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的层次: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

前段时间在看《情感化设计》,启发很大,情感化设计偏向工业设计、软件产品设计方面, 《情感化设计》重要的以”情感”为主线来讨论、阐释各种设计,不是一本设计指导用书,而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理念阐述。

 做为设计师一般会有这种感触,一开始从事设计工作时,最重要的是借鉴具体设计案例和成文的规定,注重很具体化的层面东西,但是做到有瓶颈时,迫切需要更高层次的、抽象的、有点哲学味的东西来指导和补充。让自己的设计作品具有“思想”,每一件设计作品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设计过程”,经历了多种多样的设计假想,推翻,迭代,重新设计,最终才是更符合需求的设计成果。

产品设计有三种水平:本能水平的设计,行为水平的设计和反思水平的设计。

本能水平的设计主要涉及产品外形的初始效果;行为水平的设计主要是关于用户使用产品的所有经验;反思说的设计主要包括产品给人的感觉。它描述了一个什么形象,它告诉其他人它的拥有者是什么品位。设计者在设计新的产品时,应综合考虑设计的这三种水平,创作出既美观易用又富有个性的产品。

结合上面的这三种设计水平,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您会有不一样的思考:

好的产品设计,即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也能节省材料,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螺丝刀和小榔头是两种工具(上图),设计师巧妙的发现人们的情感需求,将两件工具合二为一。

 

当刷完油漆后,您也许会有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放置油漆刷的痛苦,上图的设计巧妙的满足了人们的情感化需求,设计出的油漆刷符合人们的情感需求。

 

带有温度显示的水龙头设计,可调节水温

在使用上图产品过程中,本能水平的设计是用户会觉得这个水龙头的材质,质感,造型。行为水平的设计,了解收集到用户使用水龙头时的各种需求,水温,有需求用凉水,热水两种状况等等。反思水平的设计是如果水龙头放的热水会烫伤用户,那么针对产品设计一个温度计,这样就不会造成烫伤。

产品设计中的三个层次: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

本能层就是给人带来的感官刺激的一层,例如我们平时做的界面、专题,视觉上对用户的刺激。

百度娱乐沸点专题,红色对用户视觉上的刺激,豪华感,年度盘点,娱乐,等等元素,将活动表达的淋漓尽致。

 

行为层就是我到达了这个网站怎么来玩,怎么玩的爽快,有什么产品我可以玩。

 

百度MP3音乐盒,在满足用户的播放音乐需求后,换皮肤的设计,更加超出用户对播放器的诉求。

反思层最好的成语是”触景生情”,用户在一个互联网产品当中能获得认识、并且总结、反省、品位的传播、认可等等一些,可以称为反思层。例如:在黄山上,有很多人是拍照;也有很多艺术家在写生,他们的体验不一样,所能感触的也就不一样,一个可以瞬间完成的动作,一个得等好长时间,慢慢亲手描绘这美丽的景色。所以艺术家的体验绝对比拍照的人体验更为丰富。

《情感化设计》的一些读后感和举例先分享到这里。理解这些得需要一些时间,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也希望大家能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多多思考自己的设计工作,或者说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时间: 2024-11-01 13:27:36

产品设计的层次: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的相关文章

产品设计的本能层、行为层与反思层

前段时间在看<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2151.html">情感化设计>,启发很大,情感化设计偏向工业设计.软件产品设计方面,<情感化设计>重要的以"情感"为主线来讨论.阐释各种设计,不是一本设计指导用书,而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理念阐述. 做为设计师一般会有这种感触,一开始从事设计工作时,最重要的是借鉴具体设计案例和成文的规定,注重很具体化的层面东西,但是做到有瓶颈时,迫切需要更高层次的.抽象

产品设计人员:符合用户体验产品的5个层次

文章描述:再读用户体验的要素. 上一次囫囵吞枣般看了一遍,只大概知道有5个层,一年后重读,感觉跟小菜鸟的时候就不一样了.百来页的书比起内外而言少多了,很快就看完了. 看到前言关于的用户体验的描述及事例,感觉所谓用户体验,就是使用户在使用某一产品(功能)时,能在各种情况下,快捷.准确地达到预期目标.为什么用户想要用某一个产品,关键在于提高效率,并能够减少犯错的几率. 而对于产品设计人员而言,如何把一个产品做成符合用户体验的产品,就是这本书所教给我们的5个层次的划分,从抽象到具体依次为战略层.范围层

用户体验与产品设计:专业的领域里做好专业的事情

文章描述:用户体验与产品设计. 知乎上看到有人问:"如果产品经理学习了 UED 的思考方式做产品设计,那就不需要交互设计师这个职位了吗?"   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只要学习了UED的思考方式,就能做好交互设计了.大谬矣!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很热门又很含糊的词:"专业人士".如何才能算专业人士?如何才能在一个专业的领域里做好专业的事情?   我自己的看法是,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必须至少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一.参悟本领域的本质和核

产品设计就是组装用户心理需求的满足方式

文章描述:产品设计就是组装用户心理需求的满足方式. 在上一家公司里,至今还留传着因我而起的一个笑话,就是当某人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时,旁人会冷不防地追问一句:数据呢? 这是我在有关产品设计的头脑风暴讨论中经常会讲的一句话,目的是追问讲话者的思路是来自于哪里:是自己想的,还是别人那里看来的?是逻辑推理的,还是数据分析的? 想法和创意对于产品来说很重要,但它们绝不是凭空建立的.我曾经在回复某一位朋友的话题时说过,所谓的创新,就是现有的东西的再组织.这句话里有两点意思,一是现有的东西,二是再组织.

互联网产品设计思想:不一样的简洁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路德维希·密斯·凡的罗     少就是枯燥(less is bore)-罗伯特·文丘里     less is more是设计领域对现代主义的解读,主张功能决定形式(forms follow function),废除一切不必要的装饰以及重复的信息,它的基础就是理性主义.如果它被解读成"要简单,清晰,明确",应该说是不够完全的,因为只看到了表面的"less"却忽视了实质的"more".对于互联网产品设计而言,

隐藏在购物车的诞生史中的产品设计技巧

  设计过程中,顺利总是相同的,但是碰到波折的时候,情况总是各种各样的.产品设计总会碰到沟沟坎坎,如何应对问题,如何提升和迭代,前人的经验有时候还是挺有启发的.我们所熟知的购物车是如何诞生的,又碰到了哪些问题,答案就在今天的文章里. 有个东西是你每次去超市扫货的时候都必须用到的,购物车.在中国,购物车的大规模流行其实也是近20年来的事情,但是在美国,它已经出现好几十年了,甚至于许多小型的商店和杂货店都会配备.有意思的是,购物车的设计也是一波三折的.购物车的设计者 Sylvan Goldman,在

产品设计中先熟练使用铅笔 不要依赖Axure

在互联网产品领域,Axure已成为产品经理.产品设计师以及交互设计师的必备工具,从某种程度讲,Axure帮助我们建立低保真模型,便于与用户的需求验证,也帮助我们构思交互细节,使前端和开发人员更容易理解我们的产品;但从另一方面讲,Axure绑架了我们的思维,让很多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养成了"无Axure不设计"的恶习,忽略了用户故事.功能规格和信息架构,甚至走入"为了用 Axure而用的误区",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和产品的硬伤.因此,提醒为Axure着迷的产品经理:在熟练

数据产品设计的3个方法论

写这篇小文主要是因为这几年总是阴错阳差地与数据打着不大不小的交道,也是想总结一下自己对数据产品的一些思考和认识,看看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何谓数据产品 按照惯例,第一次听说数据产品这个词,毫不犹豫的百度之,搜索出现了三个比较有意思的结果.其一是虎嗅网的老读悟发表的<数据产品经理的前世今生>,其二是 "最新招聘信息6136条_数据产品经理",基本属于杭州某大型互联网公司,其三是innovate511的最新微博显示"做数据挖掘研究,如果做应用产品没有

方军:关于产品设计,互联网营销

最近想产品想的多,所想比较小众,所想中能大众的 ,其实不是产品的部分,而是关于范畴这件事.最近比较痛苦的就是,发现讨论讨论经常发现大家不是在同一层面.同一词汇体系对话.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互动的过程,共同营建这个对话公共空间出来. 范畴的定义就比较难了,比如维根斯坦利用"家族相似"来定义,游戏(game):在我们称为游戏的任何事物之间,并不共享任何单一性质,但是尽管如此,所有的游戏都通过一个复杂的相似性网络相互连通在一起.还好,我们大多数人不用在哲学层面上探讨这些,小范围形成共识.词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