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序:这篇文章是可用性大师 Jakob Nielsen 在10年前总结的,到今天仍然受用。通过这个时间跨度,可以得出,可用性话题不是某个时代的产物,一些研究经验时至今日也依然值得借鉴。看似短小的10条启示中,融入了大量项目经验,这些内容也将继续指导设计者,在新的互联网技术推动下,创造出更加高质量的产品。
不要把它当作教程来看,它只是思想精髓的提炼。在各式各样的项目中,会遇到千奇百怪的情况,会跟各种角色的人一同协作完成目标。只有当大家达成共识,才能更好地提高效率,这10条启发正是纽带。
其实,这是10条关于界面设计的基本准则。之所以称之为“启发”,是因为它们来源于实际经验,而非枯燥的理论知识。
系统状态的可见性
应始终让用户了解当前发生的事情,并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反馈。
系统与现实世界的匹配
讲用户听得懂的语言,无论单词、短语还是阐述一些概念,把术语留给机器去读。遵循现实世界的准则,让信息表现的自然、符合逻辑。
用户控制和行动自由
用户在功能选择上犯错是常有的事儿,这就需要为其提供一个“紧急出口”,不必再通过额外的对话就能离开那里。提供撤销和重做功能。
一致性和标准
别让用户为不同的文字、状况和行为是否代表同一件事情而产生疑虑。要遵循平台的思想。
错误的预防
一个能在第一时间防止犯错的设计,总好过一堆漂亮的错误提示信息。应当在用户行动以前,就消除能诱使犯错的条件,必要时提醒用户确认操作。防患于未然。
系统去识别而不是让用户记忆
尽量降低用户对目标、行为和可见选项的记忆成本。不要让他们去记忆信息该从哪段到哪段。同时系统的使用说明应当可见,并在必要时,提供适当的提示信息。
灵活性和使用效率
快捷键——对初级用户不必特殊说明——但可以提高专家级用户的使用效率,这种交互兼顾了有经验和没经验的用户。同时允许用户定制频繁动作(译注:允许用户将使用频率较高的操作集中,或将功能按个人习惯排列)
简约设计美学
对话不应该包含不相关或不需要的信息。因为每一个额外的信息单元,都会一定程度上削弱原本相关信息单元的相对可见性。
帮助用户识别、诊断,并从错误中恢复
错误信息应当使用简单的语言(别用代码、编号,这种东西只有工程师能看懂),有针对性地阐明问题,并带有建设性地解决方案。
帮助文档
即使一个系统很棒,不用依赖帮助也能使用,但它可能仍然需要帮助文档。诸如用户重点任务方面的任何信息都应该能被方便地找到,并提供有简明的具体行动步骤。
via useit.com
image:www.gettyimag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