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企业尚未脱离“中国制造”

王佑  短短几年时间,数千家中国光伏企业突然崛起,让中国变为无可争议的全球第一大光伏生产国。这既是一个奇迹,同时也并不会让人感到意外。因为,较低廉的人力、土地成本及模仿能力,使得我国在制造业方面难逢对手。服装、玩具、机械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产业上,早就应验过。  但是,太阳能光环的背后,仍有一个疑问始终不能消退:中国企业真的已经是世界光伏巨头吗?到底我们是该产业的利益获得者,还仅仅是产业链里不可或缺的零件?  扩张迅速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在9月中旬曾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去年全球的光伏组件生产量约为10.7G瓦,而中国占40%以上。最近十年内,光伏产业的产值增长率为年均48.5%,近5年的增幅高达55%。尽管近3年全球遭遇了金融危机,但是光伏行业的增长率依然高达35%,这是其他行业难以比拟的增速。  2009年,全球十大光伏生产企业中,中国有尚德控股、天威英利和晶澳太阳能等公司入选,分别名列第三、第五和第七位。而今年若按发货量看,尚德控股和晶澳太阳能的座次可能会继续上升,德国Q-cells将被挤出前三位。尚德控股也有可能仅次于美国First Solar,成为世界第二大生产企业。  不过,这几年中国光伏企业所实现的成长,主要集中在大规模、低价格的基础上。  目前,尚德、晶澳、英利等公司的扩张势头仍然不减,三家企业总计在今年将有估计5G瓦的产能全线达产,该数字与2008年全年中国的光伏产量旗鼓相当。  除此之外,常州天合、CSI阿特斯、拓日新能、东方日升、江苏林洋新能源、宁波太阳能、常州亿晶光电、正泰太阳能、交大泰阳等一大批国内企业也有各自的大规模扩产计划。  华电集团一位内部管理层就表示,如果不是G瓦级别的扩产,很多公司都不好意思对外公布。  自有技术较少  对于刚刚起步的光伏行业而言,规模上的扩张确实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技术作为支撑,那么中国光伏企业也很可能错过未来的黄金发展时期,只不过是其他公司的后院加工厂罢了。  事实上,不管是尚德、晶澳、常州天合、CSI阿特斯等一线企业,还是亿晶光电、交大泰阳、东方日升等,全线主攻的都是成熟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涉足(CIGS、晶硅及非晶硅、碲化镉)薄膜电池、光热类及聚光类电池的企业在我国则凤毛麟角。  当然,一些技术型企业本身也对于薄膜或者其他新型电池产品的前景存在忧虑,而且市场变数将会对生产企业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  另外,一些新电池技术本身应用领域也存在局限,因而不管是光伏电站投资商,还是相关行业的人士也裹足不前。  但是,上述问题并不能完全成为中国企业不做技术突破的理由。  尚德的施正荣曾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国际上的不少光伏企业,都在寻求不同的技术创新,但是在国内却很少见到这样百花齐放的场面。  比如说,美国Advent Solar公司就在进行全背面的电池技术研发,而Solyndra公司也在实验于热水器真空管上做薄膜,现在其产能也达500兆瓦之多。再如NanoSolar公司,同样也是在做印刷式的薄膜太阳能。  中国的创新型企业并不是没有,可不管是设备还是技术,都需要从国外购买,再到国内来复制。现在看来,现成的“拿来主义”可能会促使企业的业务发展较快,但是一旦技术保密期过期,加上设备供应出现问题,都会对中国企业带来很大的打击。  招商证券研究员汪刘胜表示,很多公司不愿意去做创新的重要原因,还在于目前的光伏出口价格能让企业有利可图。但是长期而言,随着最大光伏市场德国需求的逐渐饱和,美国及意大利、法国等市场难以完全填补德国市场的下滑,光伏电池价格的未来发展空间依然不大。因而,光伏也不可能完全靠规模取胜,只有更高技术、更低成本的产品,才可能帮助实现光伏的平价上网。

时间: 2024-07-31 21:38:54

中国光伏企业尚未脱离“中国制造”的相关文章

英国脱欧或利好中国光伏企业

"脱欧派"胜出,英国将逐步脱离欧盟.这对饱受欧盟"双反"调查之苦的中国光伏企业们,似乎看到了曙光.数位光伏业界人士对腾讯财经表示,英国脱欧将导致欧盟发动贸易战的协同性下降,有利于中国企业打开欧洲市场. 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表示,英国脱欧对世界经济特别是欧洲经济影响可能是打击的,但仅从光伏产业的角度,特别是英国脱欧后,如果可以不遵循欧盟的"双反",一方面能刺激当地的需求:另一方面,能降低英国使用光伏电力的成本,中国光伏企业将更具成本竞争力. 欧盟作为

中国光伏企业加快英国市场布局

近两年来在光伏应用市场上大放异彩的英国,其脱离欧盟事件正呈现硬币的两面,让身处不同产业链上的中国众多光伏巨头们喜忧参半. 招商新能源CEO李原在得知英国公投脱欧后的第一时间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说,从整个光伏产业分析,英脱欧事件相对于上游的太阳能制造商来说将会不利,利润越来越少的组件产品将无法避免下跌的态势,赢利空间继续受到挤压:而对于电站开发商等终端市场则有利,这主要是由于整个系统的建设成本将出现大幅下降. 招商新能源眼下正在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四处猎寻电站项目,其目标是成为全球光伏电站的领航者."

中国光伏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大规模“走出去

"现在招工一点都不难了!"说这话时,顾磊一脸轻松. 但几年前,作为江苏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的产能扩张及招聘高级经理,顾磊时常焦虑得睡不着觉.那时,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用工荒.招工难",起初只是一些低端制造行业,2011年前后,像光伏新能源这样的高科技企业也不好招人. "一到春节后招聘旺季,工资开到四五百元一天,人还是不好招."顾磊说,当时,天合光能的扩产速度很快,光常州总部就有近1万名的用工岗位需求.为了完成招聘任务,顾磊和同事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

那些在美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现在还好吗?

曾经,中国光伏企业纷纷在美国上市风光无限,现在却境遇完全不同! 近日,中国大型太阳能电池板厂商昱辉阳光能源(ReneSola)宣布,收到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的退市警告.警告其在6个月内将股价恢复到1美元以上,否则将被强制退市! 与之相对的则是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等其他大型太阳能企业自发性地要从NYSE和NASDAQ退市并实施私有化或回归A股.为何他们会选择走完全不一样的道路呢? 其实不难看出,虽然在美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市场地位如日中天,但在美股市值表现却差强人意.例如,在A股上市的协

中国光伏企业别“咬住”贸易战不放

中国光伏产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市场严重打击,整个行业几乎陷于濒临崩溃的绝境之中.首先是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的 "双反"调查和征收31%-250%的反倾销关税.让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一次让人心悸的劫难,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股票全线暴跌,很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面临严重的财务困境.前不久,德国的光伏企业又向欧盟提出对中国出口欧盟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国几百亿美元的光伏产品出口,近六成以上是进入欧盟.一旦欧盟的市场大门关闭,将给中国光伏企业造成更加致命的打击.中国大型光伏企业顿时风声鹤

中菲关系大转折 对中国光伏企业而言是陷阱?

中菲关系历史大转折,对中国光伏企业是机会还是陷阱? 10月21日,海润光伏与菲律宾SunAsia在中国北京签订备忘录,就联合开发位于菲律宾南部Victorias光伏电站项目开始正式的深入合作.这是菲律宾总统访华后,最先.最快搭上中菲外交"便车"的光伏合作案例. 实际上,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有晶澳.中盛等众多光伏企业进入菲律宾,中国企业对菲律宾市场已是跃跃欲试.在菲律宾总统一边倒的将外交重心转向中国之后,菲律宾国内的光伏之门正式向中国敞开. 面对这样的历史机遇,中国光伏企业该何去何从?鲜花

天合私有化:鸣中国光伏企业自美股下市第一枪

事出必有因,正解释了天合光能从美股退市所代表的背后意义.中系太阳能厂在美股上市的公司不少,但近年来接连传出有公司打算退市,且由领导厂商天合光能开了第一枪.论及中国厂商到美股上市又打算下市的缘由,其实代表着太阳能产业近年来的商业模式变化.透过笔者对天合光能私有化一事的梳理,我们将更能从中看出中国厂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战略布局转变. 在美国纽约证交所(NYSE)上市的中国大陆厂商天合光能中国时间周二(3月14日)宣布已经就私有化交易与Fortun Solar和Red Viburnum完成最终协定和并

浅谈中国光伏企业的海外并购

今天在微信朋友圈内刷屏了一则消息,大意是,2月16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江苏省苏州市调研外贸工作,并主持召开部分重点企业外贸工作座谈会.其间出席方有六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代表,阿特斯公司也在列. 会上传来消息,2015年,阿特斯完成了年初设定的"营业额和出口双增长"目标,总销售额达到了2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15%.去年年初,该集团也斥资约16.6亿元从日本夏普手中,成功收购美国最大的光伏电站开发商RecurrentEnergy公司,阿特斯强调"这是中国光伏企业最大的海外

红炜:中国光伏企业商业模式回放

中国光伏产业过去的发展是一个奇迹.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光伏产业刚刚开始产业化的时候,环顾四周,是长时间保持转换率世界领先水平的日本企业夏普,是被称为欧洲最大太阳能集团的德国企业Conergy,对他们须仰视才见.回看自己,被定位为装备.原材料.市场"三头在外"毫无贬损之意,那时的中国光伏企业就是一个搬砖头的苦力.不到二十年时间,中国光伏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最大.此时再次环顾四周,夏普被台资企业鸿海收购,Conergy下游资产外嫁美国.上游资产被中国著名企业正泰收购,这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