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素称“梦工厂”,而“梦”就是好莱坞最大的也是最成功的产品。因为,现实中梦是一个非真实的虚幻世界,而好莱坞七大影业公司,如何把一个虚幻的东西成功售卖给了全世界呢?要知道,好莱坞电影除了牢牢控制着本土96%以上的市场份额外,还控制着全球大部分国家的电影市场份额。美国2005年国内票房为89.9亿美元,全球票房为230亿美元。而我们在2009年才刚刚票房突破60个亿人民币。当然,如果纵向比的话,我们的电影市场发展的速度已经飞快,这在业内大家也都是众口一词的。但如果我们不去横向比较的话,未来十年内我们如何才有可能赶上甚至超过好莱坞呢?
对比一下近来火热上映的《三枪拍案惊奇》、《十月围城》等大导演、大制作的电影。2010好莱坞1月将要推出的科幻史诗巨作《阿凡达》也即将上映,但是在上映之前,这部让人期待以久的大片会否像他们的前辈一般,在抢完全球观众的眼球与钱袋的同时,也着实从大资本运营到文化运营传播着实给我们当前这些热映的国产影视好好的重上了一课,什么才叫真正的吸金大腕。
大资本运营1营销模式
在美国,电影只是一种娱乐,观众才是一切。美国电影更多是通过人性本身的一些欲望和宣泄来制造的。从观众走进电影院,就走进了好莱坞为他们制造的‘白日梦’,人们在这里可以享受,可以消耗,可以思考,也可以逃避。
而好莱坞深谙传播、整合之道。在常规的发行中,预告片、电影海报、媒体宣传、上映档期等每个环节都严谨、巧妙而隆重;美国电影业总收入的20%是从影院的票房中获得的,而约有80%是由非银幕营销所得的,比如电影的DVD、VCD、图书、画册、相关玩具、文具、生活用品、影院阵地衍生品等。
当然,好莱坞对影片宣发的投入的力度也是相当大的。比如,一般好莱坞大制作的影片,150秒镜头的预告片,其制作费就要花去50万美元左右达人民币三百多万。如此力度,影片能不红,票房能不飙升大赚吗?
文化2工业化
好莱坞电影有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制片厂制度”,也就是“制片人制度”。制片人采取“工厂流水线方式”制作电影,把编剧、导演、摄影、美术、录音、服装、化妆、布景等环节进行很细致的分工,并打出“明星制和类型片”的火热口号。
明星制,突出的是演员。比如制片人雇请编剧,为当时的新人“嘉宝和凯瑟琳”写剧本,使前者化身神秘莫测的女人,后者以贤妻良母的形象出现,影片上映后她们一炮而红,成了明星。
类型片,细分为西部片、歌舞片、科幻片、爱情片、儿童片等13类,按照不同类型或样式的规定、要求按流程制作出来,虽然比较模式化,但制作精良、产量巨大、符合市场需求。
文化3开放与保护
美国鼓吹的“开放式文化”,经常把人唬住了,以为好莱坞是可以自由出入的。
其实,外国影片想占领好莱坞市场,那是相当困难的。比如,张艺谋的《英雄》被米拉迈克斯压在箱底两年,再进入市场已过了黄金发行期,《十面埋伏》低调上映,1000万美元只勉强打了个平手,《无极》则干脆在美国艺术院线小规模上映草草收场。
为什么会是这种局面呢?
因为,美国的“开放式文化”,其前提是保护本国文化不受破坏。精明的美国人在吸收各国文化精华的时候,都经过了“咀嚼改造”。在好莱坞,专门有片商购买其它国家优秀影片的改编权,改编后再拍摄上映。如日本著名恐怖电影《午夜凶铃》,片商删除了其中许多恐怖成分,尔后把它搬上银幕,因为美国观众喜欢那种感觉的;韩国影片《我的野蛮女友》,被梦工厂收编,原片中男主角和他母亲住在一起,美国版中被改成类似《美国派》那样和朋友住在一起。
这就是好莱坞悄然进行的“开放式文化”,既吸收了全世界的文化精华,又巧妙的保护和加固了自己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