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被互联网改造的下一个目标,影视产业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期间开始了花样翻新。华谊以电影票务的形式“触网”,光线则继续游戏公司的收购,并拉上乐视拍《盗墓笔记》。影视公司互联网化势头如此凶猛,以致于博纳影业总裁于冬感叹说,以后影视公司都要给BAT打工了。
一切都是为了分享今年近30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今天,这张大餐桌上来了一个新食客:新浪娱乐。
新浪娱乐频道在18日的上海电影节上宣布了商业化的消息。据新浪娱乐称:
新浪娱乐将积极投身中国电影发展大浪潮,基于新浪网、微博用户行为及数据挖掘,以56亿人次的传播奇迹,为电影业提供从立项到上映期的全程营销解决方案,已经与姜文的《一步之遥》、陈可辛的《亲爱的》、宁浩的《心花路放》、韩寒的《后会无期》、《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十万个冷笑话》等影片达成合作意向。
看来今年将近300亿元的票房蛋糕,新浪娱乐也有意分食一份了。不过更令人关注的是,一向以媒体自居的新浪,其栏目商业化的首选开路先锋还是微博。从媒体角度来看,新浪娱乐与哪部电影合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商业化的模式和以新浪为代表的门户网站未来何去何从。
作为COO兼联席总裁的杜红亲自为这一栏目的商业化动作站台,其传达的信息本身就不同寻常——娱乐频道之后,新浪门户是要全面商业化吗?下一个开始商业化步伐的栏目是哪个?商业化手段是否也是围着微博转? 诸多问题,不一而足。
从图文,到视听,媒体所承载的内容形态在迅速发生着变化;从门户到微博再到自媒体,媒体的表现形态也迅速发生着变化。从内容到形态,门户所孕育的新事物似乎都在颠覆着他们原有的模式。门户,尤其新浪的娱乐频道在娱乐圈之重要,不亚于科技企业心目中的新闻联播。媒体形态变化如此之快,以至于搜狐和腾讯的娱乐频道都与其视频业务紧密结合起来,靠着疯狂砸钱的视频产业吃香喝辣,剩下新浪视频没发展起来,只好苦逼哈哈地坚守“纯媒体”定位——发稿、发稿、发稿。
现在回到新浪娱乐频道,其商业化简要地说有这么几点:
大量的用户的传播效力。新浪称微博有“56亿人次传播奇迹”(据说是因为用了“粉丝不去重”的古怪算法)。
大数据挖掘,精准投放,微博营销。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术语吗,不必多说。
售票服务系统。新浪自己并不花钱建设票务系统,仍然是由娱乐频道提供娱乐消息,而利用微博进行社会化营销。新浪娱乐与新浪微博在票务系统中,只充当了一个中间渠道角色。
从好的一面看,在传统门户的内容与商业模式不断被唱衰的大背景中,新浪此番动作是个很好的尝试,既能赚钱,又将资讯重心转向新平台,还为其他栏目的未来找出路做尝试。今天微博对娱乐频道商业化的介入,无疑代表着杜红给娱乐频道牵来一头现金牛;不过,作为社交媒体的微博和作为纯媒体身份的门户频道,以这种“抱大腿”的形式表面合作,实际开始交换媒体话语权,这实在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