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瞭望》杂志第13期,一篇名为“信息化切忌重硬轻软”的文章就提到:“信息化的投资很大,动辄几千亿元甚至上万亿元。但这只是硬件上的投入,而软件的投入却只占了很小的比重……”,而在2011年,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与我国的硬件制造业相比,软件产业发展滞后,国内用户
忽视软件价值和“重硬轻软”的现象仍比较
普遍……,政策落实不到位、产业结构需优化、自主创新不足、市场狭小、人才不足、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六大突出问题制约着
软件业的发展。
实际上,国内信息化建设重硬轻软的现象早在2001年就已经被发现,可悲的是,十年过去了,这个现象依然存在。软件产业的人才不足么?不然。我们看到,无数的软件工程师、架构师、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充斥着人才市场。软件对于信息化建设不重要么?胡说。如果没有软件系统,一切的硬件投资只能是一堆空耗电力的废柴。
即便大家都
认识到了软件在信息化工作中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落实的时候,我们的眼睛依然集中在硬件的层面上。
从2006年到现在,云计算的呼声越来越大,云计算的落地步伐越来越快,国内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在加速,但是,重硬轻软的现象依然如影随形。
云计算中心:跑马圈地 重硬轻软
2011年12月1日,51CTO原创文章:“云计算跑马圈地 重硬轻软泡沫闪现”中曾经提到过:“
业内人士指出,曾探访的一个云计算项目让他们大为吃惊,这个项目投资数千万元,但运营一段时间以来,用户寥寥,每月收入仅够支付一名前台接待人员的工资……盲目的追随云计算大潮,而没有真正理解其本质含义,是目前诸多云计算项目的通病。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曾经表示,在他看来,目前国内对云计算的认识差异非常大,不少地方对云计算本质的把握并不到位。”
用户对于云计算的不认可,云计算提供者对于云计算的认识差异,这些现象反映了云计算的体验问题。然而对于云计算来说,用户的体验更多层面来自于软件层面。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少的SaaS服务提供商在软件层面所下的功夫反而更大,毕竟这些服务提供商是要依靠SaaS云吃饭的人。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地方云计算项目”能够学习这些服务商对于软件系统的钻研精神,将云计算落于实处。
企业私有云:看重基础平台,忽视数据协同和运维工作
在企业用户中,云计算重硬轻软的现象也依然存在。多数用户把目光聚焦在了私有云的底层硬件建设,却忽视了私有云应该实现的数据互通共享。花了
大量的资金采购了服务器,构建了虚拟化,实现了虚拟网络,但是对于BPM等软性的投入却不够重视。资深企业级IT媒体人,《
网络世界》总编张群英在微博中写道:我们大部分的data center只重center本身的建设,比规模拼规格,但是data在其中产生了多少价值,却鲜有人关注。我曾说中国很多数据中心只有center、没有data。笔者对于张总的这个观点表示高度赞同。
与此同时,企业对于私有云的建设过程非常重视,但是在将来对于私有云的运维方面却没有认真研究,虽然他们也很看重ITIL等理论,但是对于ITIL的落地,以及如何建设适应自身需求的ITIL却没有
深入的考虑。而当运维工作没有到位,云计算的效果能发挥多少,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十年过去了,为什么重硬轻软的现象依然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产业结构需优化、自主创新不足,这些原因难道用十年的时间还无法解决么?关键还是在于用户关键的改变以及
整体政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落实。我们希望在下一个十年中,这个问题可以得到根本的解决,否则,我国的信息化行业无法从根本上为国家带来利润,更多的钱依然会流入外企,而国内的信息化建设的脚步却依然步履艰辛。
(责任编辑:蒙遗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