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出行,可先在家查询手机电子站牌,然后在车站通过智慧公交电子站牌了解所乘公交车还有多久到站,全程精确掌控时间;想要了解食品药品是否安全,只要上网就可实时了解从田间到餐桌、从原料到工厂的食品信息、药品信息等;社区居民可以足不出户实现水电暖、通信、物业等项目在线缴费;坐地铁、进小区刷门禁、去车库停车等,靠一张卡就能搞定……而这一切,在将来的智慧城市里,只不过是日常状态。
智慧城市,这一听上去依然新鲜的词汇,不知道曾让多少城市跃跃欲试。据悉,自2013年多部门联合发布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意见至今,目前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正在建设智慧城市。2015年8月,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智慧城市2.0时代的顶层设计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但是,在这股智慧城市的建设热潮中,细致观察不难发现,很多加入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跟风”心态严重。更为重要的是,很多地区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价值归根结底应该落脚在何处仍需有清晰的认识。
毋庸置疑,智慧城市是国家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必要手段和思路。不过,当“硬”的科技手段达到标准后,如何将城市的规划管理智慧地与人相连,是智慧城市可否落脚的“软”关键。也就是说,所谓智慧城市建设都应该紧紧围绕着“以人为本”进行,让“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智慧城市建设的始终。
何谓“智慧”,并非将人取代才是智慧。真正的“智慧”不仅是技术上的更新换代,也并非只是效率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以人为本”的实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无论哪个方向,都应该时刻追问“是否抵达人本”。只有这样,智慧城市的建设才能够拥有更多人的支持。否则,如果智慧城市建设陷入纯技术依赖之后,我们将会看到一个没有灵性的城市,如此的城市也注定是与“智慧”格格不入的。
与此同时,“以人为本”还体现在每个市民的参与度上。正如美国城市规划专家简·雅各布斯所言:“只有在所有人都参与建设的前提下,城市才能为所有人提供一些东西。”换句话说,智慧城市必须具备集思广益的包容性。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灵魂,智慧城市亦是如此,它的发展需要太多当地百姓的主观能动性。当地百姓生活有何诉求,在公共交通、医疗卫生、入学就业等方面有何建议,等等。如果智慧城市的管理者能够更多地站在当地百姓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能够吸纳居民的智慧,并将其融入城市建设,那么,必然能够打造一个人性化、符合市民期待的智慧城市。
另外,智慧城市还应具有温度和充满温情的城市,彰显容纳低收入者或外地人的气度,尽力帮助低收入者找到改善生活的机会。例如,中国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大量人口涌入,其速度远快于城市的物质供应和社会基础设施扩建所能承受的程度,随之产生诸如住房、教育、医疗资源匮乏等问题,这给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提出了现实挑战。截至2014年底,中国有农民工2.69亿人,而且每年还在以600万
人左右的速度递增。与其说农民工在务工城市未能享受到与户籍市民同等待遇,是因为存在身份歧视,不如说是城市整体资源供给不足所致。由此,城市管理者要从人口有序落户、产业转移与升级、推进城市更新等方面用心经营,兼顾到每一个弱势群体,智慧城市美好愿景才不会落空,才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留在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说道。真正的智慧城市,必须时时刻刻坚守“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诉求,从“人”本身出发,获得一种人性的灵感,这才是智慧城市的最终价值归宿。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