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收到搜狐IT原主编董江勇先生的签名赠书《狐闹闹的江湖版搜狐IT史记》。通篇使用串联幽默的叙事手法,配以漫画形式表现一个又一个发生在IT江湖里的江湖事。
搜狐副总裁方刚先生做的序,序里引用了《史记》作者完成《史记》时的小故事。潜意识里告诉了我们,完成历史记录是要付出代价的,或名,或利。而《狐闹闹的江湖版搜狐IT史记》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注定了狐闹闹从严谨IT历史观到嬉闹IT事件的转变。透露出的无奈可见一斑。
詹鹏前两天突然在MSN上跟我说,最近腾讯公关部会有人找你,很闷,我问道,为何找我?难道是推广他们的CRM系统?不符合情理呀。腾讯向来是高高在上的感觉,从来都是藐视中小站长,尤其是草根站长。难道是因为我刊发了几篇微不足道的影响力尚微的关于CRM的报道稿?虽然,至今为止,刊发的稿件还是在腾讯CRM站点的媒体报道名单内,但不足以撼动到让公关部找我专门聊天的份上吧?四处打听才知道,原来,腾讯2008年会把公关重点放在个人站长身上,尤其是中小站长。小恩小惠而已。
看《狐闹闹的江湖版搜狐IT史记》时,突然让我想到这个命题,面对超过100万的个人站长群体,好像所有的门户推广及公关人员都忽律了这个隐行群体。面对站点、产品推广,如何才能最有效最便捷的推广?很多时候,那些大鳄们都是迷茫的。预算没少花,动不动就是上百万。但得来的效果甚微。
首先分析资金供给,中小站长是饥饿的群体,徘徊在生死边缘,当然,是互联网的生死边缘。那么,同理,中小站长现在仅仅是需要吃饱,而不是吃好。吃饱容易吃好难。而短期内,中小站长也不会考虑如何吃好。在来看推广度的问题,很多市场人员都会忽律渺小的中小站点,因为实在来不了多少量,虽然,长尾理论告诉我们聚小成多,但真要这样做,还没几个人敢干。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害怕承担风险,害怕老板的训斥。
广大的中小型站点背后的管理员们是日常使用互联网和接受互联网的群体,更容易起到引导性作用。试想,如果雅虎搜索的产品线直接投放到中小型站点群体,而非门户型群体,立马,资金供给链省了一半以上,一篇有偿新闻稿的钱,足够支付3个中小站点的月包了。不管是反馈质量还是粘帖性,都比直接新闻公关来的好的多。
当然,也有市场人员担心因为投放到中小型站点会对品牌影响力造成伤害。会降低品牌效益。但,反过来在看,苦苦寻觅出路,烧上几个亿拍摄广告片,整包门户站点宣传广告,但效果是什么?最基本的才是最核心的。08年,广大产品推广商们真的应该仔细的思考下这个问题了。针对最终用户做宣传才是真正的宣传。而广大中小站点则是这些最终用户的载体。
或多或少的公司企业在02年就认识到了抓住最终用户,而他们选择的是代理制,不需要繁琐的和载体谈判,直接交给代理商处理,而网络联盟则是这个特殊形态下的产物,但效果并不是太好。以至于直接影响到广大广告主的判决:投放中小站点根本不可能带动产品发展,也并不是成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但当淘宝直接面对中小站点的时候,他成为了中国第一,当百度直接面对中小站点的时候,他也成为了第一。这样的反面例子还有不少,比如易趣,比如雅虎中国。
真正的去接触中小站长,会让企业产品线受益匪浅。也更可以拯救整个互联网生物链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