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移动在老百姓眼中早就成了垄断与剥削的代名词,在早期通信发展时,就老百姓承受着通信运营商的高昂话费和漫游费,并且时刻“享受”运营商的各种霸王条款。因此,消费者从早前开始就不断的谩骂、吐槽,甚至可以说,网络的每一处地方都有人在那边义愤填膺的声讨通信运营商。所以对很多媒体而言,要想红,骂中国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了一个百试不爽的真理。
很多人都认为,当所有人去指责一个人不好的时候,那肯定就是这个人的不好。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移动的身上,但是他们死不承认,就算承认了也是一副“我错了,你想怎么着”的样子,反而感觉所有人似乎都亏欠了他。只要生活在大陆的人都有这种感受,在中国使用过任何一家手机后,你必定会有破口大骂的念头。不是乱扣费,就是各种强加服务,开始说是免费送的,但送了一个月以后就要人慢慢开始交费,且神不知鬼不觉,无耻的让人不得不说一句高明。
说起4G,3G是不能不提的,自2009年起,三家运营商就开始开始角逐3G,而且搞的硝烟弥漫甚至乐此不疲。但是经过用户的反馈,能够真正说是3G的可能只有中国联通,而且联通早期3G信号也不太行,当然后来改善的不错,国内大部分地方都覆盖了。但是电信和移动的3G纯粹是出来秀一秀,尤其是移动3G,根本就是摆设。要说有多坑爹就有多坑爹,从3G来看,中国移动3G的今天,就是移动4G的明天。
微博上曾经流行过一个段子,移动4G的速度是相当快的,但如果一晚上都不管流量,那么明天你的房子就归移动了。看起来这段子只是一个笑话,可现实却和笑话有着高度相似,中国移动的4G流失确实很快,且一不小心你可能还真会负债。只是一个晚上房子就归移动这种说法就单纯是玩笑夸张,除非这种既定条件是一种理想状态,否则2G的流量你一个月拼命都用不完,因为中国移动的4G基本上就沦落为了EDGE网络了,那里用的完这些流量呢。
我算是最早体验中国移动4G,甚至破费买了个土豪金。开始的时候我对移动充满了信心,觉得中国移动4G不会辜负消费者希望。于是我不假思索的掏钱买了土豪金,升级为了4G套餐(飞享套餐)。每个月包了2G的流量,在办公室用的挺好的,结果某天去商城的时候,瞬间手机切回了EDGE网络,我掏出联通3G手机一看还是H+,如此一对比不得不说中国移动4G是相当坑爹的,在市区某商城都能够切换成EDGE网络,不停的切换最后消耗的还是消费者手中的手机电池。
可想而知,当身处市郊的时候,手机还是回到了EDGE网的时代,如果中国移动不解决这些基础性的障碍,也许中国移动3G的今天,就是移动4G的明天。
1:覆盖太差
4G最严峻的依然是覆盖问题,你速度再快,没有信号也是徒有虚名啊。在市内勉强OK,但是市郊就依然就没有4G存在,更何况乡下地方了。
2:终端太少、价格太高
在北京移动的4G办理页面上,我只看到了四款机器,相比3G丰富多彩的终端,可选择性真是太少了。就是这四款终端,价格相比3G也是高出很多。以三星的note2为例,3G版的也就3000元左右,而4G版的竟然卖4588元,高出1500多块钱,用户有什么动力换手机?为什么3G当初商用的问题在4G时代依然存在,中国移动在3G时代卧薪尝胆这么多年还是没有准备好吗?
3:资费太高
中国移动对4G的宣传,很大程度上落在速度快上,这本无可厚非,也是其相比3G的最大优势,但是4G的资费相比3G却优势不大。有网友吐槽,4G这么快,几分钟就用完了所有流量,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哭……记得当初中国电信为了推广3G曾经用过按时长计费的方式,中国移动是否可以借鉴,否则如果还是采取按流量计费的话,280元1G的流量按照中国移动100Mps的速率来说,不知道能用多长时间?
4:骨干网能撑得住吗?
中国移动大肆宣传4G高速的背后,其实有一个很大的隐忧,那就是骨干网之殇。众所周知,中国90%以上的骨干网资源都在电信和联通手里,移动的4G再快,也只是最后一公里快,如果骨干网不给力,网速还是会受制于木桶原理,快不起来。对于用户,除了发烧友可以一试,红尘骑士劝解你还是别花钱买4G受罪,花4G的钱享受EDGE网的罪。观望一段时间,虚拟运营商就要来了,还可能服务比中国移动好,价格比中国移动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