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太升北路,要微信支付。” “我在火车北站,支付宝支付。”记者用快的打车约来的哥刘司机,此时他的手机正在不停地播报着最新的打车消息,不少人都会在播报自己位置的同时,提示“微信支付”或者是用“支付宝”,因使用这两种支付方式,都可以得到10元的奖励。
在和阿里巴巴两大互联网巨头的支持下,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这两大打车软件展开了一场“烧钱大战”,在嘀嘀和微信率先推出10元补贴引来众多用户之后,前日双方宣布将再追加2亿元进行补贴;与此同时,阿里巴巴和快的也不甘落后,昨日双方宣布,将投入5亿元,同样用于补贴乘客和司机10元。
手机支付打车可以省下10元
昨日下午,记者在“快的打车”软件上发布乘车需求,从红星路二段前往一环路东三段的成华区政府,由于距离很近,一直没有司机抢单。等待3分钟后,记者给出5元小费,再次发出需求,这次很快被一位刘师傅接单。通过电话联系,刘师傅很快到了记者指定的位置,到了之后计价器显示金额9元,记者通过支付宝付款14元后完成了此次打车,支付宝把10元现金返还到记者的支付宝账户。
随后,记者又打开微信支付页面,再次发布乘车需求,从成华区政府回到红星路二段。与使用快的打车一样,由于距离太近,一直都没有司机接单;记者随后又加了5元的“小费”,约到了一位杨师傅的车。到达目的地后,计价器金额同样是9元,记者通过微信支付渠道付了车费,在支付金额一栏中输入14元后,手机自动将金额减为4元,付款成功之后,记者成功花费4元完成打车。
“最近很多司机都开始使用这两种打车工具,我也是昨天刚刚装上的。”杨师傅告诉记者,虽然才用了一天,但是觉得很方便,再加上有额外的补贴,他也非常愿意使用,“我今天刚刚加了5元的流量包,估计下个月还要多买点。”杨师傅说,他很欢迎大家使用微信支付进行付款,“因我们还可以拿到额外的补贴,每天5单封顶,每单10元,相当于拉你这一单就可以挣24元,很划算。”
阿里腾讯火拼打车软件市场
“我用嘀嘀叫车,到了目的地后本来打算给现金的,但是司机一个劲地叫我用微信支付,还教我怎么用,结果我省了10元,他也多赚了10元,大家都高兴。”市民蔡先生告诉记者。
这背后是互联网企业的疯狂烧钱。此前,嘀嘀打车接入微信支付,在微信补贴10元政策的刺激下,嘀嘀打车的使用量也不断上涨,单日订单突破50万单。面对这样的情况,快的打车和支付宝也坐不住了,对快的打车支付环节进行升级和优化,并全面覆盖到全国40个城市的40余万出租车司机,其中成都有1.5万出租车司机开始支持支付宝付款。同时,支付宝和快的打车也推出10元的补贴措施。出租车司机每次用支付宝成功收车费,即可获得15元奖励(每天5笔封顶),同时用支付宝付车费的用户也将获得10元返现(每天2笔封顶)。
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这样的补贴带来的是用户量迅速上涨。微信方面日前宣布将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追加2亿元费用分别用于补贴给乘客和司机;对此,支付宝也是不甘示弱,昨日下午支付宝和快的打车联合宣布,将投入5亿元“请全国人民免费打车”。
而对于这场烧钱大战,最受伤的莫过于除快的和嘀嘀之外的其他打车软件,不少缺乏资金支持的小公司已经开始陆续关闭或转型。
小贴士>>>
记者教你如何打车省10元
如何才能享受到10元的优惠?昨日记者亲身体验后发现,只要按照下述的步骤,就可以获得优惠。
步骤一:发订单
如果使用“快的打车”,可以直接下载其APP软件;如果使用“嘀嘀打车”,可以在微信中点击进入“我”一栏后,再点击“我的银行卡”,就可以看到“嘀嘀打车,立减10元”的栏目。如果无法看到,则需要更新微信版本。
在进入页面后,可以填写自己的出发地和目的地,选择是否加“小费”等步骤后,就可以发出需求。根据记者的经验,如果是在平峰时段,路途也比较远,路上不是太堵车的时候,就可以不加小费;如果是在高峰期,路程很近的时候,则可以适当加上5元、10元不等的小费,叫车成功率会比较高。
步骤二:司机接单
你的需求发出后,附近的司机将会接收到你的需求信息,一旦有司机成功接单,预约就已经成功。此时你可以在手机上看到司机的车牌号、姓名、距离目前位置的距离,你可以直接给司机打电话,告知你具体的等车地点,成功与司机碰头。如果在等待过程中,你成功招到其他空车,那记得一定要打电话告知司机,以免影响自己的信用记录。如果多次约车后无故不乘车,将无法再次约车,对于出租车司机而言,也有同样的约束机制。
步骤三:手机支付
在上车之后,即可在手机上点击“已上车”,此时手机将自动跳转进入支付页面。在这里,一定要与司机沟通好,必须要使用手机支付才能享受到相应的优惠。其中,使用“快的打车”需要使用支付宝先支付全款,随后支付宝将把10元优惠款返还到你的支付宝账户;如果使用微信支付,系统会自动减去10元,你只需要支付剩余的款项。需要说明的是,在输入支付金额时,应将小费金额一并计入总价格。除此之外,应当将支付宝或微信支付提前绑定银行卡,并且有足够的余额,才能确保成功支付。本报记者 王鑫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