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区分中国的">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目前尚无官方定论,但数一下每个城市星巴克门店的数量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中国有600多个城市,通常被归为四个级别:一线、二线、三线和四线城市。政府、业界专家和分析师均使用这个层级系统,但他们基本上没有就哪个城市对应哪一层级达成一致。
不同于绝大多数的中国经济指标,政府对于城市分级没有给出官方的定义。就连中国的官方统计机构也表示没有确定的城市分级名单。官方统计机构使用城市分级系统,但指出该系统始于民间机构。
除了一线城市——多数人认同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其他二、三、四线城市的界定则比较混乱。当你询问不同的机构时,你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二线城市有几个?答案分别是18、24或49个。三线城市有多少?答案分别是108、149和318个。对于四线城市的界定,分歧甚至更大。一些房地产顾问还提出了五线或六线城市,或者2.5线城市,这让情况变得更加混乱。
一些银行、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将所有省会城市列为二线城市,另一些机构则将人口、地区生产总值(GDP)、可支配收入和房屋销售情况作为城市分级的依据。
基金管理公司和市场研究公司倾向于使用更复杂的指标。如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鼎晖投资(CDH Investments Management)研究的是就业驱动因素、大学的数量和质量、当前和未来的交通状况以及地方官员是否具有“重商和前瞻性”头脑这些指标。另一家研究公司曾用一个城市的星巴克门店数量来判断它到底是三线还是四线城市。
Flamingo Group上海办公室的市场顾问Yan Ke Yue表示,有时候他们对一个城市属于几线城市的判断基于他们到那以后以及与当地人交谈时的感觉,比如当地的房地产发展如何,当地人是否见多识广。
她说,举个例子,虽然就收入和基础设施而言,北京是一线城市,但这个城市在思想上却是二线的。她指出,许多北京人比上海人或者深圳人要保守。
虽然这看上去似乎是一个只有统计人士才会关心的争论,但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官员和企业在做商业拓展、聘用和政策决定时会依赖城市分级标记。而且最近几年,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对城市级别划分越来越敏感。
2011年,当中央政府打压一、二线城市不断上涨的房价和投机者时,许多投资者纷纷前往受中央政策影响较小的中小城市。但最近,很多开发商又重新返回大中型城市,因为大中型城市的需求更强劲,他们可以卖更高的房价。
上述情况正推动城市分级的进一步细化。房地产门户网站搜房(SouFun Holdings)已在其追踪的289个城市中确认了八个1.5线城市,24个2.5线城市和79个3.5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