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股东弃IPO转当并购“说客”:谋求更快退出

拟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IPO)一条道走到黑的状况似乎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而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有私募股权投资(PE)股东甚至一改曾经执意力推所投企业上市的态度,转而当“说客”,牵线搭桥甚至携手并购方一起劝说企业老板接受并购。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日前在“2012亚太金融高峰论坛”上的提法暗合“不要把IPO上市作为进入资本市场的唯一选择,这也不是最好的选择,切勿一条路走到黑”。上市周期拉长助推并购“毕竟真正能够上市的企业还是少数,一些小企业尽管有一定规模和利润,但存在业绩波动大、成长性不足等问题,因此独立上市周期长、不确定性高。”南丰资本合伙人黄庆伟认为,上市周期拉长、不确定性增加都是助推兼并收购行为越来越多的原因。上述问题已在实际操作层面有所反映。西部某券商投行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最近挺忙,主要接触并购业务,一些拟上市公司找到我们,希望通过并购装进上市公司。”民生证券某投行人士也证实,“现在这种情况比较多,已经有一定的普遍性”。他表示,随着拟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累积,一些企业要想上市的不确定性因素也越来越大,时间成本越来越高,所以一些对资本运作有一定了解的企业老板思维出现了变化,只要估值合理也愿意被收购退出兑现收益。至于上市公司方面并购的诉求一直很强烈,特别是与公司在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具有一定互补性的企业,并购有助公司达到以低成本、短时间扩张的目的,扩大公司业务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参与投资了多个项目的某券商直投人士认为,目前的市场情况下,对于某些行业的拟上市中小企业来说,并购其实不失为一条好路子。“比如有核心的产品和技术优势,但是在销售渠道、宣传推广、品牌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这样的企业如果能够被大企业收购兼并,上述领先优势就能够借助大平台迅速发展壮大,相对于漫漫的上市之路来说的确要清晰得多。”该人士表示,目前拟上市企业排队数量已经超过700家,而政策方面比如发行制度一直传言要变,高发行市盈率将趋于平和,这都可能对部分拟上市企业产生影响。PE转当说客谋求更快退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过程中PE股东的态度转变颇有意思。在国内,不少中小企业老板受上市财富效应等的刺激,甚至企业刚刚实现盈利就喊出“三到五年上市”的口号,冲着这个目标,一些企业为包装业绩费尽心思,对一般的收购兼并不为所动。入股的PE机构更是以获取所投项目独立IPO上市退出为成功标志,这往往也成为拟上市企业被收购兼并过程中的阻碍。不过,“部分拟上市企业中的PE股东,由于存在基金存续期以及资金压力等原因,出现向其他机构兜售拟上市公司股权的现象,只要适当溢价,比如1~2倍左右收益则可。”上述券商直投人士表示,自己所在直投由于没有基金存续压力,资金也比较充裕,近来就收到了不少拟上市公司PE股东伸出的“橄榄枝”,其中也不乏不错的项目。另外,在一些拟上市公司中甚至有PE股东改为充当“说客”,做工作劝说企业老板接受兼并收购,不要一味朝IPO目标闯。黄庆伟表示,如果兼并价格合适,会大大缩短PE投资周期,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对PE来说是很好的退出方式。并购市场投资机会巨大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PE倾向于IPO外的并购退出渠道,而这也会带动部分拟上市企业主转变思路,在追求企业IPO上市之外更多接受收购兼并等方式。与此同时,这为PE、券商、产业资本等各路机构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事实上,受资本市场低迷,IPO退出渠道狭窄和退出回报下滑的影响,国内不少知名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VC/PE)机构已经对这块业务跃跃欲试。深创投董事长靳海涛日前表示,要积极拓展并购退出渠道,关注三个方面的机会,一是已投企业和已投项目的并购机会,一些并购基金可以专门做直投和并购,二是训练通过并购退出的能力,三是帮助已上市企业和项目实现并购。达晨创投董事长刘昼也认为,今年是创投的并购投资准备元年,随着前几年基金到期时间陆续到来,有一些项目上不了市,这都为并购市场酝酿着机会。近日深陷裁员风潮的九鼎更是大举招揽并购人才,显然有意在PE并购方面先人一步。而券商发起成立并购基金也渐成趋势。清科集团数据显示,除中信证券发起设立管理中信并购基金获批外,海通证券、光大证券等券商也开始布局并购基金。此外,复星集团、新希望、科瑞集团等实业资本在中国并购基金市场上也日渐活跃,实业系逐渐成为并购基金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时间: 2024-07-31 04:21:00

PE股东弃IPO转当并购“说客”:谋求更快退出的相关文章

四维传媒弃IPO转道新三板 再度定增补充做市库存

2014年4月前后,证监会在官方微博和新闻发布会上都表示目前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首发在审企业数量较多,在较长时间内难以轮到新申报企业,同时鉴于今年要研究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证券法>也已启动修订程序,有关股票发行的规则可能会有变化,对发行人信息披露要求会更严,发行人和保荐机构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会更多,因此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股转系统")挂牌并进行股权.债权融资. 其实,已有企业看到了IPO堰塞湖的无奈,早早便转向了新三板,这家企

百亿规模并购基金前海成立 IPO重启无碍并购升温

上半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交易406起,涉及交易金额403.42亿美元,同比提高24%,环比涨幅高辿21%,是中国并购市场历年来交易总额最高的半年〿/p> 在IPO暂停.退出渠道受阻的背景下,今年以来并购基金大行其道.近日,深圳市南方睿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多家机构及个人在前海发起设立"南方睿泰并购基金",募资规模达人民币100亿元.而在今年,已经有多家PE纷纷成立类似的并购基金,并将业务重心转向并购这一领域〿/p> 尽管IPO重启已经"箭在弦上",但业内

博盈投资PE股东腾挪术:重组操盘人质押回笼资金

时隔已近两年,一批"德隆系"老将围绕博盈投资(000760,股吧)展开的资本运作,仍常被提及,并谓之经典."或许当下监管环境难再允许一幅德隆版图霸道出世,不过,新的金融格局令这些资本玩家有更大的挪腾空间."5月20日,北京一家第三方机构负责人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坦言.这一感慨起源于日前这家机构新接的一笔生意:为一家名为长沙泽洺创业投资合伙企业(下称:长沙泽洺)PE的股权质押融资寻找资方,其中质押标的为博盈投资(000760.SZ),拟质押5241万股,占博盈投

10月VC和PE支持企业IPO数量创年内新高

[财经网专稿]记者 潘颖 11月12日,清科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2010年10月共有44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IPO,其中有34家企业有VC/PE支持,不仅是2010年以来IPO数量最多的一个月,也是VC/PE支持企业实现IPO数量最多的一个月,并且还是2010年以来中国企业境外资本市场IPO数量及融资额首次反超境内资本市场. 统计显示,2010年10月共有44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IPO,合计融资94.68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2.15亿美元.与9月相比,IPO数量环比上升12.8%

CEO的IPO思维:“消化不良”的企业死得更快

通过IPO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只代表你拥有了资源,并不代表你拥有利用资源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IPO可能会使一些"消化不良"的企业死得更快 如果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IPO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从方方面面进行充分的准备,那么很可能,令企业兴奋不已的IPO会成为一个能带来短暂繁荣的肥皂泡,只能让企业绽放瞬时的华彩.例子举不胜举.看看A股的上市公司,有多少企业在IPO后第一年实现腾飞,两三年后就业绩下降,接下来就陷入亏损?有多少企业上市后短短几年,就被ST.PT? 既然IPO不能从根本上提升企

PE的退出“钱途”:IPO如徒步并购如坐缆车

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私募股权基金(PE)是投资领域一支重要的生力军.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4日,2012年共有277家企业预披露招股书,其中74家已完成首次公开募股(IPO),另有203家分别处于预披露.已上会或者终止审查阶段,203家预披露招股书的非上市企业中,125家有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VC/PE)支持.私募的"钱途"在于退出.随着长达近两个月的IPO审核空窗期的结束,蛰伏于拟上市公司背后的私募创投资本总计131.21亿元资金迎来了退出机遇.一般情况下,IPO是私募退出的最佳

PE基金聚焦专业化投资理念:并购基金大有可为

作为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宏观政策变化,PE行业的发展面临着挑战和机遇〿/p> 新三板市场火爆,IPO开闸重启,并购市场成为新兴领域,注册制改革箭在弦上〿/p> 面对这些变化,私募行业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何应对_/p> 6月份以来,在私募行业集聚的上海和深圳两地,业务资深人士聚集一起,共同探讨应对之策〿/p> 聚焦专业化投资理忿/span> 上周,按照法定程序,证监会核准了10家企业首发申请,传闻已久的IPO靴子终于落地.此前证监会也曾明确表示,从6月份到年底,计划发行

评2011年IPO之最:PE盛宴后IPO冲动是魔鬼

IPO,对于2011年的全球资本市场,都是一个胆战心惊的存在. A股市场在年初的泡沫顶点迎来了创下最高发行市盈率.最大首日破发幅度等多项纪录,多家企业在弱市之中依然大幅吸金也引来广泛争议. 境外方面,赴美IPO上半年延续了2010年底的中概股高潮,但下半年,上市时间窗口在海外机构的唱空声中再次关闭,中国香港资本市场的赢弱,使得中国企业频频推迟其上市计划. 最为市场诟病的是,即使境外市场因为行情不好而先后"闭关",但A股市场却仍旧门户大开. 2011年已过,中国企业在全球各主要资本市场I

三本土PE股东联手游说上市江西华伍融资年内无戏

今年年初,华伍正式改制为"江西华伍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750万元.3家此前成为该公司股东的创投机构极力游说华伍尽早上市.但有关方面透露,华伍不会在2008年上市. 这个家族企业的资本积累一切是从一个挂靠街办的小民营企业开始. 1992年10月,聂景华创办了江西华伍.3年后,聂景华的弟弟聂春华出任了华伍总工程师.聂春华毕业于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并曾于1985年任机械工业部大连起重电器厂研究员设计师,从事起重机制动装置的开发. 针对华伍的现状,他为华伍制定了"高科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