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儿分别了一个长假,中间间隔了一天,然后又是一个短假,突然发现回来之后她对我的称谓一下子变了,白天叫我小狐狸爸爸,晚上叫我乌龟爸爸,好像下午还叫我猫咪爸爸来着。
我一直无解,问她的时候,她也说了几句,我没听明白。直到晚上我给她换衣服,发现睡衣上有个小狐狸,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我明显感觉到她现在会的词汇也多了不少,有些话能自己说得很清楚了,而且似乎是属于那种话多一些的孩子,有时候还自言自语,比如让她扔垃圾,她会自己给自己说,似乎也是在问我们的感觉,垃圾桶在哪里呢,哦,是在这里。晚上出去玩的时候,和一个三岁的小男孩还能简单对话了。
我在她旁边坐的时候,她就会反复问我,这是什么意思?突然发现她意识到了很多的东西,有时候声音是空气净化器,有时候是楼下汽车的声音,有时候我压根没听到声音,就说没有声音啊。下午的时候她躺在床上,突然爬起来说,这是飞机的声音。
这就是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记得以前我在女儿的二三事中说过一个事情,那就是我在卫生间里的时候,她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会进来,我说把门关上,她就走进来,乖乖把门关上,站在我面前等我。现在一下子改观了,我说把门关上,她就说好,然后把门缓缓拉上,在外面等我。
我旅游回来给孩子带了小蜜蜂的唇膏,她对这个很有兴趣。一给她就拿来在嘴上涂,我说行了,可以了。她还是放不下手。还把唇膏藏起来,不让我看到,然后过一会拿出来继续抹抹,下午的时候把整个唇膏里的东西都给拿出来了,这一个好端端的唇膏就败没了。
如果她坐在那里不出声,那么很可能在做什么不想让我知道的事情,我仔细一看原来在拆另外一瓶唇膏的包装,你看看这孩子现在多机灵。
昨天突然听我爸说,好像没怎么见珊珊走路,一般都是跑,得锻炼她走路了,但是这个风一样的孩子早就开始独立了,好多事情都喜欢说,我来我来。然后一边用手把我牢牢挡住,出门也很少让我们拉手走路了。
我一直在思考幸福度这样一个事情,在华盛顿机场的时候悟出来一些,那就是如果我们有共同的终点,自愿平等的状态下(至少每个人都有座位),其实我们可以更多的享受生活而不用那么多的等待。华盛顿机场转机到北京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一般大家都比较赶,会早早在候机口排队等待,但是我找到候机口之后,就改变了注意,因为早一点check
in还是晚一点没有多大的关系,我看着候机口里的长长队伍,于是扭头去了不远处的购物店,在里面转了好一圈出来,他们还在排队,而我又转了好一会回去check
in的时候几乎没花什么时间。这个时间我看到了更多有趣的东西。
而这个幸福度放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其实也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于孩子也是如此,我能抽出的时间比较少,所以目前能够坚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周末带着孩子去吃早餐(牛肉面),以至于孩子见了我似乎有了条件反射,要我带她去吃面。吃面的过程其实我还是很忙碌的,但是这种难得的相处还是需要继续保持的。
虽然我们陪伴的时间很少,但是陪伴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