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窃听门风暴事情刚刚开始

7月10日,有着168年历史的老报《世界新闻报》,因窃听丑闻最后一次发行;7月15日,媒体大亨鲁珀特·默多克首次发表公开道歉信,“我们向那些受到伤害的个人表示歉意……”而披露窃听丑闻从而直接葬送了《世界新闻报》的英国《卫报》记者尼克·戴维斯则表示,那篇报道只是开始。  “窃听门”风暴仍在发酵,围观的人群已经眼花缭乱。默多克此时的“镇定”,是不是“风暴眼”中的暂时宁静,他和他的传媒帝国能不能挺过眼下这一轮危机,目前还不好断言。不过,这一事件目前呈现出来的“破坏力”已经足够令人震惊。报纸关门、高管去职、收购叫停,以及声誉和话语权的流失,所有这些“坏消息”都让人有些相信,事情或许真的只是刚刚开始。  这个“刚刚开始”,一方面是“坏下去”,具体体现在“窃听门”风暴可能会被继续揭露下去,“坏消息”会越来越密集地出现,就像当年的“水门事件”一样,将政府高层、警方、媒体等等牵扯进来,从而由一个单纯的媒体事件演变为一桩公共事件。另一方面则是“好起来”,即可能预示着某种积极乐观的走向,有学者称,默多克此番忍痛停刊,是“尊重民意和舆论、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的明智之举”,体现了媒体的自律,体现了传媒行业的“零容忍”。  《世界新闻报》的倒掉并非一时一事之功,其不择手段获取新闻的做法由来已久。公允地评价,《世界新闻报》确曾挖出诸多精彩猛料,但那些以公众人物为爆料对象的新闻,可能会有“麻烦”,但尚不至于酿成“灾难”。而此番被披露出来的窃听遭劫女孩事件,事涉普通民众,公众的愤怒可想而知,可以说,《世界新闻报》关门不过是一连串行为的总爆发而已。  这就是说,事件由头固然是媒体记者肆意侵犯公众隐私的丑闻,而最终裹挟进来的,很可能还包括政府、警察的滥权、失职乃至腐败行为,概言之,新闻的越界,透露出来的其实是公权力的失守,而这,才是这一事件最为致命也最为精彩的看点。且看事发后一些政界要人急着撇清与默多克关系的表现,即可明了这一事件在政界的震撼力之强大。  至于说,这一事件透露出来的媒体“好起来”迹象,似乎远没那么乐观。《世界新闻报》的停刊可以视为是默多克向公众示好的聪明做法,又何尝不是断尾求生的无奈之举?满口的“we are sorry”背后,是不得不如此的苦衷——在去年同样遭遇大量指控时,他采取的是逃避和混淆视听等策略,今年,他已无路可退。  值得注意的是,以与警方私下交易、雇佣私人侦探等方式获取新闻,并非新闻国际公司一家。窃听语音信箱的做法一度非常普遍,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方式已经成为很多媒体公开的秘密。在激烈的竞争、巨大的利益面前,媒体的自律、行业的规则并非想象的那样强大,很难真正遏止获取轰动性新闻的冲动。  无论“坏下去”,还是“好起来”,这一事件对传媒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深远的。其中,最醒目的一点就是公众对传媒日渐泛化、记者动辄哗众取宠的厌倦,这种厌倦正是决定媒体存亡的关键所在。过分发达的资讯在满足人群信息需求的同时,正在越来越呈现出对人的干扰和干涉。这种影响一旦指向遭劫女孩这样的普通民众,恐惧和愤怒就会迅速蔓延开来。  这些年来,国内传媒业发展迅速,记者采用暗访、隐蔽拍摄等行为也十分普遍,这其中,有很多关系到公众利益的报道产生了轰动效应,却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纠纷。如何在公众知情权与个人隐私之间划出一条红线,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不仅关涉到新闻理念、职业伦理,也牵扯到法律界定是否明确、部门监管是否到位、公众监督是否有力的问题。除了必须尊重和保护民事主体或公民的应有权利之外,国内媒体还面临另外一重困难,那就是如何切实保护记者的正当采访,特别是舆论监督不受阻挠。可以说,二者在价值排序上并无先后之分,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相辅相成、荣损与共。  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新闻报》丑闻事件或许能够让我们在检视、反思自己的同时,更加注重完善新闻法规的建设,以法律保障公民的权利、保障媒体人员自身的权益,从而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此外,也可能推动职业伦理的思考,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媒体的自由与边界,理解公共利益与个人隐私的红线。这注定也是一个“刚刚开始”的事业。

时间: 2024-07-30 04:59:42

评论:窃听门风暴事情刚刚开始的相关文章

深陷“窃听门”默多克服软

长江商报消息 迫于各方压力,14日晚,深陷"窃听门"漩涡的传媒大亨默多克终于同意出席19日的英国议会窃听案听证会. 英国天空新闻台昨日报道,默多克新闻集团在英国的最高级别经理.国际新闻公司首席执行官(CEO)丽贝卡·布鲁克斯已辞职.布鲁克斯因为<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而面临巨大的辞职压力. 默多克的儿子詹姆斯·默多克15日表示,新闻集团将就窃听丑闻在英国主要报纸上刊登广告向英国民众道歉. 默多克愤怒而疲惫 美国<华尔街日报>终于有机会对他们的大老板做了此次专访.其

英国《卫报》记者打开了新闻集团“窃听门”

英国<卫报>记者尼克·戴维斯打开了"窃听门" 据新华社电 他的一篇报道揭露一家百年小报窃听遭劫女孩,继而揭开窃听丑闻,令全球最具权势的传媒大亨之一蒙羞,也令政客.警察和记者纠缠不清.他是英国<卫报>记者 尼克·戴维斯,百年小报是刚刚停刊的<世界新闻报>,媒体大亨是新闻集团老板鲁珀特·默多克,纠缠不清的是卷入非法窃听的英国政客.警察和记者.戴维斯 说,那篇报道只是开始. 水滴石穿<卫报>记者追踪同行窃听 事情要从2005年说起.<世界

默多克之子因窃听门丑闻面临指控

默多克之子詹姆斯-默多克或因窃听门丑闻被控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11日早间消息,据 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报道,随着新闻集团旗下<世界新闻报>"窃听门"丑闻持续 发酵,媒体大亨鲁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之子詹姆斯·默多克(James Murdoch)或许会惹上官司.据<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议员艾伦·约翰逊(Alan Johnson)透露,詹姆斯可能因牵涉"窃听门"而"面临指控".

默多克辞职原因或迫于“窃听门”压力

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与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他们今年都上了81岁"高龄",都喜爱报纸,都经营着以他们过去最糟糕的投资命名的上市公司(前者是新闻集团,后者是伯克夏哈撒韦公司):只不过两人的不同之处也在如今日益凸显:巴菲特现在仍然能够从他的投资者那里获得足够的支持,但默多克却屡屡被其股东"逼宫",这一点从新闻集团的重组就可明显看出来.据路透社上周日报道,新闻集团在周六的内部备忘录中表示,创始人

英国窃听门事件越演越烈默多克下台呼声渐长

伦敦警察局局长保罗·斯蒂芬森. 伦敦警察局副局长约翰·叶慈. 如果默多克家族在新闻集团的地位削弱,新闻集团 首席运营官蔡斯·凯里将受命为临时首席执行官. 伦敦警察局正副局长齐辞职 "由于伦敦警察局与新闻国际公司高层间存在联系.特别是与尼尔·沃利斯先生有关系的传言.猜测和指责持续存在,我作出(辞职)决定." --伦敦警察局长保罗·斯蒂芬森 据新华社电 因卷入英国<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最高警衔警官保罗·斯蒂芬森当地时间17日晚间宣布辞去伦敦警察局长职务.而在18日,伦敦警

默多克集团陷窃听门

据<中国日报>报道,旗下拥有<世界新闻报>和<太阳报>的英国传媒巨头默多克新闻集团爆出记者窃听丑闻.默多克更被指花费逾100万英镑,企图"私了"数桩揭发集团不法行为的案件,隐瞒手下记者通过非法手段收集报道材料. 雇侦探窃听名流手机 据英国<卫报>报道,新闻集团的多名记者曾经雇用私人侦探,"黑"入一些公众人物的手机,获取机密个人信息,如缴税记录.银行文件和电话账单等.遭其毒手的人物包括英国内阁成员.议员.演艺明星等. 案

窃听门继续发酵默多克麾下两员大将下台

布鲁克斯 辛顿.默多克 人物一:英国女总管丽贝卡·布鲁克斯 管辖新闻集团所属英国报纸的国际新闻公司首席执行官丽贝卡·布鲁克斯15日宣布辞职,成为新闻集团旗下英国报纸<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 曝光以来首位下台的集团高层管理人员. 国际新闻公司负责管理<太阳报>.<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及日前已因为窃听丑闻关张的<世界新闻报>.布鲁克斯直接对默多克的儿子.新闻集团副 首席运营官詹姆斯·默多克负责. 布鲁克斯在给国际新闻公司员工发送的内部电子邮件

英“窃听门”调查开始取证

由英国<世界新闻报>引发的媒体窃听丑闻再次吸引公众注意.21日,该报窃听行为的主要受害者之一.被窃听女孩米莉的父母道勒夫妇在英国伦敦王室法院向调查人员作证时详细讲述了当时的经过. 米莉窃听案发生在2002年3月,当时13岁的米莉·道勒被人绑架后遇害,此事成为当时英国一大新闻.由于<世界新闻报>雇佣的私人侦探为获取更多新闻素材而删去了女孩先前的语音信息,家人由此误认为她还活着而满怀希望,真相大白后伤痛倍增.今年7月<卫报>率先报道这一事件后,英国公众极为愤慨,随后<

窃听门事件追踪英报今登默多克道歉信

晚报综合报道 英国国内各大报纸16日将刊登新闻集团主席鲁珀特·默多克的道歉信.默多克在信中写到,新闻集团对已经发生的一系列严重的错误行为和受害者表示深深地遗憾,对没有尽快解决窃听事件感到懊悔.默多克说,仅有道歉是不够的.在未来的日子里,新闻集团将脚踏实地解决问题,对所造成的损失尽力弥补,并请大家拭目以待. 另外,新闻集团15日发生极为剧烈的高层人事变动,继集团英国分支机构"新闻国际"总裁丽贝卡·布鲁克斯当天辞职后,旗下道琼斯集团首席执行官莱斯·辛顿也宣布辞职. 布鲁克斯15日的辞职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