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按:七年,似乎是个特殊的时间段。感情到在七年之后会迎来“七年之痒”,度不过去,则夫妻劳燕分飞。而七年,对于新事物的发展而言,也正处于达到巅峰,却茫然不知前路的时间段。虽然让人嗟叹,却不可避免。
2007年,第一代iPhone和谷歌第一代Android智能手机发布,由此揭开智能手机浪潮序幕。而就在七年之后,智能手机在经过高速发展之后,终于开始面对自己的“七年之痒”,站在面临抉择的十字路口上。
销量大幅下滑、产品缺乏创新、多种智能硬件的竞争……面对种种困境,智能手机要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如何在这十字路口上选择出正确的方向,是当前智能手机必须面对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销量下滑、创新停滞,智能手机面临困境
4月10日,工信部发布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行业运行状况》,数据显示,手机出货量为1.0亿部,同比下降24.7%,销量下滑程度业界为之震惊。而此前IDC发布的《亚太区手机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手机出货量为9080万部,与第三季度的9480万部相比,下滑了4.3%。同时,另一个令人感到担忧的现象是手机品类的创新也呈大幅度下滑趋势,本季度手机上市新品607款,同比下滑9.5%;
几乎与此同时,4月9日三星称,由于智能手机销售额增长放缓持续对营收造成压力,该公司净利润将出现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预计今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8.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95亿元),同比下滑4.3%。
智能手机销量的疲软在经历七年的狂飙突进后,终于放缓了自己的脚步,销量的大幅下滑印证了“七年之痒”的真理。就目前来看,智能手机销量短期内难以得到恢复,更别说再度提高。而且,在众多市场智能手机已经趋于饱和。据数据显示,美国智能手机的渗透率达到64.7%,欧盟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达到55%,韩国则达到73%,中国接近40%……很多业内人士还乐观地认为,智能手机在新兴市场还有很大潜力。但要看到的是,即使新兴市场能够消化部分智能手机,但对于整个全球市场来说,并没有太好补充,毕竟旧有市场已经开始出现大幅下滑态势。
更为“可怕”的是,智能手机的创新已经跌到七年来的谷底。今年以来各大手机厂商都基本推出了旗下新一代旗舰机型,但却没有一款能够让用户眼前一亮,没有一款能够带来颠覆式创新。可以说,智能手机在“七年之痒”来临的时候,已经形成了升级换代的固有套路——屏幕尺寸更大、分辨率更高、处理器更快、核数更多、机身更薄、摄像头像素更高……就连苹果的iPhone也没能逃出这一规律。可以说,目前的智能手机和PC、功能手机当年呈现下滑态势时几乎一模一样。
智能硬件兴起,手机再无退路
智能手机自身的不给力和市场的日趋饱和,给了其他智能硬件以发展之机。自今年以来,几乎所有的关注热点都在智能硬件身上。业界都明白,即使和智能手机相比还显得较为弱势,但智能硬件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智能硬件的兴起,对于智能手机来说,将是一个强有力的对手,极有可能会颠覆智能手机固有的生存态势,将之取代。
其中,最具威胁的自然是可穿戴设备。虽然目前可穿戴设备还处于萌芽阶段,显得不够智能且价格昂贵。但就像智能手机初兴起时的羸弱一样,只要给与可穿戴设备充足的发展空间,其未来绝对不可限量。一旦可穿戴设备成为用户的新宠,那智能手机只会被冷落。当然,对于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而言,智能手机还充当了其中中转的功能,或许将是另外一个机遇。
可以说,在智能日益泛化到各个硬件的趋势下,智能手机的作用将会被削弱。在短时间内,智能手机还不会被完全取代,但会进一步降低使用的场景和时间。就像当前智能手机和PC的关系一样,智能手机不会完全取代PC,但是会减少PC的使用场景、时间,进而影响到PC的销量。
到达“七年之痒”的时间段,目前智能手机正在经历不可避免的阵痛。站在十字路口边上,智能手机目前是踌躇不前。但不管如何,这一步终究要迈出。如果还想成为下一个舞台的主角,智能手机必须迎来重大革新,让业界和用户重新认知它的能量。(科幻星系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联系QQ:102927545,并注明出处
喜欢科技、科幻的朋友们可以加群交流66293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