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说餐饮行业或许才是O2O最先爆发的市场,因为在团购兴盛时期,各家打出的“线上下结合”的理念就已然在这个行业蔓延开来。巴人此前写过很多有关于餐饮O2O的文章,一方面讨论一些餐饮企业的目前如何做O2O,另一方面希望尽量可以讨论出一些路径。
首先不得不说的一点,O2O的这个概念被媒体、营销公司吵的太热,我们可以将其看做是一类事物的代名词,亦可看做是一种营销概念。在与众多餐饮商家交流中,巴人刻意回避了这一概念,因为在他们眼中客流、现金才是最重要的,对于O2O概念来说并不是他们最关心的。那么,针对餐饮O2O市场,传统企业到底在想什么?
观点一:在传统商家眼中可选择的产品太多
对于大部分传统餐饮企业老板而言,他们的创业经历往往都有着那么一点草莽色彩。对于移动互联网兴起后曝出的种种概念其实知之甚少,一位线下餐饮店老板曾对巴人表示,由于其所处地块优越往往有很多团购、外卖地推团队前来宣传,而这几乎也是他接触到互联网概念的主要渠道。但每天听了各家销售的推销后,绝大部分商家往往会感觉更迷茫,到底应该选择什么?
对于餐厅来说,似乎目前更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整合传统餐饮企业需求的平台产品,随着移动互联网开始侵入点菜、结账等传统餐饮环节,每个环节单一接入对于餐饮企业而言成本太高,打包的套餐服务对当下餐饮企业更为“省事”。而对于推广平台的选择,大部分商家则更是一头雾水,除了一个个试错很难有更多渠道告诉他们到底该如何选择。所以,整合服务商在其中的市场空间非常巨大。
观点二:餐饮信息服务商并不专业
相对全面的餐饮信息提供商目前并非没有,但在部分餐饮老板看来,这类服务商的代名词是“不专业”,俏江南高级市场总监赵锡刚对巴人表示,他并不看好那些“不懂生活的互联网人”,过度的鼓吹概念对餐饮企业来说毫无意义。大谈O2O概念只会让行业泡沫越吹越大,而如何将O2O落地才是他关心的。
在巴人看来,餐饮行业也的确并非互联网人想的那样简单,一方面餐饮行业虽然为一类传统业态,但其每个细分领域都不亚于一个普通的传统行业,餐饮信息服务商是否能对其中每个环节都了如指掌考验着产品本身的专业度。另一方面,餐饮行业本身与文化等主观因素联系紧密,不同的地域饮食文化不同,不同的餐馆更是面对着口味不同的各类用户,定制化就是行业最需要的,用一个平台解决所有问题绝对不是餐饮O2O行业的长久之计,而这也造成了相当的餐饮信息服务商在传统商家看来过于不专业。
观点三:付款、订桌是最容易突破的餐饮环节
在赵锡刚看来,餐饮O2O目前相对比较好突破的两个点在于付款和订餐。他的理由在于,付款环节是餐厅二次营销、提高用户二次到店率的重要一关,也是用户必须完成的一步动作,在这一环节中对用户稍加影响就会对之后的用户行为产生较大影响,而付款环节目前来看微信支付及支付宝实际上并未进入,只是“雷声大雨点小”,主要的结账方式依然是现金或银行卡,餐饮行业的移动支付入口远未开发。
在订桌方面,目前淘点点、大众点评等产品也已高调进入,其产品逻辑与团购类似都是在用户未到店的情况下提前影响用户决策,最终形成到店消费,这个环节如果影响得当即可提高餐馆的客单价,用户可在预定环节中提前点菜并提前接受宣传信息的影响。当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阿里系还是腾讯系在这两个方面都没做好,甚至连试错也还谈不上,未来这两点的市场空间依然巨大。
观点四:外卖市场混乱,但机会依然很大
外卖市场一直受到资本追捧,在巴人看来,虽然这一行业的知名品牌并不多,但不意味着行业就相对简单,事实上在相当本地化的大型居住区,更接地气的送餐服务笔笔皆是,饿了么、到家美食汇尽是冰山的一小隅。即使大众点评这样的O2O巨头都不敢轻易涉足,忙找来风生水起的饿了么来帮忙,而其自身在上海的业务则已完全转换成纯“商业”项目,提前惜别了互联网的发展路径。
而混乱的本源在于外卖这一概念“本地化”属性太强,那些吹牛要走向全国的外卖产品并不一定能火的长远,况且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文化素养也都影响着这类产品未来的扩张,很难标准化和本地化属性已经成为外卖O2O产品较难复制的重要原因。
写到最后,屏幕前的你不难看出餐饮行业的庞大及其复杂性,移动互联网所赋予市场的短平快似乎很难快速复制到这一行业。而正如巴人此前一直所说,O2O作为慢行业想要真正接受移动互联网浪潮的洗礼其实还有很长的时间,所以这其中的机会依然很大,大部分市场依然是蓝海,而巴人未来也将继续关注这一领域,带来更接地气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