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grub-install命令把grub安装到u盘
①准备一个u盘,容量不限,能有1MB都足够了。
②把u盘格式化(我把u盘格式化成FAT、fat32格式了,最后证明也是成功的)。
③开启linux系统,打开命令行终端,进入root模式,然后输入命令行:
mount /dev/sdb3 /tmp/boot
grub-install --root-directory=/tmp/boot --no-floppy /dev/sdb
注意:上面/dev/sdb是我的u盘,在linux系统里的盘符吧,那个/dev/sdb3为什么是“3”,这个因不同的实际情况而不同吧。
总的来说,/dev/sdb就是我的u盘的名字,/dev/sdb3就是我的u盘的一个分区。
④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的u盘,已经多了一个boot目录,里面有一些内容,这个时候,boot目录的路径是/dev/sdb3/boot/。
⑤把“/boot/grub/grub.conf”和“/boot/grub/splash.xpm.gz”,复制到“/dev/sdb3/boot/grub/”下面(也就是“u盘/boot/grub/”)。
⑥然后把/dev/sdb3/boot/grub/grub.conf修改成以下内容:
# grub.conf generated by anaconda
#
# Note that you do not have to rerun grub after making changes to this file
# NOTICE: You do not have a /boot partition. This means that
# all kernel and initrd paths are relative to /, eg.
# root (hd0,0)
# kernel /boot/vmlinuz-version ro root=/dev/sda1
# initrd /boot/initrd-version.img
#boot=/dev/sda
default=0
timeout=5
splashimage=(hd0,0)/boot/grub/splash.xpm.gz
title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1280*1024(3.4.0)
root (hd0,0)
kernel /boot/vmlinuz-3.4.0 root=/dev/sda1 selinux=0 init=/sbin/init vga=795 fb:on
initrd /boot/initrd.img-3.4.0
title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1600*1200(3.4.0)
root (hd0,0)
kernel /boot/vmlinuz-3.4.0 root=/dev/sda1 selinux=0 init=/sbin/init vga=858 fb:on
initrd /boot/initrd.img-3.4.0
⑦重启计算机,在BIOS里,设置为从u盘启动,即可。
说明:grub2.0以后支持的是grub.cfg
set default=0 set timeout=5 set gfxmode=1280x1024 menuentry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1280*1024(3.4.0)' { set gfxpayload=1280x1024x32,1024x768x32,800x600x32,800x600x16,800x600,640x480 linux /boot/vmlinuz-3.4.0 root=/dev/sda1 selinux=0 init=/sbin/init vga=795 initrd /boot/initrd.img-3.4.0 }
制作步骤:
先用cfdisk 在U盘中,创建个两个分区,第二个一会儿作为boot分区。
0:mkfs.ext3 /dev/sdc5
1:mount /dev/sdc5 /tmp/boot
2:grub-install --root-directory=/tmp/boot --no-floppy /dev/sdc(*注意*)
自己修改一下menu.lst文件吧。这个简单。
****************************************************************************
以上全部推翻重写。需要懂得理论上的知识,才能做出正确的结果。
****************************************************************************
首先理解引导中U盘引导部分的过程。
1:当BISO通电引导到磁盘时,会检查MBR区域(MBR:446+DPT:64+ENDFLAG:2=512)
MBR里面必须存在引导程序,通常会是我们熟悉grub,dos,95dos引导等。否则无法引导。
这里做个简要说明:平常我们将系统安装硬盘上,通常安装都是安装windows,再安装linux,而通常当安装linux时,会提示你是否安装到MBR里面,或者安装到你的某个磁盘分区里面,通常是你的/boot的所在分区。
安装在MBR,或者某个磁盘分区。这2者之间存在差别。
a:当安装到MBR时,会将已经存在的Win自己在MBR的引导程序替代,变成GRUB引导。
b:当安装到某个分区时,会由存在的Win的引导程序,引导到那个分区的Grub,再有Grub引导到各个操作系统。
这就是2者的差别。win没有为其他系统考虑过,到了自己的磁盘分区之后,对于引导其它系统,没有提供可以直接引导的命令,只能进入后修改它的boot.ini文件。而grub提供命令命令菜单,可以进行手工引导。
2:grub的制作
笔者发现win只能自动识别出U盘的第一个分区,而对于第二个分区无动于衷。
所以做了这样的分区方案。第一个分区用来存储数据,第二个分区用来放置引导信息,这样不至于在使用过程中,自己创建的grub的boot分区,被别人勿删除,或者格式化。
我的1G U盘分区如下:
/dev/sdc1 950M ntfs 用于平时的数据存储
/dev/sdc5 60M ext3 (boot标识,可以引导启动,用cfdisk时,很容易修改。) 用于存储引导文件。
执行命令
mount /dev/sdc5 /tmp/boot
grub-install --root-directory=/tmp/boot --no-floppy /dev/sdc
此处脚下留神,必须讲grub安装到/dev/sdc,否则目前对于U盘的MBR来讲,没有可以用的引导程序。
此命令执行后,会在/tmp/boot/目录,也就是/dev/sdc5,下面产生目录/boot/grub.里面有*stage*等文件。
最后在/boot/grub 目录中建立menu.lst文件。文件内容如下:
timeout 20
default 0
title windows xp
map (hd0) (hd1)
map (hd1) (hd0)
rootnoverify (hd1,0)
makeactive
chainloader +1
讲一下,如果你用U盘引导后,他会把自己标记为hd0。而已经安装在硬盘上的win操作系统认为自己的宿主硬盘是hd0,此时引导win操作系统时就会造成盘符错位。因此我们需要用map进行一下映射转换。
map 的解释及使用如下:
map TO_DRIVE FROM_DRIVE
映射 驱动器FROM_DRIVE 到TO_DRIVE.
当你链式引导向dos一样的操作系统,并且该系统没有在第一个驱动器上时,必须进行该映射。
that's Ok!
****************************************************************************
随着我的使用的愈加频繁,menu.lst上面的内容多了起来。
****************************************************************************
下面分享一下,里面的内容。首先是目录结构。
root@kook:~# fdisk -l /dev/sdb
Disk /dev/sdb: 1010 MB, 1010826752 bytes
32 heads, 61 sectors/track, 1011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952 * 512 = 999424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1 951 928145+ 6 FAT16
/dev/sdb2 * 952 1011 58560 83 Linux
root@kook:~# mount /dev/sdb2 /tmp/boot/
root@kook:~# tree -d /tmp/boot
/tmp/boot
|-- boot
| `-- grub
|-- centos4.4
|-- centos4.4-64
|-- lost+found
`-- ubuntu704
6 directories
下面是menu.lst的内容。
root@kook:~# cat /tmp/boot/boot/grub/menu.lst
color light-gray/blue
timeout 20
default 0
title Windows 95/98/NT/2000
map (hd0) (hd1)
map (hd1) (hd0)
rootnoverify (hd1,0)
makeactive
chainloader +1
title CentOS 4.4 x86_64 Net Install
root (hd0,1)
kernel /centos4.4-64/vmlinuz root=/dev/hda2 ro single
initrd /centos4.4-64/initrd.img
boot
title CentOS 4.4 i386 Net Install
root (hd0,1)
kernel /centos4.4/vmlinuz root=/dev/hda2 ro single
initrd /centos4.4/initrd.img
boot
title Ubuntu 7.04 AMD 64 Net Install
root (hd0,1)
kernel /ubuntu704/linux root=/dev/hda2 ro single
initrd /ubuntu704/initrd.gz
boot
注意:
1:成功的关键是MBR的内容。可以用dd if=/dev/sdc of=/tmp/mbr.bin bs=446 count=1 提取 出。hexdump -C/tmp/mbr.bin 查看
2:有时候MBR会有问题。用这个命令清零吧。
dd if=/dev/zero of=/dev/sdc bs=446 count=1
因为一个是0.97版(grub-legacy),一个是2.02版(grub2)
grub-legacy 没有 /boot/grub/grub.cfg 这个文件,而是使用 menu.lst 文件。
root (hd0,0)
kernel /boot/vmlinuz-3.10xxx
initrd /boot/initrd-3.10xxx
boot
这个格式是grub格式,或者grub一代
root (hd0,msdos0)
linux /boot/vmlinuz-3.10xxx
initrd /boot/initrd-3.10xxx
boot
这是grub2的写法
rhel6以前都采用grub一代,到rhel7则采用grub2模块化引导管理器
grub和grub2的异同还请参考官方文档或自行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