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市场重心逐步从PC产业向移动终端转移之时,传统PC企业的出路在于必须做好前后端业务平衡。为了打造完善的后端的云服务,服务器是联想绝对不能丢失的基础。
相较戴尔、惠普,联想打造云环境基础设备的能力较弱,杨元庆必须抓紧时间补齐短板。
一次低调的收购,体现了联想积极的扩张性战略,更让这家PC企业在云计算领域扎得更深。
9月18日,联想宣布收购美国云计算软件开发公司Stoneware.根据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彼得·霍腾休斯(Peter Hortensius)的介绍,Stoneware的云计算技术将会被应用到联想的终端产品线中,以提高联想用户的云计算体验。霍腾休斯认为此次联合将"有助于增强联想PC+产品的实力".
据本刊记者了解,被收购的这家公司旗下拥有数款可在多种终端设备和生态系统中应用的云产品。尤为难得的是,自成立以来,Stoneware一直保持盈利性增长。
单纯审视这次并购意义并不明显,但将之放在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高度重视的云服务战略来观察,作为联想在云应用上的新突破,其传递出来的信号不可小视。
在PC产业不再是市场重心的今天,传统PC企业多在谋求出路。惠普在向软件和服务市场转型的同时,相继推出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戴尔则在连续并购软件和服务公司,宏碁也推出了面向高端市场的智能手机,而作为全球PC销量亚军的联想则提出了淡化PC业务权重的"四屏一云"(PC屏、平板屏、手机屏、电视屏+云服务)计划(即"PC+战略").其中,四屏产品均已面市,而作为以上产品的用户之间互联互通桥梁的云服务,成了其现阶段重点发力的目标。
现在看来,联想在今年6月和8月完成全新ThinkServer服务器业务和数据存储业务的布局,为即将开展的云服务搭建好平台,Stoneware刚好作为在此云平台上安家的第一款联想应用。
不过,鉴于联想是一家硬件公司,且杨元庆在与世界存储巨头EMC成立合资公司的发布会上强调联想"只做擅长的'硬件'",因此,在联想"PC+战略"中的云服务部分,最值得关注的还是联想自主掌握的服务器业务的前景。依据联想副总裁、服务器事业部总经理高文平的介绍,到2016年,联想ThinkServer将成为全球市场排名前三的服务器品牌。
这能实现吗?
联想的短板
面对市场增速减缓的现状,PC厂商们寻求转型成为一种趋势。在保持生存之本--PC业务增长的同时,既要在前端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业务延伸,还要加强后端服务的竞争力。
有业界人士向《IT时代周刊》指出,前端产品(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互联网电视)和后端服务(服务器、存储和云应用)的均衡发展,是PC企业在"后PC时代"保持继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除了联想,惠普、戴尔和宏碁这三大PC企业都在继续发展PC业务的同时探索市场多元化。不过,这3家企业在多元化过程中倍显纠结。
惠普是最早介入移动互联网业务的PC厂商之一,在时任CEO马克·赫德的带领下,于2007年推出了基于微软Windows CE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但市场效果不尽人意。2010年,赫德接班人李艾科以13亿美元并购手机厂商Palm.第二年,他发布了基于Palm移动操作系统的webOS战略,并在之后推出了挑战苹果iPad的TouchPad平板电脑。当时,李艾科让人感觉惠普要在PC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消费类业务。半年后,李氏出人意料地放弃webOS,TouchPad夭折。直到今年7月,新任惠普CEO惠特曼不仅宣布webOS开源,还做出了重启平板电脑业务的计划。
另一传统PC巨头戴尔也较早进入移动互联网市场,但其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始终未能敲开市场大门。今年初,这家公司在美国停售平板电脑,不久,公司CEO迈克尔·戴尔又宣布停止研发智能手机。分析人士指出,这至少意味着戴尔暂停向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开拓,转而更加专注于企业级市场。
宏碁则是在今年8月启动了面向高端市场的智能手机的宣传推广。但在苹果和三星的高压下,业界不看好这家台湾企业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前景。
目前联想是四大PC厂商中唯一在主流消费电子市场上有斩获的厂商。赛诺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份,联想手机在中国市场的整体市场份额达到11%,甩开了诺基亚;在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达到13%,超越华为等厂商成为中国市场第二大手机品牌。今年5月联想推出了K系列智能电视,完成了"PC+战略"中终端产品的全线布局。
联想完成了前端布局,接下来必须把业务重心转向后端,而云服务也终将成为联想旗下四屏产品相互融合的关键。但是,与在服务器和存储业务上向来强大的惠普、戴尔相比,联想打造云环境基础设备的能力明显薄弱。
因此,杨元庆必须抓紧时间补齐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