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为了强劲的中国心

他是我国自行研制航空发动机的第一人,他是我国第一个发动机设计研究机构的创立者,他是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培养、熏陶和影响了几代航空科技工作者。  他,就是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 93年的人生,60年的党龄,68年的航空历程,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是和他的名字连在一起的。  有人说,他就像航空战线的一位统帅,运筹帷幄,排兵布阵,他更是一个战士,长驻一线,冲锋陷阵。  有人说,他忠于信仰,无论顺时还是逆境,他都乐观坚定,60年如一日,忠诚践行入党时的誓言。  有人说,他在各方面都堪称楷模,是一座可以和焦裕禄、雷锋相媲美的一个时代的里程碑。  有人说,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  记者曾试图从吴大观的信仰和事业中剥离出一点他个人的志趣或爱好,但始终未能如愿,或许这种想法本身就有违他本人的意愿。他一生的最大心愿就是为中国制造的飞机装上中国制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心脏”——航空发动机。  矢志不渝的信仰   关于信仰,吴大观选择了一次,坚定了一辈子。  1948年冬,32岁的吴大观到了解放区,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前,吴大观认真学习了《为人民服务》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他感到,共产党对党员的要求是和自己的人生追求完全一致的。有了共产党,人民有希望,国家有希望,民族有希望,航空有希望。  经历了人生风雨和事业曲折,2006年90岁时,吴大观尽管表达的词句有别,但信念一如从前:永远跟着共产党,只有共产党能够把中国带向繁荣富强,带向美好未来。  时间让吴大观看得更清晰,想得更透彻,信得更明白。  吴大观曾是上世纪40年代的海外归国人员,在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航空发动机公司学习过。  1937年,这是能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心灵滴血的年份。那一年,吴大观久有的清华梦破灭了,他几乎是一路被日军的飞机追赶着,从老家镇江,经长沙逃难到昆明,整天在飞机的轰炸中完成了大学学业。也就是从那时起,吴大观开始了他的航空救国梦,先到艰苦的贵州大定,后远赴美国,学习发动机制造。  1947年,怀着鸟儿归巢般的迫切,吴大观回国了,他要把学到的航空技术全部贡献给他的祖国。可那时的国民政府早已分崩离析,航空报国怎能实现?  吴大观失望了,他似乎又成了海外游子,没有了家园。  1948年,已成为北京大学讲师的吴大观仍在不停地思索。他还不知道,那时,北大的地下党员已开始注意到他了。其实,10年前,吴大观就接触过共产党人。1938年,他在长沙聆听共产党驻湘代表徐特立的抗日宣传时,就曾产生过上抗日前线的冲动。  在奔赴解放区的路上,为了安全起见,吴大观把原名吴蔚升改了,从那时起,国统区没有了吴蔚升,解放区多了个吴大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心向背吧。  你将来大有作为,当时接待吴大观的聂荣臻司令员说出了令他心潮澎湃的话语,几十年后仍记忆犹新。这句话是聂荣臻接着吴大观的话茬说的:我原来是干航空发动机的,但我看国民党没有希望,不可能搞飞机、搞发动机,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投奔共产党,将来造飞机、造发动机。  共产党说到做到。  新中国成立刚刚一个月,中央重工业部就成立了航空工业局筹备组,吴大观任组长,他也许不会想到,大有作为的时代来得这么快。在那之后的几十年里,他提出的发展航空工业的很多思路和
意见被广泛采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航空发动机之路是按照吴大观的思想走出来的。  那时,国家给吴大观定的是二级专家,1955年每月就拿工资273元,他觉得太高了,几次要求降薪未果。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的工资降下来呢?他想了好多年。1963年吴大观豁然开朗,他拿出1200元寄给了越南驻华使馆,名目是抗美援越。一年后,越战停了,还怎么办呢?他想到了多交党费,国家建设用钱的地方多啊。  46年间,除正常党费外,吴大观多交党费11万多元。临终前,他又拿出积蓄10万元作为最后一次“多交党费”。党费,吴大观已预交到了百岁之后。  人人叫好的“多交党费”也曾给吴大观带来麻烦,“文革”中被说成了特务活动经费。吴大观当时的罪名有两个:“走资派”加“特务”,曾三天三夜不让睡觉,后来又让他去扫厕所。北方的冬天,厕所里到处是冰,用镐刨的时候,粪便结成的冰碴经常喷溅到他的脸上。但吴大观总是很认真,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或许,他认为,这也是党分派给他的任务,他要干好。  生前说到这些,吴大观的神情是那么淡定:我们要走的是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道路,我们对社会发展的规律缺乏认识,现在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这是总结前面的经验作出的决策。  吴大观的夫人华国在回忆那段岁月时说,我们经常被打得晕死过去,但是我们既不怀疑,也不去寻死,我们知道,党会给历史一个公正的说法。[page]  岁月悠悠,世事变迁,吴大观的共产主义信念矢志不渝,老而弥坚。他说,历史证明,选择投奔中国共产党,是我一生最大的光荣和幸福。  从2004年3月离休,到2009年2月,吴大观学习笔记记了22册。 2007年8月31日,他写道:夜2:40牙痛,今日国家自主创新捷报频传,欣喜不已而忘记牙痛。这天,他学的是8月27日《人民日报》“倡导自主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四谈认清形势振奋精神”。  在给友人的信中,吴大观说,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后,党中央提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振兴航空工业的黄金时代已真正到来。  “什么时候拿出你们的产品来献给党”,这是吴大观1962年写下的一句话,自励,自省。作为航空发动机的研制者,在他心中,没有什么比拿出中国人自己的发动机,更能抒发他对党的爱与执著。  无怨无悔的选择   新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是一张白纸,如何在这张白纸上留下最壮美的画卷,吴大观想得最多的,就是自行研制,不能满足于仿制。他早早地就开启了中国几代航空人的“强心”之路:为中国制造的飞机装上中国制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心脏”——航空发动机,直到今天仍在继续。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型喷气发动机诞生于50年前。1956年10月,吴大观在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厂组建起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室,最初的几十人,对喷气发动机都很生疏,很多人学的是活塞式发动机。  活塞到喷气,完全是推倒重来。吴大观当时就是要干出中国人自己的喷气发动机,这是他的夙愿。一无资料二无经验,中国航空发动机的第一步该怎么迈?设计是龙头,吴大观与设计室副主任虞光裕商量后决定,以黎明厂刚刚仿制成功的涡喷5为原准机,进行缩型设计。事后证明,这是风险小、把握大的捷径。  1958年8月1日,装有喷发-1A发动机的教练机试飞成功,中国人造出了自己的喷气发动机。他是中国自行研制发动机的第一人,时至今日,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的老专家关至诚和周彤仁等人都毫不犹豫地把第一的桂冠戴在吴大观头上。  喷发-1A立下首创之功,扫除了开头难,但中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的路依旧充满艰辛。这之后,吴大观既有过涡喷7甲设计定型的喜悦,更经历了涡扇6“四上三下五转移”的曲折。  涡扇6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个大推力加力涡扇发动机,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吴大观倾注了大量心力,最终因多种原因未能定型,但吴大观从未悲观。他还建议结合新机研制,利用涡扇6继续积累经验、储备技术。后来,涡扇6的很多合成材料都用在了“太行”上,它的生命注入了新型号。  “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张恩和至今还记得吴大观关键时刻力挺“太行”的情景。 1985年底,吴大观带头在给中央的信上签字,力主自行研制“太行”,反对重回仿制的老路,“太行”起死回生,并于2005年底设计定型,我国有了第一台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张恩和说,吴大观对“太行”以后的型号都有影响。  在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的展厅里,吴大观的作品一字排开:喷发-1A,红旗2,涡喷7甲,涡扇6,宛若中国航空发动机的浓缩史。从活塞式跨入涡喷,从涡喷跨到涡扇,吴大观策动着中国航空发动机的每一次重大转折。中国成为世界仅有的5个有能力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之一,吴大观具有开拓、奠基和推进之功。  1977年底,吴大观调到西安发动机制造厂,全面负责英国罗·罗公司斯贝发动机专利技术的引进和试制,1980年5月,第一台斯贝发动机制造成功,我国在20世纪初有了一台推力适中的加力涡扇发动机,与世界先进水平大约缩短了10年差距。罗·罗公司的技术董事说,你们中国人买了我们的苹果,还想把苹果树带走。这确实说出了吴大观的心里话,他太想搞出自己的发动机了。  看不到我国自行研制的发动机,我死不瞑目,吴大观还曾与人说,谁研制不出来,谁的脑袋就要挂到自家单位门口。当时他正在主持研制涡喷7甲,赌是针对研制气冷空心叶片打的,这在当时属国际尖端技术,被誉为航空发动机“王冠上的明珠”、研制现代先进航空发动机的一把“金钥匙”。赌的结果当然皆大欢喜,但这样的“狠话”出自温文尔雅的吴大观之口,看得出他是真急了。  技术上,吴大观一点不含糊。中航工业航空动力控制系统研究所高工张文清至今还清晰记得,一次,做试验的压力表的指针有一点点摆动,旁边的人都觉得这样就可以了,差那么一点点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吴大观却十分严肃地说,不可以差一点点,活人和死人有什么区别?不也差一点点吗?不就差一口气吗?但就是这一口气却是生与死的分水岭!  吴大观曾不止一次地说过,航空发动机太难了,要有“过五关斩六将”的勇气,我们都要做关公。作为后来人的中航工业发动机公司副总经理刘泽均也说,选择了发动机,就是选择了荆棘。但吴大观却一干就是60多年。他留给后人的,远不止那几型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航空发动机。  吴大观一手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发动机研究所——沈阳研究所,并极富远见地建起了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后来的高空模拟试验台也是在他建议下开建的。直到50年后的今天,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的总体格局依旧保持了建所初期的模式,曾经担任过所长的海宜德不无感慨地说,我们没有走弯路。  吴大观常说,科技档案、科技信息和科技图书资料是科技人员的粮食;科研人员不了解当代国际科技的最新信息就等于是“瞎子”和“聋子”。无论到哪儿,吴大观都要求科研人员积累资料,出国出差获得的信息必须整理成文,供别人学习借鉴。  “黄豆干部”和“尖子宴会”至今仍在传诵,生活关心之余,吴大观对科技人员更多的是培养,他就像一所流动学校,我国发动机的几大设计所和企业的中老年科技骨干,很多都接受过他的培养、熏陶或影响,他为中国航空带出了一批人。  1987年,吴大观提议并组织编制了第一部通用规范,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制开始走向规范化。“昆仑”发动机总设计师严成忠说,中等推力的涡喷发动机“昆仑”就是第一个全面采纳了通用规范才研制到底并设计定型的,“太行”也是。  吴大观最早认识到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技术储备不足,“预研先行、动力先行”他喊得最多,喊得最响,就怕沦为口号。1998年,不停思索的吴大观归纳了11条“47年来我国航空工业尚有概念不清和需要统一认识的问题”,提出:航空工业包括研究、研制、生产和使用四方面,不应掐头去尾;必须有雄厚的预先研究基础,才能有发展前景;技术引进必须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不能满足于照抄照搬。  1984年68岁时,吴大观说,假如我是48岁,我将请求开展新发动机的研制。 90岁时,他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还想到沈阳设计所,再去当一个设计员,当一个老兵,那我非常高兴。  如果有来生,吴大观还会选择航空。  不求索取的奉献   吴大观是去年9月知道自己的病情的,但他向外人隐瞒了。老同事陈一林曾问过他,你怎么瘦了?吴大观打“马虎眼”说,年纪大了,能不瘦吗?  去,还是不去医院,这在吴大观家还真是个问题。为这事,今年1月之前,全家开了两次党员大会,吴大观都搞了“一言堂”:就这么着,不再做检查,到不行了,再去住院。  身为医生的孔霞知道,已经深度扩散的肠癌患者痛苦得很,但吴大观从来不说。中航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林左鸣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延长吴大观的生命,去最好的医院,用最好的药,但吴大观拒绝了。  现在我们能理解他为什么不去住院了,他要把有限的医疗资源提供给他认为更需要的人。  重病中的吴大观,为了让护工每天早晨多睡一会儿,他就一次、两次自己挣扎着爬起来,在他心中,总有一个抹不去的“他人”。  吴大观觉得,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这个“人”不是指“我”,而是指“你”,是指“他人”,每做一件事情,要首先为别人着想,要帮助人。“人生是施与不是索取”,吴大观记了一辈子的信条在这里升华了。  去吴大观的家不用换鞋,没铺地板,家具大都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吴大观老两口在自己身上的花销很少很少,但他们捐给希望工程、帮助困难职工的钱却有10万元之多。女儿吴晓云说,他自己的钱,爱干吗干吗。而唯一的外孙女上了大学就开始打工,自己赚零花钱,她一直记着姥爷教的话: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吴大观常说,一个人来到社会上,不是要这个,要那个,而是要有所贡献。这或许也能帮助我们理解他拖延住院时的从容和拔掉针头时的决绝,他是按照自己的理想走完了人生。  无论是在沈阳黎明,在沈阳设计所,还是在西航,吴大观晚饭后必然到办公室加班,他总有忙不完的事。身处3家单位,但倪伟、宋殿奎和杨子彬多年来的感觉是一样的:吴大观办公室的灯晚上经常亮着,哪怕是他一只眼睛已经失明,另一只视力也只有0.3的时候。 20多年来,吴大观的活动轨迹几乎就是家、办公室和试验地,周日几乎都是工作日。女儿吴晓云小时候就很奇怪,大人的作业怎么总也做不完呢?[page]  1982年调到中航工业科技委后,吴大观曾和两院院士顾诵芬探讨,“二线”了怎么能为一线多作一点贡献,多做点添砖加瓦的事。他觉得储备资料是个好办法,近90岁时,吴大观学会了上网查资料,特别是英文资料。奉献航空,他又多了一招。由亲力亲为到尽心尽力,吴大观为自己从一线转“二线”作了准确的注脚。  “我愿做一磴阶梯,让青年踏着我的肩膀向技术高峰攀登”,中航工业科技委原副秘书长彭友梅说,吴大观从来不怕别人超过他,就怕年轻人成长不起来。对此,沈阳黎明公司原技术中心计算室主任周卫国深有同感,吴大观给年轻人讲起技术来,总是滔滔不绝,恨不得把自己所知道从一股脑儿都掏给年轻人。  1980年初,吴大观作为技术领队,选了20多人,将仿制成功的斯贝发动机送到罗·罗公司进行高空模拟试车和部件考核试验。这20多人中,西安发动机厂仅占了一半左右。本是由西安厂负责的项目,却要带上很多外单位的人,一时间,“肥水只流外人田”、“胳膊肘往外拐”的帽子都扣在了吴大观头上。当时,我国正在江油建设高空模拟试验台这一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必备装置,赴英高空模拟测试正是学习的难得机会,吴大观就从那挑选了几个人,想把英国的高空台试验技术、模拟技术和调试技术统统学回去。当时西安厂设计所的王振华也想不通,现在看,吴大观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王振华一点没有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词:吴大观总是站在促进祖国航空事业发展的高度考虑问题。  算起来,从1956年到1977年,吴大观在沈阳待了21年,但他不属于沈阳;从1977年到1982年,他在西安待了4年多,他也不属于西安。他不属于任何一个地方,只属于中国的航空事业。  中航工业发动机公司的方萍是3月6日去看望的吴大观,老人一脸的平和。这让她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想到了中国航空工业战线的40万大军。她的父母都是搞设计的,那时候,没有空调,没有现代设计手段,大热天的就趴在画板上画图,画板都洇湿了。  2009年3月18日,入院28天之后,吴大观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他终于如人所愿,可以歇下来了。生前,他留下了遗嘱:交10万元党费,不向党组织提任何要求,一切从简。  6月18日,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吴大观在中航工业科技委的办公室,一如想象,书架上摆满了书,一尘不染;一本日历横放在书桌上,日期是2009年6月16日。这里每天都会迎来新的一天,就像吴大观健在一样。  从吴大观身上汲取营养   本报评论员  吴大观是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代表,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楷模。每个共产党员都应从吴大观身上汲取营养。  他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奠基者和领航人,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表现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爱国报国热忱。  他以“人生是施与不是索取”为座右铭,一生生活俭朴,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各类社会捐款高达10万元,自己却连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表现出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高尚情怀。  吴大观精神概括说,就是8个字,爱党爱国,敬业奉献。  吴大观精神是一座巨大的营养库,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从吴大观那里汲取营养。在吴大观身上,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可以重温一下入党誓言,净化思想,坚定信念。吴大观精神从点滴而来,既非高不可攀,也不是在一蹴而就中形成,它也像研制航空发动机一样,是场持久战。只要每天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多一点奉献之心,多一点敬业之心,多一些埋头苦干,多一些关爱他人,吴大观精神就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  吴大观在辽宁工作20多年,为辽宁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全省人民正在加快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正在为全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献计出力,吴大观精神正是激励我们坚定信心、奋发有为的强大动力。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吴大观就是这样的人。他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为人民的福祉奉献了一生,人民永远铭记他。这,难道不是每一个共产党员该心向往之的吗!

时间: 2024-07-29 18:47:29

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为了强劲的中国心的相关文章

架构航空发动机三大资本平台

航空动力8月2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将以股份为对价,收购向中航工业集团.西航集团.黎阳公司.华融资产和东方资产购买与航空发动机业务有关的资产. 此次重组如果完成,中航工业集团航空发动机三大资本平台框架便基本显现.其中,航空动力是航空发动机主机及零部件制造平台,ST宇航将成为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整合平台,成发科技则被定位为航空发动机传动资产整合平台.三个平台各有所长,但航空动力无疑是航空发动机整体产业链中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垄断地位最明显的平台. 西航集团发动机业务整体上市 此次重组的具体标的为:西航

航空动力拟41亿购买航空发动机资产

航空动力停牌前报收22.57元/股,本次定增价(23.93元/股)较收盘价溢价约6%. 停牌一个月后,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航空动力,600893)昨晚公布了外界预期已久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其拟向五家特定对象发行1.75亿股,购买预估值为41.2亿元的与航空发动机业务有关的四项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市场普遍预期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航工业集团)会将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沈阳黎明)和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下称贵州黎阳)等优质发动机制造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但在昨日

陷入瓶颈的中国航空WiFi,还有可能赶英超美吗?

在今天的中国,尽管移动互联网已经完成了普及,但在空中,信息孤岛依然存在.我们知道,由于当前飞机上禁用手机或其它禁止使用的电子设备,机舱成为我国最后的网络孤岛. 但从发展趋势看,飞机上使用手机禁令放开将是大势所趋.过去几年,各大航司包括国航.东航先后宣布开通航空WiFi,并开始进行投资布局,南航.春秋等航空公司也在开展高空WiFi测试和试验性服务. 然而,实际情况是,当前航空WiFi应用机型极少,进展还是比较缓慢. 东航去年基于7条国内航线的部分航班以及5条国际航线的全部航班上开通机上WiFi服务

公司无间道:中国航空公司奔赴美国招揽人才团购美国飞行员

导语:公司无间道,不说不知道.<天下公司>以下关注:中国航空公司赴美揽才,华信国际公司团购美国飞行员. 广网北京2月29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华信国际飞行资源有限公司的中国区总经理李云绕这两天正带着一帮中国航空公司的高管,奔波于美国的迈阿密与拉斯维加斯之间.在短短的几天之内,他们联合美国当地的一家飞行学校,对前来报名的800多名飞行员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招聘. 尽管时间紧,任务重,但结果看起来似乎还不错.据李云绕描述,前来招聘的中国航空公司可谓是满载而归,800多名飞行员

中国航空数字媒体网

航美传媒称,该公司将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大街46号天恒大厦17楼F座的公司总部召开此次大会. 公司简介: 航美传媒是一家经营机场及机载电视系统的传媒机构,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53家主要机场和国航.东航.南航等9家航空公司机载电视系统的"中国航空数字媒体网". 2007年11月,航美传媒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中国航空产业基金开始筹划运作初期规模50亿元

5月20日,裕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叶晓斌透露,中国航空产业基金已经在筹划运作之中.据透露,目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上市资产只占20%左右,今后三五年会把80%资产装进上市公司,这将为该基金提供众多投资机会. 据叶晓斌介绍,裕丰基金是由中航集团和建设银行下属子公司合资组建成立的一家基金管理公司,专门管理中国航空产业基金.据透露,中国航空产业基金初期规模为50亿元,远期规模为200亿元,资金主要来源于金融保险.大型国有企业,基金主要投资于中国航空领域.根据协议规定,航空产业基金也可以投资于航

FLYHT AEROSPACE SOLUTIONS公司在2017年第四届中国航空新技术论坛上展示实时数据

FLYHT AEROSPACE SOLUTIONS公司在2017年第四届中国航空新技术论坛上展示实时数据流技术 Calgary, Alberta – Marketwired April 11, 2017 – FLYHT Aerospace Solutions Ltd.(TSX-V: FLY) (OTCQX: FLYLF) (the "Company" or "FLYHT") 将在2017年4月12-13日中国航空新技术论坛上参展. FLYHT公司派出人员包括Thom

KDD Cup被中国选手包圆 阿里云天池向全球展现中国AI力量

本文讲的是KDD Cup被中国选手包圆 阿里云天池向全球展现中国AI力量[IT168 资讯]2017年8月17日,第23届数据挖掘领域最高学术会议KDD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落下帷幕.由阿里云承办的KDD Cup宣布了最终排名,令人意外的是奖项竟被中国团队全部包圆. 本届KDD Cup 主席表示不可思议."这是KDD CUP史上规模最大的比赛,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能够通过这次比赛了解中国交通问题,整个比赛很顺利,感谢阿里云天池平台." 据悉,今年KDD Cup共有3582支队伍参与,覆盖全球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中国工业大数据产业发展及应用趋势

5月5日,"2017中国工业大数据大会·钱塘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峰会以"数据驱动创新 融合引领变革"为主题,围绕工业大数据展开分享与交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以"中国工业大数据产业发展及应用趋势暨中国首届工业大数据创新竞赛信息发布"为题探讨了自己的看法.   以下为嘉宾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院士,各位嘉宾,各位专家,上午好!刚才是我们的视频材料,我们要组织工业的大数据竞赛.我先进行一下说明,再向大家汇报. 为了进一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