信息,是大数据。信息资源,将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战略资源。数据就是情报,就是竞争力和未来。这些足以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做人民搜索,做我们国家自己的搜索, 这是一个国家战略。

此外,人民日报也正在试运营微信上的公共账号,人民搜索很多产品也都有了相应的微信公共账号和自媒体。报社正在加紧建设海外网、环球网。今年,海外网正在筹备建设全球华人精神家园、海外同胞生活社区、政府部门外宣平台等三大平台,全方位定位海外华人,传递中国声音。还有,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已在全国签约建设1万多块屏,人民数字资产增幅达13倍多。

人民日报社的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作者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二)《人民日报》是怎么描述我们的“敌人”的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3-10-19


时间: 2024-09-20 00:01:03

人民日报的“大数据”的相关文章

大数据何去何从:人民日报四问大数据

问题一:大数据属于谁? 杜小勇:获取.记录数据需要耗费资源,因此,数据也就具有了资产的属性.在大数据出现以前,数据依附于具体业务而存在,人们更多的关注在使用数据的软件系统上.没有软件的使用,就没有数据的价值.当时有关数据的归属问题并不那么突出.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存在,其"资产"性价值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数据是物理世界客观事物性质.状态的反映,这是客观存在.你去收集了,有特定的表达形式,自然特定格式的数据就是你的.个人.企业.政府.组织都可以合法地去收集数据.如果违

人民日报:大数据时代下的大媒体

插画:李瑞宁 大数据时代,媒体的转型发展,既是技术问题,也是战略问题,将对未来的媒体形态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经过一年的蓄势待发,新年伊始,"大数据"的概念火了. 大数据有多火?有媒体将2013年称为"大数据元年".目前,几乎所有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都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大数据产业;无论社交平台逐鹿.电商价格大战还是门户网站竞争,都有它的影子;去年美国政府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更将大数据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大数据,正由技术热词变成一

爱在那儿:《爸爸去哪儿》大数据解读

所有人都有爸爸,约一半的人有机会成为爸爸,仅凭此,<爸爸去哪儿>火地就有"硬道理".从舞台秀走向真人秀,<爸爸去哪儿>以近乎"零差评"的口碑创造了电视娱乐节目的成功转型.有观众说,在疲惫的周末夜晚,被"星爸萌娃"温暖后入睡,简直就是一次"治愈系"减压.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联合数托邦创意分析工作室抓取了新浪微博上提及"爸爸去哪儿"的45.5万条原创微博,并对36.7万独立原发作者用户(去

大数据时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随着大数据的深入发展,很多人都认为,在大数据时代下,中国企业普遍"不识数",事实上,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不单中国企业有"不识数"的特色,这几乎就是中国人的特色,我们似乎对数字有种天然的排斥感,大多数的中国人更喜欢用玄幻来押注未来,或者希望观音菩萨突然就温柔地说出下一期七星彩的中奖号码-中国历史上,算命先生.大法师的地位曾一度高于数学家和程序员. 好比,<人民日报>表述姚明时,常说: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运动员,为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值得中国全体

大数据VS小时代

      你可以讨厌<小时代>,但你却不能忽视<小时代>的观众群,因为他们或许将决定中国电影的未来. 整个7月,有关<小时代>的争议都在不断发酵.从新浪微博的"大V联合论战"(  史航.周黎明微博联手对抗<小时代>粉丝围攻)到<人民日报>发文批判,在各界对<小时代>的口诛笔伐中,处处可见"大神级"的高端黑.对立的一边,则是<小时代>庞大粉丝群自发地持续地坚强地激烈地捍卫着他们偶像的

大数据:从因果分析到相关性分析

大数据已经不再是计算.统计学科的专宠,商学院开始的广泛应用,表明大数据正式进入各行业的广泛应用.统计学家纳特·西尔弗在著名的<信号和噪声>一书中说:"大数据中大多数都是不相干的噪音.除非有很好的技术信息进行过滤和处理,否则将惹上麻烦." 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今年秋季开始招收大数据商业分析方向的硕士生,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也将录取海外大数据分析的博士生作为新录取教职人员的重点之一.大数据已经不再是计算.统计学科的专宠,商学院开始的广泛应用,表明大数据正式进入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论析

随着智能终端.网络存储.高速宽带.云计算等技术创新应用的普及,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Big Data)时代.以内容的视角看,大数据就是大规模数据或海量数据,具有体量巨大.类型多样.产生速度快.价值含量大等特点,包括不同来源.不同结构.不同媒体形态的各种数据内容,冲破传统的结构化数据范畴,囊括了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以技术的视角看,大数据就是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对海量数据进行的采集.存储.分析.整合和控制.大数据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注入了新的动力,也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在大数据趋势下,互联

大数据搜索与挖掘:知著-见微-晓意【大数据100分】

感谢各位朋友的莅临,随着以微博.Twitter与Facebook等为代表的新型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对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已经逐步产生重大影响.今天我的演讲包括四个部分:我对大数据的定义与理解:大数据应对之道:知著-见微-晓意:大数据搜索与挖掘的研究:大数据搜索与挖掘的实践案例分享. 第一部分:我对大数据的定义与理解 我们先从棱镜计划的手机监控来看大数据: 我们知道,利用我们手机周边的三个基站基本可以定位出我们所在的位置.利用手机位置,美国NS

新媒体的本质:大数据

1.传统媒体不传统 当今媒体圈,最热门的词汇莫过于"新媒体".新媒体究竟是什么,10个人大概会给10个不同的定义.我现在给一个比较靠谱的定义:新媒体是基于大数据的一种传播方式. 媒体是什么?媒体就是传播信息的媒介.这句话里有两个要害.一是媒体传播的是"信息",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信息"是一个非常基本的词语,如同"人类""宇宙"这样的词语一样,不好再进行解释,如果非要定义不可,那么,"信息&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