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企业的两种创新机会

在互联网上不同领域,无论是从技术还是服务方面都有很多的创新,有很多公司不断地在这方面实现一些服务方式。以下谈谈我们在电子支付的实践中看到的创新机会。

电子支付的两种创新机会

互联网发展以后,大量用户想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这些信息有基本信息,也有娱乐信息。

第一,对于基本信息体现为多种商务需要。

商机一,多国语言方面做多语言的综合信息服务成为必要。面临互联网上大量无序而爆炸增长的信息,我们使用互联网服务时,迫切需求很快得到信息。但是从无序到有序这一点,无论google还是百度已在这个方向迈了一步,结果产生了巨大价值。

除基本搜索外,互联网上还有大量的信息需要加工、处理、抽取的,最后根据个性化企业和个人需求把信息推送数去,这里就有大量机会。互联网是无边界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其实目前根本没有实现。大多数人能够获得中文信息,并不能获得阿拉伯、俄语信息。

商机二,很多用户会有商务需求,如查天气这是纯信息的东西。比如渔船查信息和它的商业相关。比如查机票或航班信息,再需要订机票就是商务信息了。所有互联网信息需求里有20%左右是直接产生商务需求的。无论是互联网上企业该是互联网下企业,很重要的环节是有收费理由、收费方式。

第二,企业边界在不断变化,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涉及到收费。

我们做了将近十年的支付,连接24家银行,基本上国内90%的银行全部可以进行支付和结算。服务的用户不仅仅是中国用户,所有国外用户都可以通过Visa国际卡来进行支付,已突破国内边界,走向互联网的任何一个地方。

互联网企业有时受金融政策、银行管制的限制,我们可以挖掘银行可提供的服务帮他们关注模式变化,创造新的收益。

2004年从网关向帐户方向发展

支付行业特点跟互联网行业发展密切相关,在2004年之前互联网支付主要局限在网关上的支付,这个特点也局限在04年之前,支付是根植于银行业务的,没有银行支持,跨行支付结算是完不成的。

2004年开始大家认识到互联网发展仅仅通过网关是不够的,因为通过网关支付相当于用户在付款时支付平台把用户推到电子银行那一端。输入帐号密码,对于用户叫什么、消费了多少、消费什么很多信息都是没有的,这样对用户进一步挖掘和推广很不利。

我们在2003年开始设计帐户系统,国内其他企业叫钱包系统。大家想通过这一套系统把用户尽可能稳定在支付平台上,使所有交易是围绕着帐户进行的。这样对所有用户的消费行为、消费特征、需求都可以很好地把握。

这方面把握对于支付平台所连接的各家商户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腾讯也有自己的支付平台,上面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通过这个服务和支付的过程,可以了解哪一类用户对游戏感兴趣,哪类用户对道具感兴趣,这样对这批用户可以不断开发更深入、更个性化的产品出来。

未来支付离不开银行和用户需求

未来支付行业的发展,第一,离不开银行,但是不能仅仅靠银行。因为支付结算银行是很重要的环节,还有很多预付费卡、其他储值卡存在,这是应该不断扩展的。第二,必须紧跟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开发出便捷、低成本、用户很容易接受的支付服务产品来。

清算管理办法不会扼杀支付平台

清算管理办法是2005年4月份左右提出来的,到现在过去两年,所有媒体、记者、互联网都非常关注。

但是作为支付企业来讲,我们认为支付平台跟银行的业务是紧密相关的,在这个基础上,银行业务会不断释放出一些银行认为成本比较高的业务来做。同时,支付平台所提供的服务是互联网需求的,任何一家银行不可代替的。从这两方面讲清算管理办法不会扼杀支付平台。

其实,出台算管理办法是必要的,特别是钱包系统支付平台中,目前针对很多业务的法律规范未必完全合规。特别是互联网货币虚拟体系发展后,会对经济引起一些冲击。

符合大量商户需求的业务不受政策影响

央行从金融管理及互联网电子商务稳定发展的角度必然会规范。但是,我个人认为,央行对清算管理办法出台,无论是07或08年出台,都是好事。只是一定会是粗线条出来,需要以后的逐步完善。

央行清算管理办法的核心首先不应规范支付平台。因为支付平台是不是规范很多程度上跟银行本身是不是规范有关,如目前很多支付企业互相竞争,由于每一家银行之间的政策、每家银行之间可开发的端口和业务有差别,这方面应该是治本而不是治表。

不过,未来无论央行怎么规范,只要业务符合商户需求、用户量很大、对互联网影响足够大,那么什么样的管理办法出台,你都不会受影响。

(节选自:2007年9月25日的媒体访谈内容)

时间: 2024-12-20 20:00:07

电子支付企业的两种创新机会的相关文章

电子支付商机被两大势力盯上牌照何时发放

据<第一财经日报>孙进报道,第三方电子支付牌照一直是电子支付企业翘首企盼的"尚方宝剑".尽管这一牌照到目前为止仍未推出,而电子支付的行业却并未消极等待. 目前,第三方电子支付已经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遍地开花.而经过十年发展,互联网支付已经逐渐成熟,支付宝.财付通.易宝等逐渐普及,最近两年创新的焦点集中在手机端.电子支付的商机已经被两大势力盯上,一是电信运营商,一是银联. 而关于电子支付牌照的讨论则并未停止,最新消息显示,最快可能是下半年. 运营商支付之路 本周五,中国电信上

电子支付行业面临两瓶颈:政策不出台,公众不信任

计世网15日消息 (陈楚)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网上支付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虽然用户需求在不断发展,但是众多第三方支付机构却慢慢感觉到力不从心. 国内著名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宝告诉计世网,电子支付行业面临两个瓶颈:首先关于电子支付相关政策迟迟未能出台,第三方支付等非金融机构缺乏具体的规范和引导,很多时候不知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其次公众对电子支付的不了解而导致的不信任.由于对这一支付形式的不了解,很多公众对于电子支付的安全性不信任,影响到这一支付形式的普及.但由于经济危机网上贸易得以增加,大大

移动支付蛋糕诱人 两种标准目前仍将并存

在上周举行的2011支付创新(中国)大会上,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徐玉透露,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将给整个商业网络和结算系统带来新的机会,但也表示,13.56MHz与2.4GHz两种标准目前仍将并存. 徐玉在会上表示,作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基础,移动支付将给整个商业网络和结算系统带来重构.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金融机构,都会有新的机会,关键是要找准定位,合作共赢. 各项数据显示移动支付的"蛋糕"将十分诱人.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预测,2011年移动支付用户有望同比增长139%,用户总量

刘二海:传统企业转型电子商务带来创新机会

4月21日下午消息,联想投资董事总经理刘二海今日谈及投资蛋糕电子商务网站21cake时表示,传统企业转型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将能过带来更多的创新机会,他也更看好电子商务这方面的发展. 联想投资今日宣布投资蛋糕电子商务网站21cake.21cake是廿一客食品有限公司于2004年5月创建的蛋糕品牌,与传统蛋糕连锁店销售形式不同,21cake一直采取无店面的模式在网上销售,目前已经在互联网上形成高端品牌,也是较早探索电子商务的食品企业之一. 此前曾有报道称本次投资金额为千万元,不过联想投资及21cak

透过备案看电子支付行业未来

文/周宁 刚刚过去的7月31日是央行公告规定的国内从事电子支付的非金融机构的备案截止日.对此大限的来临,业界有喜有忧,莫衷一是.乐观者认为,备案意味着规范和发牌,电子支付企业即将摆脱边缘化经营的尴尬局面,被社会所认可.悲观者则存在两个担心,一是发牌之事有可能道路漫长,二是资质限制会否打击行业活力对相关的电子商务形成打击. 一.深入了解中国的电子支付模式. 1.电子支付究竟是什么?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中规定:电子支付是指单位,个人以下简称客户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

电子支付,随需应变

2002年,蓝色巨人IBM用"电子商务,随需应变"勾画出这样一幅蓝图:当企业能够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整合端到端的业务流程,它就能对客户服务.市场机遇以及外来威胁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极大的提高了服务的价值和提升了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IBM围绕这个理念从2002年来相继推出新的产品和技术来提供随需应变的服务.今天"随需应变"的理念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和努力的方向.电子支付这个新的行业也不例外.电子支付是中国最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之一.但是,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和易变性.行业支

安全问题拷问着电子支付第三方未来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普及,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网上银行使银行业务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银行作为一种高科技金融工具,在为金融企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商机的同时,也为众多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作为一种全新的银行客户服务提交渠道,客户可以足不出户的管理自己的资产,或者办理查询.转账.缴费等银行业务.网络银行的优越性的确很明显,但人们对网络银行安全问题的顾虑也不无道理.银行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使得网上银行容易成为非法入侵和恶意攻击的对象,加上目前网络秩序较为混乱,黑客攻击事件层出不穷,

易宝支付余晨:电子支付是一项普适需求

易宝支付副总裁共同创始人 余晨 "电子支付是一项普适需求."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易宝支付(北京通融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共同创始人余晨先生首先亮出了对行业的基本判断.正是基于这种判断,易宝支付专注于无需物流的电子化产品支付行业,积极开展多元化.一站式服务,诠释了"电子支付是改善民生重要手段"的理念.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展低碳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情况下,电子支付不仅获得了大发展的良好机遇,更扮演着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

电子支付百花齐放期待今年发牌照

孙进 第三方电子支付牌照一直是电子支付企业翘首企盼的"尚方宝剑".尽管这一牌照到目前为止仍未推出,而电子支付的行业却并未消极等待. 目前,第三方电子支付已经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遍地开花.而经过十年发展,互联网支付已经逐渐成熟,支付宝.财付通.易宝等逐渐普及,最近两年创新的焦点集中在手机端.电子支付的商机已经被两大势力盯上,一是电信运营商,一是银联. 而关于电子支付牌照的讨论则并未停止,最新消息显示,最快可能是下半年. 运营商支付之路 本周五,中国电信上海就将与锦诺科技合作,在上海南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