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腾讯和安全卫士360的战争2010年之中的下半年演变成兵戎相见,有你无我之态。一个是免费的电脑防护和杀毒软件工具,一个是互联网上用户最多的即时交流工具,其使用用户均逾亿计。它们的共性,在于二者都是通过为用户提供免费的客户端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做增值服务及产品延伸。
QQ的优势在于它培养出使用者市场使用的依赖性,安全卫士则切入到免费防护和杀毒的定位概念中去抢占了特定的份额。安全卫士发展了安全卫士360浏览器、360免费杀毒软件、360木马查杀工具、360保险箱等不同产品。而腾讯则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更为庞大的产品:腾讯门户、拍拍、财付通、SOSO、游戏等,涉及更为广阔的互联网领域。
从用户基础数量、团队规模、资金、品牌影响力等实力角度来看,腾讯似乎更胜一筹,由此,安全卫士360与腾讯的对战,可以称之为一场“势不均力不敌”的不对称战争。
而历史上,在这种态势下的战争,一旦兵戎相见,要取得胜利的机会也比较少,成功者诸如著名的“官渡之战、淝水之战、赤壁之战、巨鹿之战”等,其成功的原因体现了同仇敌忾、指挥者智谋超群、战时地理等要素影响。
观看这场战争,双方都基于自身利益被侵犯而为,安全卫士攻击QQ侵犯隐私,并用扣扣保镖使得QQ某些盈利模块受损,QQ用QQ电脑管家直接以替代者的身份攻击安全卫士的用户基础,到今天,是直接的二选一,当然最初是谁先攻击谁,我们暂且不去分析,但这种侵犯直接打击双方的核心能力,攻击可谓是针针见血,属于重要部位攻击,一旦击中,即会受到内伤,甚至死亡,因此,无论是双方谁先攻击,迎战是肯定的,局部战争演变成全面的战争也就顺势而生。
战略的针对性,安全卫士360更胜一筹。
据说腾讯新闻透露,安全卫士早就准备了360-IM,此信息未经考证,如果真这样,安全卫士360与腾讯之争就是谋划已久的。安全卫士从05年诞生,从06年以反流氓软件的姿态迅速崛起,其后,以安全卫士360防护客户端为基础,产品逐渐延伸至浏览器和杀毒领域,我觉得周鸿祎精通互联网用户心理需求“电脑用户最需要什么?除了操作系统,更需要安全保护”,安全卫士360的崛起,也正是研究透用户需求的前提才迅猛崛起,获得庞大的用户群。
攻击QQ的隐私,让用户对QQ反感之后,再推出保护用户隐私和电脑安全的360-IM,安全卫士的地位就要比QQ稳定的多,由此再延伸出第二个QQ的模式,那么安全卫士就是未来互联网上的头把交椅了。
对QQ而言,产品延伸是最自然的,因为有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和资金实力,只要任何一个互联网产品能赚钱,自然就伸向某一个角落。这是大企业一贯的市场作风,自然无论抄袭也好,还是没有创新也好,还是垄断,在没有法律限制,由市场决定的现状下,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QQ此场战争的战略却是后发而为,根源于庞大的体制,QQ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一个即时聊天工具,而是一个涉及众多领域事业的庞大王国了,这好比一只百足之虫,等对方咬了很久,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百条腿之中有一条被咬住了,但这条腿是最重要的,于是他不得不做生死之斗了。
QQ推出了自己的QQ管家,希望凭借庞大的用户群使用来去除掉安全卫士在用户电脑中的位置,这招被安全卫士在媒体上称之为“强制捆绑安装”,接着就是口水战,口水战之后因为安全卫士扣扣保镖的再次致命攻击,QQ不得不联合起来一帮子“利益伙伴”攻击安全卫士,再到直接的有QQ无安全卫士,有安全卫士无QQ的二选一,我们观看这些战术,其实QQ并不是很高明,但只有最后“二选一”的一招才是真正的“给力”,在战略上,腾讯的管理者们远没有周鸿祎高明,可能这也跟决策层的能力和机制有关,安全卫士基本上周鸿祎说了算,而QQ则要一帮子人讨论半天。
造势而为,腾讯QQ后发制人。
我们都知道,战争之前,先造“势”,取得道义上的理由和支持,是常规做法,安全卫士360虽然以“QQ扫描用户硬盘,窥探用户隐私,安全卫士保护用户电脑隐私不被侵犯”为旗帜,但其“势”却造的不是很成功,准确的说是还没有到火候上,在“势”的发展阶段就举旗开战。
腾讯在“造势”战争中,最初是十分被动的,但随着安全卫士攻击的升级,凭借腾讯门户网的影响力,及遵循了那句“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的话,与其他安全卫士的敌人如百度、金山等就联合起来并肩作战。形成了“反安全卫士联合申明”及今天腾讯门户网特开辟一个新闻专栏报道应付攻击的阵地。
“造势”,先要有一个噱头,然后必须得广为传播这个噱头才行。否则“势”的论据再好,也无法形成“势头”,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双方的噱头如何,因为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看这个传播环节,腾讯就在“造势”运动中重新扭转了局面,因为腾讯有一个腾讯门户网,而安全卫士只有一个论坛,更致命的是腾讯搜集了一大堆“证据”和“专家名人”来论证,而安全卫士相对而言,就弱势得多,除了论坛上几条疏散的信息,几乎不成“论据体系”,所以说安全卫士360在“造势”上先发起,但却为腾讯掌握优势权。
曾几何时,安全卫士凭借“反流氓软件联盟”、反流氓的正义软件,这个大旗,在06年“一夜崛起”,可谓是“造势专家”,可惜在这次战场上,却晚节不保,后继乏力了,有些遗憾。
攻击策略,谋而动,动则致命。
在这方面,安全卫士360可谓是专家了,如上文提及,安全卫士的定位很清晰,攻击目标也很清晰,从最初与金山的口水战、争夺战,到瞄准QQ,可谓是准备万分。打QQ,先提出“QQ偷窥用户隐私”,“安全卫士要维护用户安全”的口号,在行动上,公布数据,制造扣扣封杀QQ,再到让用户使用传说中的“360-IM”,这一过程在谋略上一气呵成,直接抢占电脑安全和即时沟通工具领域,然后在此基础上用类似QQ的模式,成为第二个QQ。每一个步骤都十分清晰,攻击对象,攻击阶段都安排有序,特别是扣扣出来后,直接封杀QQ,引发二者兵戎相见。
而腾讯的反击让人感觉是“以静制动”“你出招,我拆招”,只是迎战,仅仅是二选一的时候,被逼无奈血拼。在谋略上要稍逊一筹。
获取支持,走群众和舆论路线。
任何一场战争,必须得得人心,因为“得道多助”,因此,作为客户端用户支持基础上的QQ与安全卫士360,二者相比,安全卫士360应该更得人心,因为其标榜“为用户电脑安全而为”,虽然客观上是自身战略扩张,但其主观上确表现出为“保护用户电脑安全”而为,是为了用户进行的战争,而腾讯则是由于自身利益被损而为,属于个人利益捍卫战。安全卫士如果在这方面再多下点功夫,就能“更得人心”。
伐兵、伐谋,谁最获利?
对用户而言,失去安全卫士360并不可怕,如果失去腾讯QQ那就可怕了,用户的取舍抉择更偏重对QQ的依赖,安全卫士虽然在谋略上胜了一筹,但我个人认为周鸿祎发起的这次战争打的太提前了,安全卫士360整体布局未曾完整就匆促发起战争,正如QQ的二选一一宣布,安全卫士就很难应付了。
有句话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想只有即时通讯工具和杀毒软件得利了,可牛将是最大的受益者。安全卫士360与腾讯QQ的战争,是一次“中国互联网最大的内战”,如果即时沟通工具与杀毒软件商不借机会推广自己,抢占市场份额,就失去了一个莫大的商机,金山与卡巴相互宣布免费一年,人人网推出“和解软件”,就是“乱世出英雄”的做法。
以上文字一些论据也无法核实,仅为本人个人观点,但我认为二者之战,是互联网界最优秀的企业之间的赤裸裸的较量。双方相拼,虽各有内伤。但却带来很大的社会价值,比如对互联网企业市场竞争中的法制规定、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及用户需求和营销手段等方面的探讨与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