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眼镜用户隐私存在风险,信息安全让人担忧

  如果你读了那些谷歌委托的科技记者们写的吹捧文章,你大概会觉得谷歌眼镜简直就和喷气背包和魔杖一样:超酷,超豪华,简直是难以抗拒。

  现在让我们转一个弯,说说谷歌眼镜带来的一些弊端。没错,这副眼镜看起来蠢兮兮的,但是谷歌会解决这个问题。没错,眼镜永远地把使用者栓在了谷歌的数码世界中,公司才不太会关心这个问题,大部分使用者也不会关心这个问题。不对,谷歌眼镜导致的真正问题,或者将使这个眼镜项目流产,或者将产生一种你不愿看见的必然结果,这与lifebits功能有关。又一次地,这是一个关于使用体验的问题。

  随时被记录并永久保存的风险

  几乎没人讨论使用谷歌眼镜的感受,我说的不是佩戴者,而是除了佩戴者以外的所有人。与谷歌眼镜使用体验有关的关键问题不是戴上它看起来怎么样,而是其他周围戴着谷歌眼镜的人。我举个简单例子。你正在跟一个戴着谷歌眼镜的家伙进行一对一谈话,这可能就会变得让人烦恼。因为你会怀疑与你交谈的家伙注意力并不集中,而你也不方便让他们把眼镜摘下来(这副眼镜最终不可避免地整合了带度数的镜片时将更是如此)。最终,真正的问题在这里:你并不知道他们是否在对着你摄像。

  现在,假装你并不知道有一个人正戴着谷歌眼镜在外面散步。你走到任何公共场合——商店、人行道、公交车或地铁——你可能已经被记录了下来,也许是录音,也许是影像。也许一辆公交车上的50个人都没有戴谷歌眼镜,但只要有一个人戴了,你,所有49个其他乘客,就都可能会被记录下来。这并不只是一段像安保监控那样的一次性短暂影像,而是一段被记录、永久储存并分享到整个世界的视频。

  有人会说:“安保摄像机整天对着我拍,我也没觉得什么,这有什么区别呢?”现在就来回答这个问题,谷歌眼镜独特的原因就在于它是谷歌的产品,而谷歌能够把眼镜与其他谷歌掌握的技术结合起来。

  首先,谷歌从全世界每一个谷歌眼镜使用者那里获取视频。无论这段视频只是一段短暂的记录,就像第一次戴上眼镜之后的测试视频,还是为了未来不时之需而存下的视频,所有视频都会被发送至谷歌的云服务器。现在加上面部识别技术和Google++的数据库(这一数据库强调准确性和实名信息):谷歌的服务器就能够悠闲地对视频文件进行处理,以尝试识别每段视频中出现的每一个人。如果Google+听起来还不够,请注意,扎克伯格已经承诺Facebook将为谷歌眼镜开发应用。

  最后,想象一下谷歌已经在服务器和眼镜上采用的将语音转换为文字的软件。从技术上说,任何视频中的对话都能被转化为文字,并被标注上说话人,最后被完整地收入谷歌的搜索索引。现在这些步骤已经很明显了:我并不是说这些一定将会发生,而是通过结合谷歌已经掌握的工具,这些在技术上都可以实现。

  现在让我们回到公交车上。可以想象,车上那个谷歌眼镜的佩戴者能够立刻认出你是谁,并把摄像机对着你拍摄。你在听力可及范围内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会被记录下来并转换为文本,然后打上你网络身份的标签并被储存在谷歌的搜索索引中。这一切都是永久性的。

  这还没完。

  所有这些索引、标签和储存工作甚至都没有经过谷歌眼镜佩戴者的请求。任何谷歌眼镜在任何地方拍下的任何视频都可能被存在谷歌的服务器中。随后,谷歌,或者其他公司,或者政府机关就可以在未来的任何时候对这些视频进行后期处理(面部识别、音频文字转换等)。

  而谷歌眼镜就像是成百上千乃至成千上万佩戴者在每一天,每一个地方——人行道、饭馆、电梯、办公室、你的家——开着摄影车转来转去。从今天起,从现在起,只要你去过谷歌眼镜佩戴者待着的地方,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可能被记录下来并上传至谷歌的云服务器,这些数据将会伴随着你的余生一直被储存着。你将不会知道你是否正被拍摄,就算你知道了,你也无力对其加以阻止。

  关于“你”的搜索无处不在

  这就是谷歌眼镜带来的体验,我们应该对这种体验加以思考。请试想一下:如果世界上有一百万副谷歌眼镜正在储存佩戴者周遭的声音和视频,谷歌的搜索范围就将大大扩展,你将会出现在搜索索引之中。

  请允许我向你描绘如下图景:从今起十年内,如果某个人,某家公司或者某个组织对你产生兴趣,想知道你是否曾说过冒犯他们的话,或者曾发出威胁,或者是任何他们感兴趣的只言片语,他们只要在谷歌的云服务器上进行搜索——公开的搜索结果、法院传票、或者其他任何东西——你被谷歌眼镜记录下的每一个字都会以文档的形式呈现在他们面前。

  这才是我们对谷歌眼镜应有的讨论。现在的科技论坛无论怎样都应该主导这个讨论,但是直至今日,大部分科技论坛仍在讨论这副眼镜戴上去之后看起来酷不酷。

  顺带一提,关于外观设计的问题,如果谷歌眼镜成功推广开来,并将开发后续的新版本,还是忘了Warby Parker吧。谷歌的下一个合作对象将是博士伦。如果能把所有装置整进一副隐形眼镜之中,那还要戴什么笨重的框架眼镜?当然,这将是谷歌眼镜的终极理念:一旦植入使用者体内,这将会是一个更加难以关闭的数字世界。倘若如此,你甚至都不知道究竟谁正在对着你拍摄。退出之道将不复存在。

时间: 2024-10-09 18:40:15

谷歌眼镜用户隐私存在风险,信息安全让人担忧的相关文章

200余款Android应用利用超声波监控用户隐私

 北京时间5月8日上午消息,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研究人员近期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谷歌Play应用商店中的200多款应用利用人耳无法听见的超声波去追踪用户.这些应用被累计下载了数百万次,可能对用户的隐私构成威胁. 近1年前,应用开发商SilverPush曾在电视广告中应用这项技术,追踪手机用户.在被曝光之后,该公司承诺将停止使用这项技术.然而最新研究显示,这项技术正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论文显示,截至今年1月,共有234款Android应用集成了SilverPush公开提供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

互联网:失落的用户隐私

近日,著名科普人士方舟子指控奇虎360公司通过其浏览器窃取用户的信息和隐私,工信部表示已经介入调查. 方舟子的指控有何依据?互联网公司如何"窃取"用户隐私?一位互联网行业资深人士告诉商报记者,"窃取"两字有待商榷,但互联网的免费商业模式背后的确需要大量利用用户个人信息. 追踪用户: 互联网软暴力 与传统媒体投放广告的模式不同,互联网广告公司常常会宣传"追踪目标用户"的概念.某著名互联网广告营销公司的竞争力就描述为,依靠技术平台,能够帮助客户&qu

支付宝征信争议“续集”: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获取用户隐私?

上周写了篇文章,谈的是芝麻信用在采集客户信息时,可能给客户带来风险,并提醒客户关注个人隐私的安全保密. 没想到,引起了轩然大波.(相关文章:<在互联网征信服务的诱导下,你或许正在主动交出自己的隐私> 文章刊出后,芝麻信用的人积极寻求沟通和解释,以及删帖,但我的态度比较强硬,于是芝麻信用只好写了一份<关于芝麻信用采集用户话费账单信息报道的情况说明>(以下简称"情况说明"). 这则情况说明,确实让我更加了解了芝麻信用的情况,以及他们对安全问题的理解:也更坚定了我写这

谷歌因侵犯苹果Safari用户隐私被罚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联邦法官上周五批准了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因侵犯隐私而对谷歌罚款2250万美元的决定,同时驳回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对谷歌施以更严厉处罚的请求. 修改隐私设置 上周五,美国地方法院法官苏珊·伊尔斯顿(Susan Illston)先是在旧金山举行听证会,对FTC有关对谷歌处罚的决定进行最后的辩论,辩论结束后数小时,她做出了这一裁决.三个月前,谷歌与FTC达成和解,愿意接受2250万美元的罚款. FTC指称,谷歌让数百万Safari浏览器用户误以为,只要不修改Safari的隐私

报告称社交网站成用户隐私泄密主要途径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3月30日下午消息,瑞星今日发布<社交网站与网民隐私安全报告>称,目前中国网民的个人隐私泄露情况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已经从"木马病毒窃取"逐步转变为"有组织.大规模的进行商业收集利用",而社交网站更成为诱导网民泄露隐私.记录隐私.利用网民隐私牟利的巨大商业集团. 瑞星研究统计团队掌握的数据表明,目前中国网民的个人隐私泄露情况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已

奇虎360粗暴侵犯用户隐私 网友呼吁政府加强监管

2013年7月上旬,证券市场再度爆出惊天新闻.据<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5254.html">每日经济新闻>报道,360涉嫌窃取国内安全级别极高的证券金融行业用户隐私,客户的大额资金操作很有可能被人"帮忙",甚至是资金转移.此消息引发惊恐一片,网友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事情起源于今年3月初,<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接到爆料,一位自称陈明(化名)的网友称其手中有一个绝密视频,内容是其通过3

网站运营机构泄露用户隐私成为主要渠道

3月19日,当当网发布公告,要求用户在3月19日至3月22日修改账户密码.在此期间账户中的礼品卡和余额将被冻结.据称,事件源于近日极个别账户被盗,造成少数消费者的账户余额被盗用.当当网还对外透露,信息的根源在CSDN. 2011年12月21日,国内最大程序员社区CSDN上的600万用户账号和密码被公开.随后,密码泄露事件开始大范围发酵,天涯社区.世纪佳缘.当当网等国内知名网站也被曝出存在"类似泄密问题",上千万用户账号和密码在网上被公开扩散,该事件被媒体称为"中国互联网史上最

【新闻晨报】百度否认日语输入法泄露用户隐私

中云网每天精选各科技媒体头条! 1.新浪科技 首批虚拟运营商牌照蹊跷:巨头缺席 http://tech.sina.com.cn/t/2013-12-27/01059044737.shtml 在工信部于16日下午发放首批虚拟运营商牌照后,几家呼声极高的渠道巨头均未获牌照,令人出乎意料,包括家电连锁巨头苏宁.国美和国代商爱施德等.尽管工信部声称"只要是符合要求的企业都可以获得试点资格",但首批牌照只有11家仍令人震撼. 对此,各方的解释不一.工信部的解释是,截止发文件时,工信部共收到企业正

微博与脉脉间的用户数据争夺,用户隐私被赤裸裸的无视了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无论是脉脉还是微博,在公开的表态中都将用户隐私视为不容侵犯的权利,实际上双方均是嘴上一套背后一套,脉脉侵犯用户隐私在先,微博随后为脉脉继续侵犯用户隐私开出了条件,最后脉脉恶人先告状. 刚刚宣布获得2000万美元融资的职场社交软件脉脉与微博闹掰了,原因是脉脉涉嫌在未经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恶意获取微博用户资料和职场信息,当然,这是微博方面的说辞.而脉脉一方则认为,微博的封杀令表面上看是保护用户隐私的正义之举,实际上是在多次表达投资意向遭拒之后的"图穷匕见&