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禄 赵慕兰
在硅谷崛起的过程中,仅仅依靠本地的技术人员培训和储备,将无法满足硅谷产业发展的需要。截至2010年,硅谷地区的就业人口达到了130多万人,其中约有30万个工作岗位由IT、通信、生物以及新材料等各领域的高技术产业所提供。仅仅依靠加州本地和美国本土,远远无法满足这样巨大的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外来移民就成为硅谷崛起必不可少的力量。据硅谷指数统计,2000年以来,硅谷一直保持着每年两万人以上的外来移民数量,近几年的《硅谷指数》甚至将外来技术移民视为硅谷创新的核心力量来源。这使得硅谷成为一个“少数族裔”占多数的地方,即硅谷少数族裔的总数甚至超过了美国主要族裔(来自欧洲的白种人移民后裔)的数量。而在硅谷产业发展过程中,华人、印度人和犹太人起了很大作用。华裔、印度裔在硅谷地区人口比例很高,据统计,硅谷人口当中28%为亚裔,其中华裔和印度裔占绝大部分。庞大的移民基数,使得华裔和印度裔的社群组织在硅谷拥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华人社群组织主要表现为大量名目繁多、功能各异的协会,这一点和美国的主流社会结构颇为类似。印度人则是通过一个“大一统”的协会来组织。犹太人很少通过协会来组织他们的跨区域社群,但由于犹太人更靠近美国的主流社会,反而有着更强的能量。虽然这三类移民社群的组成方式和形式有所不同,但这些社群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和功能,就是为硅谷的少数族裔提供相互联系的人脉网络,维系和促进硅谷少数族裔同母国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从而具有极其浓厚的跨区域色彩。华人是硅谷最早的移民群体之一。在各阶段的华人移民群体中,对硅谷当代的创新和产业发展贡献最大的则主要是两批留学生: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硅谷的中国台湾留学生和八九十年代到硅谷的中国大陆留学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在硅谷的华人数量较少,力量还很薄弱,人脉网络联系主要是依托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留学生组织,例如通过校友会进行组织和联系。1980年之后,一些有组织的华人科技工程师协会开始出现,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玉山科技协会。它有组织地将硅谷的留学生创业同新竹园区的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引导硅谷的成功人士进驻新竹园区创业发展。可以说,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华人创业者的成功,也是以玉山科技协会为代表的华人社群的成功,并为华人留学生的后来者中国大陆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借鉴。20世纪下半叶,硅谷地区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吸引了大量的印度优秀技术移民。据统计,每年多达十几万的印度人获得工作签证。印度裔移民已经成为硅谷最大的移民群体。印度移民当中,既有活跃的创业者,同时也有很多印度裔在各大高科技公司中任职的高管。与华人移民最大的区别在于,印度协会力量更为集中,主要是通过印度企业家协会来组织各专业社团活动。事实上,成立于硅谷的印度企业家协会已经成为全球印度裔高技术创业的平台。目前,印度企业家协会建立了包括班加罗尔在内的,12个印度城市同全球印度移民网络的密切联系。在硅谷,印度移民企业家回归印度的过程中,扮演了印度政府远远无法扮演的角色,极大地弥补了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因基础设施薄弱所造成的劣势。从物理距离上来说,硅谷距离以色列最为遥远,但得益于发达的犹太人人脉网络,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却是距离硅谷最近的地方。犹太人有着重视教育的传统,美国大学中随处可见犹太人的身影,犹太人在大学在校师生中的比例远远高于其在全美的人口比例;而犹太人不仅在学术领域活跃,硅谷许多重量级公司,如英特尔、谷歌的创始人都是有着以色列生活经验的犹太人。同时,犹太人在金融领域极其活跃,无论是东部的华尔街还是西部的沙丘路都有犹太人的半壁江山,这种同时在科技、创业和金融领域内的活跃极大地弥补了犹太人数量上的不足。由于犹太人登陆美国要远远早于华人和印度人,并且早已是美国“主流”社会的一部分,因此反而不需要成立专门的族裔组织、协会来建立本地的人脉联系网络,从以色列来的犹太移民直接通过本族裔个人间的联系,就可以与犹太社群建立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