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沪港合作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 李迅雷  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紧迫性  中国已完成贸易全球化,在新的历史阶段的主要任务应是推进本国金融全球化。  金融要深化,必须得开放。中国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任务已日趋紧迫。  首先,中国已完成贸易全球化,开启金融全球化新阶段。2009年,中国商品出口12015亿美元,占世界商品出口额的9.6%,居各国之首。日本经济在顶峰时期曾占世界出口份额的10%,而后持续回落。可见,中国已完成贸易全球化,出口份额的提升空间已经有限,在新的历史阶段的主要任务应是推进本国金融全球化。  其次,中国步入资本输出的关键阶段,国内资本有全球配置的需要。一方面,中国的M2/GDP比值现已接近200%,且该比值的上升趋势依然强劲,居民资本财富的流出管道不畅,对内造成通货膨胀隐患。另一方面,截至2010年9月,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26483亿美元,人民币升值导致以本币计价的储备资产缩水。因此,当前的两难困境是:居民持人民币面临通货膨胀,央行持外汇储备面临人民币升值。两头贬值,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化整为零、放开居民的海外投资,由金融企业来对居民投资进行专业辅导,对资产配置提供建议、服务。  再次,国内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规模仍然处于历史高位,需要合适的输出渠道。  最后,人民币逐步成为贸易结算货币,境外人民币存贷需求旺盛。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间,中国央行与东南亚、东欧和拉美等6家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共6500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货币互换为外商提供了人民币的经贸融资,是人民币成为结算货币的前提条件。2009年7月后,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公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人民币逐步成为对外贸易的结算货币,完成了人民币国际化关键的一步。在成为贸易结算货币之后,境外人民币的流通规模和存贷需求迅猛发展,需要有人民币的在岸与离岸中心处理这些需求。  现状及挑战  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企业要走出去,拓展海外投资业务。  中国经济发展、居民财富增加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最有利条件。2010年,中国的GDP增速预计为10.2%,全国GDP规模将达到39.5万亿。截至2009年,按照世界银行估计的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GDP已占全球13%。因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在未来20年仍有可能保持8%以上的经济增速,2020年可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此外,收入不平等亦是中国经济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的一个现实原因,预计居民存款增速在较长时期内仍会高于GDP增长率,家庭理财市场的增长空间值得期待。  然而,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首先,上海金融开放度过低,相较于全球其它主要交易所而言,上交所的外资金融机构资产比重及外资上市公司比重过低。其次,金融监管过度,金融创新不足。再次,金融机构业务较为单一,国际化程度低。中国大陆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主要以经纪、自营、承销为主,只涉及极少数衍生产品,经营方式仍是分业经营,地域范围以国内市场为主,海外业务才刚起步,以香港为主。如果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企业要走出去,拓展海外投资业务。  沪港合作的前景展望  上海可以借力香港优势,通过沪港合作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要把香港建设成人民币离岸中心。香港是中国内地通向国际的一个平台,也可视为缓冲带。中资企业在香港市场做大做强,对于下一步去欧美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开拓全球市场大有裨益。  比之上海,香港的核心优势主要有:一方面,香港具有规模庞大、功能完善的多层次市场体系,资本市场高度国际化;金融基础设施完备,金融产品丰富、金融创新活跃;监管机制高度市场化和国际化。另一方面,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确立,并已取得巨大进展。2010年7月,央行与中银香港签署修订版的《香港银行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允许香港合规金融机构进行人民币存兑与放贷业务;2010年以来,数家企业已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由广东、上海扩大到全国20个省;人民币结算境外地由港澳、东盟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结算金额由2009年上半年36亿扩大到2010年上半年706亿。  近几年去香港设立分支机构的内地券商也较多,预计未来几年会有大的增长。目前香港券商有480多家,主要分为外资、华资(香港本土券商)和中资。外资券商历史较长,加之香港西化式的管理,他们占有得天独厚的地位,所有外资大行在香港都设有分支机构。华资券商本身资本和实力较弱,在香港一直处于劣势。中资券商这几年才获批准去香港,但后来居上,发展势头迅猛。目前香港证券市场总市值中,中资企业占比57%,
成交量则占比62%。  中资券商到香港设立分支机构的目的是开展海外业务,一般认为中资在香港会具有一定的背景优势,包括上市企业的来源优势和投资客户的来源优势。但事实上这两个优势都未能很好地发挥。上市企业来源优势方面:如大的企业上市,像农行,有七个联席保荐人和联席账簿管理人,除了中金和农银国际本身外,其它都是外资,中资券商一般是拿不到的。在香港位列前十名的券商只有中银国际进入第九名,前八名都是外资行。这是因为外资行具有一定的人才、资金和长期历史地位优势。客户优势方面,中国居民到海外投资有严格限制,人民币不可兑换,所以这一点现在也未成优势。  不过,现在的形势越来越开放,包括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截至11月份,人民币在香港已达2000亿存量,香港中资券商正在设计人民币小QFII产品,向有关部门提交申请报告。相信中资券商在香港很快会有一定的基础,监管机构应扶持一些中资券商走向海外企业。  上海可以借力香港优势,通过沪港合作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体方式包括:首先,借助内地经济发展,特别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提升双边市场规模,开拓业务空间;其次,加强沪港交易所合作,推动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和发行债券,同时以香港市场为基础逐步开放上海股票、债券市场,提升上海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再次,创设港股ETF,便利内地居民投资香港股市,允许境内投资者通过合作管道投资香港市场,缓解国内流动性过剩压力;最后,推动上海本地注册金融企业进入香港市场,并以此为基础推动上海金融企业的国际化步伐。  综上所述,我国应适时放宽海外投资渠道,让境内金融企业积极参与境内居民的海外投资理财活动。对民间投资海外的证券和房地产,应尽快研究和制定相应法规,确定开放范围和时间表。对于民间投资海外市场,在操作上不妨利用香港这一规模越来越大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开展海外投资业务。香港有不少中资金融机构可以提供中介服务,可以借此打通内地和香港之间的货币来往,便于中资金融机构对民间投资的合规性监管和风险控制。

时间: 2024-08-16 18:26:09

加强沪港合作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相关文章

扎实推进上交所国际化进程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 张育军 一.稳步推进上交所国际化进程是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必然选择 今年3月25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 意见>(以下简称"两个中心建设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这是中央正式对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行系统规划和全面部署,标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入实质性阶段.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上海的

推进上交所国际化进程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 张育军 稳步推进上交所国际化进程是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必然选择 今年3月25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 意见>(以下简称"两个中心建设意见"). 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四个主要内容,体现出的共同特征是国际化.其中,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升级的首要条件.从当今全球几大主要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来看,证券交易所在推动当地金融中心的建设过程中起核心和关键作用.国际金

各界齐献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之路越辩越明

在国务院有关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文件的既定框架之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经有章可循.而在本届陆家嘴论坛期间,来自政府高层和金融界的权威人士则从更加具体的推进措施上对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献计献策. "两个中心"建设联动 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指出,新形势下保险业可以更好地促进上海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建设,发达的保险市场是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周延礼表示,下一步要加快发展保险市场体系,首先是在再保险领域要加快推进工作,建立再

全球视野:把握好机会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随着日前以"世界格局中的中国金融"为主题的"2008陆家嘴论坛"召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问题也引起了广泛讨论与关注.笔者认为,在中国金融居于世界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的大背景下来讨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问题,不仅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而且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和思考. 从全球视角来看,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表达了中国经济和金融在世界经济和金融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因为,无论从国家战略层面,还是从中国金融作为世界金融格局中最有活力和成长性的新生力量来看,上海建设国际

数码港成就沪港双城驾“云”腾飞

由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数码港)主办的「沪港双城共建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3423.html">云计算平台」研讨会,今日在上海创智天地广场隆重召开.数码港一直致力推动香港资讯科技的发展并积极加强沪港合作,除了在上海开设办公室协助香港企业拓展上海市场外,现在更进一步推动云端运算技术的发展,与上海创智天地.香港电脑学会.云海产业联盟及上海市云计算创新基地等合办是次「沪港双城共建云计算平台」研讨会,共同探讨研究云端运算的未来发展趋势.

《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即将出台

日前,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在出席第五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表示,为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市正在起草一部条例,内容涉及一系列支持和服务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配套支持. 记者获悉,屠光绍所说的条例名为<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目前,该条例(草案)已下发至央行上海总部.银证保各上海分局,以及各类主要市场机构征求 意见. 据了解,今年年初,上海市金融服务办成立专项调研小组,负责起草<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下称条例).4月底,该条例征求意见稿正

深圳将建跨境电商和深港合作合作教育和文化园区

摘要: 2014年12月30日,由深圳市经济贸易与信息化委员会和厦门大学合作建设的深港新型跨境 电子商务 和文化产业园区在北京完成前期可行性论证.据深圳经信委副主任谢建民介绍,深港跨境 2014年12月30日,由深圳市经济贸易与信息化委员会和厦门大学合作建设的深港新型跨境 电子商务 和文化产业园区在北京完成前期可行性论证.据深圳经信委副主任谢建民介绍,深港跨境电子商务和文化产业园区立足于深圳保税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第四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现代物流仓储系统和管理基地.以及深港合作教育和文化产业园

屠光绍:上海金融中心建设要从政策向制度转变

11月6日下午消息 在出席财新年会"资本市场建设与金融中心发展"论坛上,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着三个转变,其中要从政策向制度转变. 屠光绍认为,从发展动力来看,要从政策向制度转变. 他指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必然涉及资本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问题,其中又必须涉及到一系列的制度.很多先行先试是从政策起步,只有把政策最后形成制度后,其所谓的作用.稳定性和持续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从发展资源来看,应该比较多地从物质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变.如果要发展服务业,尤

屠光绍:依靠国家协调机制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随着国务院有关文件的出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式进入推进落实阶段.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16日在"2009陆家嘴论坛"做主题发言时表示,在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这项国家战略实施的过程之中,要紧紧依靠国家层面的协调机制在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重大问题上的指导和协调作用. 国家协调机制不可或缺 "建立由发改委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协调机制,加强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在上月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