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都有哪些东西忽悠用户?

文章描述:产品是怎么忽悠用户的.

又是一年愚人节了,好像我第一次听说愚人节这个节日的时候还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大概在03年左右,不知道算不算是OUT的。没想到十年之后的自己一步步走上了做产品的路子。

既然是愚人节,那我们就聊点带忽悠的东西。再说句跑题的话,忽悠这个词是不是从赵本山大叔的小品开始传遍神州大地的?求证。

说到产品是怎么忽悠人的,这里先澄清一下忽悠在本文中的定义:非欺诈,只是略带夸大,俗称吓唬。那么我们平时看到的产品里都有哪些东西是用来忽悠用户的?且看我肤浅之谈。

一、标题。且看下列标题,猜猜看都是哪些网站的口号?

全球最大的采购平台,批发市场和商人社区。

全国最大社区媒体。

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

中国最大的军事网站。

中国最大的娱乐新闻网站。

中国最大的在线音乐网站。

中国最大的行业信息咨询平台。

中国最大最专业的物流信息网。

中国领先的视频门户。

中国第一视频网站。

中国第一影视门户。

中国领先的视频分享网站。

中国第一视频门户。

全球最大中文······

最有影响力的游戏媒体。

中国游戏第一门户。

中国最大的SNS社交网站。

······

就不一一列举了,太多了。下面给出答案吧,大家对号入座即可。

1.阿里巴巴,这个貌似不算口气大,因为底气确实够足;

2.中华网社区,这个没玩过;

3.搜狐,现在不好说,不过几年前的口号了,也不能算人家夸大了;

4.中华网军事频道,至少看军事我没去过;

5.中国娱乐网,带中国俩字儿的就是不一样啊,中国娱乐网,娱乐中国······

6.一听音乐网,没去过;

7.中华商务网;

8.中国物通网;

9.激动网,这几个视频网站是最有意思的,一句话,就那么几个词,来回倒着用;

10—13.优酷、爱奇艺、56网、酷6网;

14.这个就比较好猜了,谁最懂中文?当然百度了;

15.这个是腾讯游戏频道,不知道影响的是哪个方面。

16.这个是17173;

17.开心网。

先不看内容,光这些个副标题就足以让用户安心点进去了。再加上把主标题加上个中国或者中华,让人一看就觉得出身都不一样。难怪现在这么多标题党,得能够吸引的住眼球!

不过最近几年新出现的一些创意网站似乎摆脱了这个现象,用词开始不那么俗气了。名字都有些新意。

二、视觉上吓唬你。多烂的站,只要UI做的好,都会给用会带来一种错觉:正规+专业+大公司荣誉出品。所以有个好的UI设计师还是非常重要的。举个例子,我们现在做的这款产品,给我同学看,结果他说你们这网站长的又老气俗套还要钱,一看就像骗子网站!我都内伤了。不过说句心里话,确实不好看,我们内部的人也都说不好看,但是还不至于联想到骗子网站,毕竟我是天天都在看着这个网站成长的。真不知道当初这个UI是怎么选出来的。不过还好,这次优化后的新版本终于入流了,看着漂亮很多,总算是步入正规军行列了······

三、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很重要啊,一般你有一个牛逼的合作伙伴,就多少会有几分实力。让用户多几分信任感,一般不出名的新产品都会这么干。所以反过来想想真正有实力的产品一般都不会轻易给别人做广告的,即便跟某某“大款”有关系也不会摆出来,甚至摆在一个生怕你看不见的地方。有合作关系的多了去了,摆的过来么?撑死在底下给放个文字链就算给足面子了。所以说,越是强调我有某某合作伙伴的,就越是说明这是在“吓唬”用户,狐假虎威而已,不过好多产品都是这么成长起来的,也确实是个屡试不爽的营销办法。

四、挂上政府机关牌子的。刚刚是“傍大款”,这回说的可是货真价实的政府工程。但是就我来看,越是从政府出来的货,越是没好货。不是没实力,是这块肉太肥,谁都想分一杯羹。不多解释,春运的时候在网上购过票的肯定都知道12306吧······

刚出新闻说铁道部建了个网上购票系统,多么多么的为民解忧,我还琢磨着大手笔的老板应该搞成出个相当高科技的产品出来才对,结果一上线没几天大家就都泪奔了······

以上列举的都是在对产品的包装上下的功夫。其实说产品是怎么忽悠人的更多的是体现在运营上,在产品设计上只不过是为了达到某种针对用户的目的而特意的做一点引导。

说忽悠也不是很不为过,比如让想用户点一个按钮,一般都是只告诉用户点击完之后的结果,并且无论干什么都要加上“轻松”二字,但是决不告诉你点击完还要走哪些过程,因为目的就是要你放心大胆的点。点完之后才发现,其实一点都不轻松。

还有一些数字上的障眼法,告诉你多少多少人下载此产品,虽然不敢保证全是真的,但至少也有专门用来忽悠用户的。这种产品一般都是在发布前先拿着扩音器在网上媒体上炒作了一段时间然后再放出来让大家用。

另外一种就是典型的恐吓型忽悠了,国内用此招的高手莫过于奇虎360了,可谓是举着安全的大旗横扫了一下国内市场。先吓唬用户你的电脑有多危险,再告诉你本软件全部都能帮你搞定,最后再给你推荐个套餐产品说:全套装备更安全!这样一来,用户被吓了一跳,对360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之后再感叹一句:永久免费。

貌似又扯远了,不过对于产品人员来说,能设计出会忽悠用户的产品是其必备的技能。好的产品不在于能为用户铺一条多么平坦的路,而是在于能让用户一直沿着你铺出来的路走,即使不是很平坦也能不掉队,这就算一个成功的产品。至于路平不平,我们可以铺完再补一遍,只要用户在路上,就不怕你没有资源修平它。

时间: 2024-08-07 08:36:36

互联网产品都有哪些东西忽悠用户?的相关文章

互联网产品:到底听不听用户的?

听不听用户的??这其实不是个什么问题,最好的答案就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Keso抛出这个问题后,诞生了非常多精彩的观点.大家不妨品味一下. Keso: 1.跟着用户的抱怨跑,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用户,因为他是用户,抱怨是他的权利.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所以不可能没有抱怨 2.杨勃相信数据,相信用户怎么做比他们怎么说更本质. 3.一件有创造性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满足用户已有的需求,而是创造尚不存在的需求. 白鸦: 4."以用户为中心"是指以用户的方式注重用户

互联网产品设计:交互设计和感性用户

文章描述:交互设计的理性Vs.多样的感性用户. 和一位视觉设计师讨论UED分工的时候,他说:"交互设计做的就是逻辑."听起来似乎没错:互联网交互做得最多的就是点击.跳转.无论target到另一个page是_self还是_blank,无论信息架构的sitemap,还是导航,似乎交互做的就是一个纯理性.高逻辑的活儿. 直到有一天向臭鱼请教一个产品的设计时,我才意识到被忽视已久的问题. 这个产品大致需求是这样的: 一个图像上传产品.用户可以设置一张显示,也可以设置一周自动轮换.每个选择会为用

互联网产品主要为谁而设计 新手、中间用户还是专家?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交互设计的经典著作<About Face >中,Alan Cooper将用户分为三类:新手.中间用户和专家.他指出在软件领域,最终大多数用户会停留在中级阶段. 软件领域,多数用户会停留在中间阶段 互联网产品主要为谁而设计?新手.中间用户还是专家? 我们每天在不同的网站上不断寻找需要的信息,不知道打开过多少未知的网页.而每个网页或许作为新手的时间又很短暂.大概访问个3次,就能够达到中间水平.也许永远不需要进阶到专家水平--去了解网站的运行方式,使用

互联网产品的对象主要是谁?

交互设计的经典著作<About Face >中,Alan Cooper将用户分为三类:新手.中间用户和专家 .他指出在软件领域,最终大多数用户会停留在中级阶段. 软件领域,多数用户会停留在中间阶段 互联网产品主要为谁而设计?新手.中间用户还是专家? 我们每天在不同的网站上不断寻找需要的信息,不知道打开过多少未知的网页.而每个网页或许作为新手的时间又很短暂.大概访问个3次,就能够达到中间水平.也许永远不需要进阶到专家水平--去了解网站的运行方式,使用工程师式的高级功能.这样看来,互联网产品很少包

互联网产品和人性之间的“欲与孽”

用当下最流行的话来说,好的产品和服务必须要找到用户的痛点.互联网的经验主义其实可以帮助我们去判断并且找到这些痛点和需求,不过,如果我们追本溯源,那么用户的痛点.需求或者说是欲望究竟因何而生?而这些本质又是什么?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也许,要找到这些答案,除了实证科学之外,哲学还有宗教就是解答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 其实在本文里面,小编想尽力去避开那些宗教色彩和信仰,仅仅借用七宗罪的基本概念,来表述人类与生俱来并且是不可战胜的欲望或者原罪,其中不涉及褒贬.而这七种欲望其实是根植于人脑的深层结构之中,

免费=王道?付费是否刚需?互联网产品生死之谜

互联网自诞生以来,就重塑.颠覆了许多行业,不管是传媒.广告.社交.办公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互联网也创造性的研发出许多革命性产品,其影响力辐射社会的每个角落,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对社会运行模式的改变之大.贡献之多,难以言述.不过就互联网产品本身来说,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贯穿着关乎生死的两派决斗--免费及付费. 免费和付费之间的矛盾和融合一直纠缠着互联网产品,有时会阻挠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有时却在不经意间推动互联网得到跨越式进步,其中的恩怨纠葛比比皆是.即使是参与其

移动互联网 别“抛弃了”PC端的用户

腾讯构建的社交帝国一度笼罩着国内的所有互联网公司,无论是百度.阿里巴巴这些大巨头,还是一些中小企业,在社交领域都败给了"企鹅".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企鹅"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腾讯旗下的微信裹挟6亿的装机量(注:11月8日腾讯和当当宣布达成战略合作的时候,当当网表示微信有超过6亿的装机量,移动端具有明显优势,能为当当网提供优质的消费类用户),依然横扫整个移动社交市场.马化腾日前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会上表示:微信真正把手机变成了人们的电子器官,是纯粹为移动互联网而

互联网产品交互事件分析

挖坟 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1984年一次设计会议上,大名鼎鼎的英国交互设计师比尔·莫格里奇首次提出交互设计这个概念,作为一门关注交互体验的新学科而存在并发展到今天,他一开始给它命名为"软面(Soft Face)",由于这个名字容易让人想起和当时流行的玩具"椰菜娃娃(Cabbage Patch doll)",他后来把它更名为"Interaction Design"――交互设计. 思考 交互设计是

传统企业和传统产品转型互联网产品平台模式的那些事

摘要: 从事产品经理这些年以来,大到主要负责三茅招聘软件平台和美赛达B2C/APP商城的产品规划,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小到移动端各种行业的APP产品规划和运营,和一些运营平台服务型产品 从事产品经理这些年以来,大到主要负责三茅招聘软件平台和美赛达B2C/APP商城的产品规划,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小到移动端各种行业的APP产品规划和运营,和一些运营平台服务型产品.前几年大多是互联网产品做得居多,这些年反到挑战了一些传统行业转型互联网服务型产品的设计,这些经历和艰辛是对自己职业阅历和挑战力的又一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