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产品进行了解之后,也吐一下最近产品层面的小结,假如你正在追求体验和情感化设计,那么这可能会对有所帮助,下面可能没有规律,或者是不条理的,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有些就是瞬间的想法给记录下来,有些可能是想了很多之后写的。举的‘栗子’也不一定是完全对的。
1. 奖励升级:现在为止因为没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升级方式,基本上全部采用弹窗提示下载,做的好的是增量升级,下载包小很多,但代价是蛮大的,很多人不愿升级,更不愿看到横刀立马的弹窗,所以有必要采取某种方式(彩票、抽奖、积分、)等等奖励用户,鼓励这种行为,形式不限,越新鲜好玩越好。
2. 投其所好:大量信息推送,用户不一定是全部喜欢的,甚至一点不喜欢,这个时候就要把选择权交给用户,并且可以关掉推送。
3. 情景化设计:属于制造惊喜的一种方式,比如微信的用户春节输入回家时有火车驶过屏幕;比如微信输入‘么么哒’时会有飞吻雨。
4. 利用空白:起初列表到头不可拖动,iphone创造了惯性滑动(列表到头仍可拖动并自动回弹),利用惯性滑动的空白造就了下拉刷新,下拉刷新天猫客户端又引入了猫瞅毛线球的动画增加了趣味。充分思考你的APP中空白的地方,是否可以更加方便、有趣,好玩一点?
5. 信息主线:大量信息展示,展示信息的时候,使用怎样一种排序?规则在哪?信息时围绕着怎样一个主线展示的,做的很好的如Path,将信息滚动条个性化为一个动态的时钟,既可以明白主线是按时间走的,又可以知道当前展示信息相对于整个信息列表的位置。
6. 索引定位:大量信息展示,要考虑快速让用户找到自己想要的,做的很好的有联系人、城市的字母索引等。
7. 清晰大气:信息分类,类似属性归入同框,比如Press(Android版)的设置,分为同步、阅读、导航、缓存等几个区域(还有很多例子不一一举);
留白要足够,不要让用户感到压抑,留白也是境界,不要看起来很小气;
文字最精炼,不要一堆小字密密麻麻,絮絮叨叨,能用4个字,不要用6个字,适当时用图片说明问题。
8. 思考闪屏:闪屏真的那么必要吗?程序启动真的需要3、5秒吗,从技术的角度讲大多数应该不是的。
大多应用是为用户提供价值的,不是向用户‘卖笑’的,能最快打开就尽量快,能直接用就直接上菜,典型的反面案例如我查查,2秒的黑屏加3秒的闪屏,首先技术上不过关竟然是黑屏(跟手机有关,我使用小米1测试),技术不是重点先不吐槽,用户打开你可能最主要的就是想快速扫一下二维码知道结果,竟然等了5秒+,然后是功能列表!!!需要再多点一下扫描才真正开始任务,这里是不是思考一下采用直接开启扫描界面,将其他功能暂隐藏的方式?保留次要功能入口,让用户快速找到即可。正面例子是fuubo和微信。
9. 思考退出:点击一次“后退”键直接退出好?还是连续两次物理键‘后退’退出?还是弹出确认框‘确定’退出好?这里先画个问号,客观来说,确认框需要点击后退+点击确认,两个按键不在同一个地方产生的一个手指移动成本,如果一个用户正在观看《隐私.jpg》急需关闭,那么这种方式是比较不利的。那么至于怎么退出,还需要看具体应用和场景。
10. 关键内容:内容型的应用,基本上数据为王,内容优先,如微博、视频、阅读等,一般都会把关键内容首先展示出来,同时突出主要功能,隐藏次要操作。
11. 核心路径:最常用的功能,路径最好‘单手一步’直达,典型的例子如多米播放器的底部操作栏(其他播放器也有),再有和path菜单类似或者神似的QQ空间的‘发表’和fuubo的右下角三个操作。
核心功能尽量少放在右上角,尽量不放在左上角,这些地方是触摸‘死区’,尤其android手机,4、5寸屏幕比较流行,单手很难触摸右上角,几乎触不到左上角。
12. ‘大胆’假设:是否可以试着做这样一些假设,譬如假设你的用户只用一只手,你就可能会考虑左手右手习惯而更加人性,可能会更深入思考怎么做到“单手一步直达”。
譬如假设你的用户不能分辨红绿,可能会打消你使用颜色标记不同信息的想法,可能会让你的用户得到更多关怀。
还有一个最基本的假设,你的用户都是没耐性或者及其小白的,听过周鸿祎的分享,老周经常分享一些干货出来,这点很赞,对年轻人很有帮助,他眼里这点是很重要的。
假设的时候不大胆,什么时候大胆?
13. 关于验证码:更大胆一点,为什么要用户输入4个数字?甚至4个字母数字混合,难道产品经理不知道手机输入4个混合字符多大代价吗?更甚至去提问用户或者让用户去计算结果,又凭为什么让用户去思考?
这些可能在PC上是被广泛采用的,但是手持设备真的要这么做吗?
验证码,我理解是要让机器不能轻易识别,而又要让人能快速低成本验证通过。一种简单的方案是选择替代输入,但是要注意选项不能太少否则被破的概率较大,同时要很快选出来才好,避免思考。例如白板上有个色块(位置随机),只有点中了才能通过(通过位置计算)。
14. 强化优势:移动互联网产品一种是先PC上有,后延伸到移动设备,比如QQ、微博等;一种是生于移动设备比如陌陌、唱吧这样的;一般生于移动设备的做的较好。
先有PC端还是先有手机端不重要,但如果优势没有利用还是有点可惜,充分利用手机特性,比如微信通过摇一摇将操作做到极简,唱吧的录音、高德的导航也都充分利用移动设备的特性。腾讯微博的吹一吹也是不错的爆点。
再有就是,移动设备不一定照搬PC上的东西,思考不一样的展现方式,思考不一样的玩法,移动更有想想空间。例如淘宝的捉蝴蝶,聚划算的求签抽奖。还有聚划算的预下单也是一个不错的点。
15. 闭环体验:闭环体验创造的是一种沉浸式的感受,举两个典型的场景:阅读和购物,两者有共同点,阅读是先选文章在读,购物时先选商品在购物,一旦由选进入读和购的环节,希望不要再干扰用户,用户的读、购相关的操作无需离开当前页无需中断就可完成,读/购完之后再顺利进入选的环节。
举个栗子:譬如字节社,读物(选择)—>阅读(字体、书签、目录等操作都无需跳出和中断)—>读物(选择)。
再举个栗子:譬如天猫,频道/类目/推荐(导购)—>购物(设置、收藏、订单等操作无需跳出和中断)—>回首页或订单(导购)。
上面的阅读和购物就是一种闭环沉浸式体验。
16. 渲染氛围:尤其体现在购物类应用,比如聚划算的团购倒计时(给一种抢的感觉),淘宝的评论关键词(在评论的上面展示)给用户客观展示商品,好的商品有不错的整体评价,就无形中促动了决断,用户是跟风的。其他类型也可以通过渲染氛围来帮助用户更快的做决定。
17. 摆正位置:别把用户当上帝,太假了,做到朋友间的关怀就不错了;重视屌丝和群体心理,重视隐私,收藏和记录等隐私注意保护起来。
先写这些吧,后面再补充,欢迎你继续围观我的博客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