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网讯)香港明报报道,北京时事评论员胡星斗控告关闭其网站的北京电讯服务商一案,周二(12日)在北京大兴区红星镇法庭开庭并获判胜诉。胡星斗指出,内地网络管理缺乏规范,随意删除信息、评论的情况严重,当局应建立相关法律制度,依法规管。
胡星斗
今年3月25日,因《关于劳动教养的建议书》、关于《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发言,以及质疑接受西门子公司贿赂的官员平安无事等3篇文章被界定为「非法信息」,胡星斗个人网站被北京新网数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关闭。中央社报道,12日开庭时,北京新网公司缺席,法官以被告缺席审理,当庭判胡星斗胜诉。
胡星斗昨日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明白今年是政治敏感年,当局加强维稳工作,但「政府应坚持正义优先的原则,不能对理性的、有建设性或反腐败的文章看到就删……否则会失去人民的支持。」
网站被关 胡星斗起诉网络公司胜诉
南洋视界、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在四月初对北京新网公司将其发表在个人网站上的学术文章认定为“非法信息”,而将其网站封闭的作法诉诸法律。北京大兴区红星镇法庭星期二开庭,代表胡星斗出庭的总协调人朱瑞峰告诉美国之音,胡星斗教授的这篇文章是有关太湖蓝藻事件,可能因此引发当局不悦。
朱瑞峰说:“(文章)就是讲那个当地的媒体歪曲事实进行报导,(胡星斗教授)对这个事情进行了舆论监督和批评,可能惹恼了当地政府,当地政府就通知苏州公安局网络监察处,因为新网的服务器是设在苏州,然后就发了信息给新网,说胡星斗教授的网站有非法信息,进行了关闭。”
朱瑞峰表示,星期二早上开庭时,他们在法庭上等候近一个小时,北京新网都没有派员出庭,只通过电话向法院书记官表示,胡星斗教授提出的诉求他们都接受,希望能在庭前调解。不过法官说,已经开庭,就依照被告缺席进行审理,法官并当庭向他们表示,胡星斗教授将获得胜诉。
对此,胡星斗表示,这至少显示有关当局还是能够依法行事的。
“我觉得这还是当局依法治国的表现,法律的归法律,政治的归政治,我们做的事都是法律范围内的事,不是搞政治。”
不过胡星斗也表示,尽管法官已经表明他们将取得胜诉,但律师建议他不要将案件影响扩大,以免造成当局更改下星期将公布的判决。
代表胡星斗出庭的朱瑞峰说,胡星斗教授对北京新网提出的诉求就是,要求退还缴交的服务费用,并保证今后不再封杀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
朱瑞峰也表示,胡星斗教授对网路公司提出起诉可能是中国首例,主要是希望借此推动中国的法治进程,同时从新网来取得进一步的证据。
朱瑞峰说:“让新网提供证据,是谁让你来封闭我们的网站,是谁,依据哪一条,认定我们有非法信息的,结果是他们不敢出庭,我们下一步准备继续搜集证据,到苏州去起诉苏州公安局网监处。”
愿胡星斗胜诉成为网络法治化开端
5月20日下午,政治评论人、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领到一份在中国法制史上可谓有里程碑意义的判决书。这份判决书中,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判决他在与北京新网公司的官司中完胜。
胡星斗开有个人网站,常发表一些反腐败的“敏感”文章,其网站挂靠在提供服务器支持的北京新网公司。今年3月,他突然接到该公司通知,指其网站“存在非法信息”,予以强行关闭。而所谓“非法信息”,不过是数篇呼吁加强新闻舆论监督、遏制官员腐败以及改革现行劳教制度的建议文章。
类似这种行为,网民司空见惯,但一般发发牢骚就忍过去了,但胡星斗不然,一怒之下将封他网站的公司告上法庭。北京的法院坦然受理,且在判决中支持胡的诉讼请求。公民起诉查封网站行为并胜诉,这在中国法制史上属首例,其背后蕴涵的价值,值得浓墨重彩书一笔。
依胡星斗初衷,他是想通过这样一个法律的行为引起公众对网络法制的关注。他痛感目前中国在网络方面往往无法可依。的确,他开了一个好头,北京法院的判决也创造了一个好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