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进行设备驱动程序,内核功能模块等系统级开发时,通常需要在内核和用户程序之间交换信息.Linux提供了多种方法可以用来完成这些任务.本文总结了各种常用的信息交换方法,并用简单的例子演示这些方法各自的特点及用法.其中有大家非常熟悉的方法,也有特殊条件下方可使用的手段.通过对比明确这些方法,可以加深我们对Linux内核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我们更熟练驾御linux内核级的应用开发技术. 内核空间(kernel-space) VS 用户空间(user-space) 作为一个Linu
Linux 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运行在内核空间,应用程序运行在用户空间,两者不能简单地使用指针传递数据,因为Linux使用的虚拟内存机制,用户空间的数据可能被换出,当内核空间使用用户空间指针时,对应的数据可能不在内存中. Linux内核地址映射模型 x86 CPU采用了段页式地址映射模型.进程代码中的地址为逻辑地址,经过段页式地址映射后,才真正访问物理内存. 段页式机制如下图. Linux内核地址空间划分 通常32位Linux内核地址空间划分0~3G为用户空间,3~4G为内核空间.注意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